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3,(7):136-136
元青花的基本特征:胎质、胎体、釉色、画风等基本相同,但出水元青花具备了其他出土和传世元青花所不具有的特征——“流动纹”。由于瓷器在深水中浸泡的时间长达七百多年,釉面的分子结构就逐渐产生了变化,形成了大量而密集的气泡,而这些气泡逐渐放大后就会破灭,气泡大量破灭的地方就会导致釉体出现疏松,加快了釉分子的迁移和流失,  相似文献   

3.
曾康 《收藏》2001,(5):17-17
期刊收藏,因为各人的目的和爱好不同,有的只收藏创刊号和停刊号,有的只从本身工作需要或爱好出发,讲究专题收藏,也有追求数量的,属全集型,是期刊就收集……由于笔者有收藏期刊的爱好,且已办了家庭收藏馆,故对各种期刊都有心去研究一番,追根问底。下面是笔者对期刊集藏研习的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4.
痴迷元青花     
卢喜超 《收藏》2007,(4):45-45
玩瓷的人几乎都知道,现在要想在国内古玩市场上淘得一件元青花整器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文博系统的专家一直对元青花有一个比较定型的认识,那就是全世界只有300件元青花(至正型)。这个定论一直左右着元青花研究者的思想。但是民间收藏家却并不认同这一点。他们认为民间出现的元青花有些是从御窑(即宫窑)遗址流失出去的,也有的是“官搭民烧”后的一些“粗器”流传出来。  相似文献   

5.
朱言荣 《收藏》2001,(2):70-70
作为一个藏石家来说,一年内能集到10块左右较满意的藏品,收获就算不小了。也许是千禧龙年带来的好运,入春以来连续觅到几枚雨花石精品,其中“日出东海”、“骄阳似火”、“水中月”和“八千里路云和月”均为上乘。一日抱着未满周岁的孙子,从自家展柜中将藏品逐一拣出玩赏,当与孙儿指点到“水中月”时,不禁心中一惊:“水中月”里的月亮到哪里去了?自嘲可能把石面置反了,遂把该石翻转来再仔细端详,仍不见石中月亮的踪迹。  相似文献   

6.
高阿申 《收藏》2007,(9):50-55
气度恢弘而又精美的元青花一度曾在中国绝迹,不仅在明清600年间近30个皇朝的臣民不知世上有元青花,就连保存历代传世品最多、最全的紫禁城,在传承有绪的旧藏中,也不见有元青花。明清时期缘何国内少见元青花?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10,(11)
元青花是收藏界关心的问题,也是元瓷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更是元瓷研究者头痛的问题,要想理清这一问题,不能老是狭隘地,只站在胎、釉、料、成份的这一观点之上看问题。要理清元青花的这一团乱麻,首先应从思想概念上,整体地、逐个地进行突破,否则再研究一二十年也不会有新的进展。事物都是变化的,万事万物都有根有源,只要找准了根,就不怕理不出源。为此,欢迎收藏爱好者踊跃参加,共同提出新的观点,将各自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微祝福     
送远方邮友 愿事业像巨龙般腾飞,愿生活像鲜花般多彩,愿友谊像青松一样长青。湖南 龙文  相似文献   

9.
马起来 《收藏》2006,(5):60-60
珍贵的元青花双兽耳大罐,又称“僧帽盖钮青花缺勤”(如图)。高47.5厘米,口径16.6厘米,1973年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明初大将汤和墓出土,是景德镇窑元青花瓷中一件难得的大器。  相似文献   

10.
陈康 《集邮博览》2013,(12):20-23
又到岁末隆冬时节,窗外漫天飞雪,万物凋零。在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抬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肃杀。这时的银白世界里,兀然有一点绿、一点红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它使人感到了生命的存在和可贵,它让人觉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11.
时光流转,不知不觉就到了2016年的秋天,2016年春拍虽已曲终人散,渐行渐远,但回响依然不绝于耳,“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相似文献   

12.
刘振宇 《收藏》2001,(6):32-33
面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如何认识文物资源及其价值、如何认识市场、如何认识收藏家,对于未来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借《收藏》一角,抛砖引玉,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同仁。  相似文献   

13.
张庆玉 《收藏》2013,(8):42-45
2009年,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青花大展",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元青花瓷,73件元青花展品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等收藏机构。2012年10月20日,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从世界各地30余家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商借到90件元青花展品再一次集体亮相,举办"幽蓝神彩——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又一次实现了元青花的大聚首。只有北京首都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这样有名气的专业收藏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信誉,才能调集到这么多件元青花器物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4.
张庆玉 《收藏》2012,(12):104-105
现在收藏市场中的假货,从制作到销售,从鉴定到假拍,各个环节精心构成了"一条龙"。玩假货的人则像飞蛾扑火一样,源源不断。各种档次的仿品齐全,完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收藏爱好者。有钱的可以选择几百万元的,没钱的可以买几百元的,各阶层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实践证  相似文献   

15.
熊宜敬 《收藏》2001,(2):28-29
末民初,世道纷扰,乱象丛生,但也因封建垮台,华洋杂处,使民间中国古玩市场,在这种特异的氛围中形成并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6.
郑理 《收藏》2001,(4):28-29
几十年来,经过史老先生亲自鉴定过的各类文物,不下百万件。他有一个原则,每当发现珍贵的文物,总是要想办法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杨鸿福 《收藏》2001,(2):68-68
人类有火车的历史已逾百年。牵引动力火车使用最久的是“蒸汽机车”,即用煤烧水,以汽推转铁轮的老式火车头,乘务员中有专事炉火的“司炉”一职。这种机车通体黑色,机械效率极低,污染环境最甚,乘务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个个满脸煤沫子。但是,它不娇气。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全身受伤,汽、水乱喷,依然可以飞跑,屡建功劳。至今,北京、济南、上海、成都铁路局还没有淘汰蒸汽机车,只是剥夺了它的客车牵引权。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1,(9):136
我中心7月在《收藏》《收藏界》发表《专家鉴定需严谨》的文章以后,全国各地乃至外籍华人中的元青花爱好者来电询问: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真有疑问吗?元青花鬼谷下山罐自从2005年拍出之后,一直是雾里看花。为什么排在我国拍卖行前位的嘉德、保利不上拍元青花,而一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0,(9):18-18
民间有无"元青花",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民间有多少"元青花",应该是概念上的问题。要理清这一问题也不难,只要理出元青花出产的历史和使用情况,问题就凸显于眼前。 爱好元青花的人都知道,青花产生于唐,成熟于元。云南的建水、玉溪等地也出产元青花。但今天我们研讨的主要还是元代景德镇出产的成熟、有价值、人们看好的元青花。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0,(8):163-163
元青花俱乐部.天雅古玩城、大都会馆主办,北京电视台、艺超网等多家单位协办的”元青花特展”于2010年6月12日至6月20日在北京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