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作者半途接手两个中职幼师专业班级的实际情况入手,以"加强同学生的心灵沟通""将管理权交给学生自己"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行"三个方面入手,围绕中职幼师专业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具有文化属性。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文化影响息息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是文化与人的心理双向建构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文化性格。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调适的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等都存在文化差异。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我国的中学生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作为学生成长的"花园",学校有责任担负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开展讲座和心理课程、通过学科渗透等来培养健康的心理,其中地理学科教学在心理教育中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理清地理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之后重点分析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一、地理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地理教学的开展,因为学习  相似文献   

4.
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障碍和恋爱认知偏差方面,如何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呢?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笊以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作用,指导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摆正爱情的位置,开展多方位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心理调适和健康心理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把"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定为研究课题,以系列心理课"心路驿站"为主阵地,探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积累切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我校课题组教师在实验班开设每  相似文献   

6.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消除其心理障碍,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依据审美教育独有的渗透特性和浸染功能,从健全心理结构、培养良好心态和增强心理调适三个层面论述了审美教育对构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幼师女生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幼师女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引导主动学习,挖掘心智潜能;解答青春困惑,培养健康情感。  相似文献   

8.
本人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长期担任幼教专业的班主任,我认为中职幼师女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佳 《天津教育》2021,(7):21-21
坚守学校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岗位,延续天津市学生阳光心理热线的志愿咨询工作,为学生撰写有关心理调适的微信推送文章,为新一年的心理课程和心理活动作准备……这就是天津城建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心理教师沙翠霞的寒假生活。沙翠霞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用自己的专业和热爱为学生撑起心理健康保护伞。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委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借鉴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朋辈心理咨询模式的经验而创建形成的。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充分发挥班干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长效机制。心理委员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心理委员须通过专门的选拔和系统的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任职后还需接受长期的专业督导,同时校、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心理委员工作的指导、管理与考核,方能使心理委员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学生行为及心理具有矛盾性,青春期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三个因素。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策略:开设心理培育课程、设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学校心理教育要融入课堂教育中、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开展个别咨询、利用各种活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功能、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建立详实的心理档案。  相似文献   

12.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引导和启发式的心理干预方式,可以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充分发挥心理委员这支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在班级同学之间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实践模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自助—互助"理念,弥补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提升了心理委员...  相似文献   

13.
心理链康教育为传统的班主任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中学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不健康心理,如自卑心理、厌学心理、消极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职业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摈弃不健康心理,走向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包括心理培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等。在学校中,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交流或活动等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心理为出发点,对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问题进行积极教育与辅导,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调适具有时代性,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其内涵。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包括自我提升和外部提升两个方面,外部提升是通过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实现的,自我提升是大学生个体通过提高认知水平、培养积极情感、提高意志力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特征,并就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负荷的工作量、学生的素质、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当前的教育改革都会影响到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主任自身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心理调适能力,使班主任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测验的配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其原因在于对心理测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本文从心理测验在心理建档、心理咨询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促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魏睿 《考试周刊》2015,(18):170
健康心理是学生未来走入社会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学习提高,在中职药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至关重要,尤其是药理教学理论性较强,在难掌握专业学习时,还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给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中职药理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为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与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开展了"二三六院校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一、"二三六院校合作模式"的实施内容在合肥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重要目标之一。因而,院校合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在合作育人方面,屯溪路小学接收合肥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进校见习、实习,并提供相关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