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法作家山飒的《围棋少女》通过对战争中男女爱情的描述,对人性进行深度勘探。该小说文本中充盈着各种矛盾、挣扎的二元对立要素,本文选取“生与死”“忠诚与背叛”这两组二元对立要素进行分析,探讨该小说的人性主题。  相似文献   

2.
王争伟 《文教资料》2010,(22):24-25
在威廉·布莱克的《羔羊》与《老虎》诗中,有着十分明显修辞问句,这些问句与基督教颇有渊源,有的还难以定论,它们展示了诗人世界观从一元到二元化的两种状态或阶段。在诗中诗人还采用了不同的角度和写作技巧,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3.
艾丽斯·西伯德的小说《苏茜的世界》中,善与恶、复仇与宽容、死亡与重生的二元对立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二元对立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以及希望心地善良的人们获得永生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唐吉诃德》是西方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唐吉诃德》能具有如此永恒的艺术魅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在创作中普遍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将他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寄托在了一系列的对比之中。  相似文献   

5.
《屋顶丽人》是莱辛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该书以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间和自然现象意象的二元对立为背景,细致描述了两性权力话语之争及由此直接导致了汤姆的反成长的根源.两性矛盾的尖锐和持久存在的根源不仅在于阶层的对立和两性间缺乏恰当的沟通方式,更在于这种对立造成年轻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范导而失落,为两性矛盾的循环往复埋下了永久的隐患.此外,对男性持不同态度的三个女性角色形成的鲜明比照,体现了莱辛试图探索两性和谐相处的可能途径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6.
自爱德华·阿尔比的剧作《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众多学者评论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探讨。通过运用结构主义中的二元对立理论对该剧进行深层结构分析,可发现剧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现实与幻想的对立、两性之间的对立。通过对这3组二元对立项的分析可发现作者对当时社会上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女性地位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在该部作品中,福尔斯向传统的维多利亚时代创作模式提出了大胆地挑战,通过打破叙述者的权威和线性叙事结构,解构了作者与读者的二元对立关系;并通过颠覆女性的命运和他者地位,解构了盛行于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中心主义,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解构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短篇故事《鸡蛋》中,五个“二元对立”构成了文本的深层结构:物质层面的“贫穷”与“富贵”的对立;地理层面的“乡村”与“城市”的对立;思想层面的“知足”与“进取”的对立;文化层面的“梦想”(美国梦)与“成功”的对立;阶级层面的“下层”与“上层”的对立。该深层结构的编织“梭子”则是“父亲”和“母亲”望子成龙的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代表作《教父》自出版发行以来,曾经占据《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长达六十七周的时间。小说《教父》中忠诚与背叛的二元对立项、谎言与真相的二元对立项以及爱与恨的二元对立项使这部小说充满了矛盾。这些看似矛盾的二元对立项使小说《教父》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0.
柳红 《现代语文》2009,(8):58-59
清代戏曲家蒋士铨的《冬青树》传奇,将人间凡尘与鬼神世界二元结构并行叙述,从而组织人物推进情节,层次清晰而生动。通过表现两个世界价值观的差异,对比世人所受到待遇的不同,在褒贬鲜明的立场上传达出强烈的伦理教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论《天问》独特的立体结构与抒情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问》错简难题的背后,存在着怎样理解其内在结构和抒情方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不仅属于艺术范围,它直接影响着对本的正确理解和阐释。笔发现,《天问》并非如以前学所理解为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二元对立转化的立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两两对立的双方相互结合、相互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如太极图的黑白转化、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全部架构贯穿着一个精神——对宇宙万物根本规律不懈的追寻探索。《天问》不是叙事诗,它的主旨是抒情,可以说是一篇特殊的抒情诗。渐强、高潮、重复、错位,再加上问题和爆发,这就是《天问》独特的抒情方式与情感逻辑。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解构主义分析文本的主要方法 ,对《瑞普·凡·温克尔》中传统与革新、家庭与社会、泼妇与贤妻这三对主要的二元对立进行了颠覆和消解。对之前作品中存在的怀旧倾向、家庭责任和社会关系以及温克先生的同情和对温克夫人的指责的评论提出了质疑,从而证明解构主义关于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的结论,并为作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色墙纸》是美国著名的女权运动先驱兼作家夏洛特·帕·吉尔曼的代表作。本文着眼于故事的内容、语言与写作手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女性主义解读,以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吉尔曼试图唤醒女性争取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强烈愿望,以及她如何成功的颠覆男性话语霸权,达到女性自我言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印度之行》是E. M.福斯特小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他们大都从小说的主题意蕴、艺术特征、人物形象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采用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通过种族对立、性别对立和宗教对立,来剖析个人关系、国家关系以及宗教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而肯定文本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二元对立认识论"下师生关系的弊端,着重阐述了哈贝马斯"对话理论"下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步骤.  相似文献   

16.
长期旅居中国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因其描写中国旧社会农村生活而斩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是一部描写旧社会中国农村生活的鸿篇巨著。三部曲的第一部《大地》,以王龙娶阿兰前后生活变化为情节贯穿全文,讲述了贫农王龙婚前一贫如洗,娶了阿兰后,慢慢变得家道殷实甚至成了地主,而最后又家道败落。本文以结构主义为理论框架,采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研究方法重新解读小说,以期对小说有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女工》是毕淑敏的创作视角转向底层人物的开始,也是她的底层写作中的力作。作品展示了底层女工生活命运,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同时,作品显现出了值得探讨的写作技巧、叙事方式和思维逻辑,我们在关注作品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文本元素,因为这些同样是作者创作思想的映射。  相似文献   

18.
《补墙》是现实主义诗人弗洛斯特脍炙人口的佳作,讲述了叙述者“我”和其邻居对于“墙”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本文以解构主义理论来解构诗歌中的二元对立,如“自然与传统”“进步与保守”等来使诗歌的主题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19.
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与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进行分析揭示二元对立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渲染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秉承了作者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风格.从对宽容、仁爱的赞赏和对复仇者泯灭人性的否定,可以看出作者主张用宽容和爱化解仇恨,反对以暴制暴,从而折射出作者本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