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与任务的主要途径。从课余体育训练模式入手,旨在为安徽省普通高职院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良性发展,以及高职院校课余体育的普及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专家座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秦巴山区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造成秦巴山区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开展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校领导指导思想不正确,体育场地设施严重匮乏,师资队伍水平欠缺,训练时间太少,训练经费缺乏,以及影响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主要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师资目前的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基本能满足体育课教学的需要,民族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民族体育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比例较汉族体育教师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课余体育训练比较投入,但由于训练经费得不到保障、训练条件差和福利待遇低等原因,影响了体育教师训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田径课余体育训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疆11所本科高校田径运动课余训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本科类院校普遍重视田径项目课余训练,田径场地器材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经费来源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训练的需求.教练员学历层次、职称结构较高,但少数民族教练高职称明显低于汉族教练.任训教师自身运动经历较低,接受培训的机会有限,部分教练员体育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参训学生学习和训练矛盾较为突出,运动水平不高,学生来源主要是以中学为主,各高校生源不平衡.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提高新疆本科类院校田径训练水平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分析当前国家婚育政策调整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育观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新疆塔里木大学5个年级50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新时代新疆高校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抱有较强婚育意愿;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婚育的最主要原因;个人意愿是影响其婚育及子女数量的次要原因;国家婚育政策调整的影响不高但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构建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生态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34所高等农业院校课余体育生态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和制约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生态因素主要为场地器材问题、校园环境问题、校园地理和气候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指出高校应以人为本,创建生态化体育校园环境,建设"生态课余体育锻炼基地",构建高校课余体育生态俱乐部,拓宽生态体育课程,推动高校课余体育朝着健康、文明、和谐、绿色、人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34所高等农业院校课余体育生态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和制约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生态因素主要为场地器材问题、校园环境问题、校园地理和气候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指出高校应以人为本,创建生态化体育校园环境,建设"生态课余体育锻炼基地",构建高校课余体育生态俱乐部,拓宽生态体育课程,推动高校课余体育朝着健康、文明、和谐、绿色、人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协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江苏省8所普通高校加入体育协会的200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以体育协会的形式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中学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目前我国中学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意义与作用认识比较明确; 2.试点中学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只集中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上,我国的优势运动项目开展的很少;3.大部分的学校采用降分的手段来招收招体育特长学生;4.中学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经费问题、学习与训练时间的问题、中学运动竞赛问题、教练员水平问题等均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以及新疆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性,认为某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适当的改进是完全可以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是高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特色体育课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机遇为:国家政策支持体育类培训开展,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保障;重塑健康成长教育生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机遇;严禁学科类补课行为,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支持;学生体质发展切实需求,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条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挑战为:校内资源不足制约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普及性;绩效保障不足影响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混淆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实现路径为:提升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丰富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新理念;构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能新举措;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新格局;明确学校育人主体地位,践行五育并举的新航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www的高校课外体育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WW技术,设计和实现的高校课外体育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以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实现课外体育信息的管理,实现了网页访问、系统查询、竞赛管理、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教务管理、系统管理、电子公告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有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场地缺乏、体育课内容单一、班级人数多、上课组织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早操、课间操、课余锻炼、课余竞赛、课余训练等工作没有开展好;体育教师得待遇不平等;学生家长体育意识薄弱、对体育活动有偏见;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从而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下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包括体育锻炼能力、运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保健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等。这些体育能力主要受到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和家庭体育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西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调查获得的数据为主要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剖析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揭示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现状研究人手 ,对运动训练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表现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课程分类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以期促进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主要围绕运动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运动系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运动系如何解决“学训”矛盾 ?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球俱乐部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差异的基础上,探讨高校网球俱乐部教学训练的特点。提出高校网球俱乐部应树立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教学,包括分组教学、因材施教、配对组队、共同进步,自我管理、以赛促学,教学内容因人而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采用多维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浙江1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从学生的视角,掌握了大学生对目前高校体育现状的认识和评价.结果显示: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较少.2)60%以上学生自我感觉一般或较差.3)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功效持肯定态度.4)75%学生对当前体育课的教学满意程度为一般或不满意,学校的体育考核制度还存在某些问题.5)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具有多维性,主要为消遣娱乐(35.6%)、增强体质(26.5%).6)限制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依次为运动场地缺乏、没有时间、没有锻炼伙伴.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高校少数民族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校的在职少数民族体育教师(共100名)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结果表明:新疆乌鲁木齐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的数量基本上能满足目前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无一硕士学位者;教师学缘结构单一,99%毕业于新疆本地院校;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科研论文少;教师工资待遇不高,近10年来有95%的教师未进修过.并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陕西两省11所高校的1701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对比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特点、动机的研究,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创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两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有较大差距;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体育实物型消费为主;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消费选择上有较大差异;体育消费品价格、性别和运动参与积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