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韩乔生     
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体育节目解说员是谁,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韩乔生。我承认这个说法的出发点带着些恶作剧的味道,德国世界杯解说台上,每当有入球时,无论黄健翔、刘建宏还是段喧,都开始学会了野兽般的嚎叫,在感叹中国的电视解说员风格终于集体迈出这艰难第一步的同时,我开始怀念韩乔生老师那略带沙哑时而干脆利落时而拖泥带水的声音。央视有一条回顾历届世界杯的广告,听到韩乔生在各个年份不同声音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千:中国的球迷多了,新一代的解说员成长起来了,韩乔生也老了。  相似文献   

2.
不知道何时我的生活停顿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却总感觉百无聊赖,好像丢失了自己,丢失了灵魂,丢失了一切。对着电脑傻笑的我,真的很傻,很无聊!一向最讨厌做无聊事情的人,但这一年多来,却一直在做着最无聊的事情,而且乐在其中。我是谁?我在干吗?我找不到以前的自己了!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的特别节目——“井深情浓”虽然只有70分钟长,但它向观众所传达的信息量却是丰富的,又由于它是采取现场直播方式传输和播出的,使节目增添了贴近性、生动性和真情实感。随着节目的进程,我时而紧张、忧虑,时而惊喜、欢欣甚至受到震撼。我不由自主地为这个节目的播出而高兴。经济信息类节目能牵动观众的情绪,这在以往的节目中是不多见的。看看那些缺少新创意、新理念的广告吧。好像女人们都嫌自己太黑,于是媒体投其所好猛劲地推销增白化妆品;好像男人们都肾虚,媒体又不厌其烦地举荐补肾  相似文献   

4.
我家有一张很大很大的照片,那就是我爸爸和妈妈在暑假里的新照。 看,我妈妈多漂亮啊!浓浓的眉毛又黑又长,弯弯的像月牙,粉红色的脸,红红的嘴唇,挽着高高的发譬,穿着纯白色的婚纱,她坐在椅子上,面带微笑,显得是那样安详。再看看爸爸,身穿合体的白色西眼,系着鲜红的领带,他握着妈妈的手,紧挨着妈妈站着,睑上流露出满足的微笑。每当我看到这幅照片,就会想起照相那一天的情景。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照相馆。爸爸和妈妈开始化妆了。我呢?当时高兴得东跑跑、西跳跳,时而帮着妈妈拿胭脂盒,时而帮着爸爸系领带,时而回答他们提…  相似文献   

5.
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在本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1/8决赛时的“激情解说”,引起轩然大波。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角色到底是什么?又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1997年秋天,我在纽约地铁口的57号街出口通道上,看到一位中国男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琴声时而激昂如万马奔腾,时而悠扬如涓涓小溪……优美的小提琴声吸引了无数行人,他们正在驻足聆听……  相似文献   

7.
陆敏 《新闻前哨》2006,(2):111-112
2005年,中国赛场上重大赛事连连,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评论员也纷纷登台亮相,一晨风采。观看节目,聆听解说、评论的同时,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体育节目中解说员、主持人的职责究竟是怎样的?除了精当准确地陈述赛事之外,除了专业中肯地点评赛事本身之外,是否还应该有其他层面上的表达或有更多意义上的开掘?  相似文献   

8.
我的妈妈是一名音乐教师。每天我们家的屋子里都飘荡着妈妈的歌声。早晨,妈妈一边哼“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边做饭;中午,妈妈利用休息的时间教我和姐姐唱歌;晚上,妈妈拍打着我,轻轻地哼着:“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哄我入睡。妈妈爱唱歌,更爱自己的学生。课堂上,妈妈一边熟练弹着风琴,一边随着琴声教我们唱歌。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时而看着琴谱,时而深情地注视着学生,谁唱得不好,妈妈就停下弹琴的手,给他讲歌词表达的意思,教学生唱出感情来。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名男生,非常调皮,把《国歌》中的歌词:“把我…  相似文献   

9.
专业型解说-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直播体育比赛,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解说员的解说。没有解说,观众虽然也可以通过电视画面观看比赛,但是不完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憾。解说员在直播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关键的问题是解说员如何处理好直播过程中的解说定位。或者说,在直播过程中解说员应当遵循一种什么样的原则实施解说。电视台的主持人形式的栏目,大多是以独立的主持人身份完成的。其实,节目的内容,从策划到采访、制作都是众人协同工作的结果。播出前,还要由监制把关。而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则不尽然,就其解说的内容而言,除了对比赛双方的背景材料以及队员个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河南电视台对全国足球甲B联赛河南建业队赛事 的主、客场直播,河南电视台的体育解说员宋玉杰比往常任 何时候都要频繁地出现在体育爱好者面前。于是,有读者希 望我们能够把这位老爱解说别人背景资料的小伙儿给“解 说”一下,看他“上场”之前都干了些什么? “我成为一名体育解说员完全是一种偶然。那是1991年 4月,我在当时的郑州工学院体育教学部任教,当时河南电 视台正在物色体育节目主持人,就有一位朋友推荐我去电视 台参加面试,最后顺利过关。这是与电视最初的结缘。在当 年的10月20日。我进行了自己的第一场体育…  相似文献   

11.
杨玉华 《今传媒》2005,(4):62-64
进入东方卫视实习的第一天,迎面撞见一中年男子,方脸阔耳,双目炯炯有神,边走边问别人,看没看见美女主持?咦,这人看上去挺面熟,我暗自嘀咕,好像与他在哪见过……五分钟后,我猛拍脑门,哎呀,这不就是电视里常见的前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现东方卫视《今夜新观察》栏目的评论员——方宏进吗?此后,在办公区里、在电梯里、在去食堂的路上,经常能看见他腋下夹着小包,不紧不慢、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初夏,在赵州桥公园接待室里,有几位来自泰国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在忙碌着,他们时而将摄像机对准那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时而将摄像机对准一位举止文雅、言谈朴实的中年人。这个中年人叫刘运田,是个军队转业干部、剪纸艺术作品的作者,现任赵州桥公园管理处的副主任。记者面对摄像机前摆放的那图案设计新颖、艺术构思奇巧、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剪纸艺术作品问:“刘先生,毕业于哪所艺术院校?”刘运田同志笑道:“我从未登过正规大学的门槛,只是在解放军这个大学校里锻炼了17年,战友的鼓励、首长的关怀,坚定了我…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很喜欢贵刊来图求解栏目。这是我去年在王府井拍的一张照片,那天,我来到王府井教学广场时,一个正在给广场鸽喂食的孩子吸引了我的视线。和煦的阳光下,白色的鸽子,时而踱着方步游戏于人群中享受着游人抛给的食物,  相似文献   

14.
寒冬,手炉、热茶的陪伴下,我慢悠悠地读完了秀州书局掌门人范笑我先生的《笑我贩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2月版)及其续编《笑我贩书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一印象是有趣、有胆、有见、有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而抚掌称快,时而掩口窃笑,时而高声朗读,时而皱眉轻啧,但还是禁不住开始对人文秀州嘉兴心驰而神往了。  相似文献   

15.
编辑常年劳作于案头,在规格不同的一页页稿纸上留下了多少不等的朱红笔迹。编辑手中的那支红笔,时而象锋利的板斧在木材上大砍大削,时而象轻便的耘锄在田野上剔除杂苗,时而象精致的雕刀在象牙上精心镂刻,时而象小巧的锈针在绢绸上飞针走线……而我则每每从笔管流淌出的鲜红颜色联想到血。那一篇篇经过删改、润饰的新作,无不饱含着编辑宝贵的心血,无不经过  相似文献   

16.
朱大可  菁菁 《出版参考》2004,(11):35-35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蛮,我跟北京好像有点说不完的事儿。每一次我都试图握住北京的灵魂,但它却如此难以捉摸,在我的游历和记忆中不断变换着其多变的容貌。  相似文献   

17.
元旦前夕,我刚踏进杨沫同志的家门,一下就愣了,只见桌子上摆满了稿纸书刊,床头上堆着衣服鞋袜,看来她准备出远门了。我还未开口问,她就说:“元旦过后,我去广州。真巧,正想给你打电话,你就来了。”她放下手里的活儿,倒水沏茶……前些日子,我们在一次交谈中,她颇有感触地说:“写作中,没有情感是很难写出好东西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次,我正是专程来访问她的。阅读杨沫同志的作品,常常使我的心随着她的文字跳跃,流露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时而激动不已,时而满腔愤怒,时而捧腹  相似文献   

18.
写稿趣事     
工作之余摊开稿笺,躬案笔耕,算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我的写稿生涯并不长,文章也平淡无奇,但十分自信。每每成就一篇,便先“孤芳自赏”起来,自我感受不错,便趁此雅兴投入邮筒。自此便猜算着:几时可到报社?此时编辑是否正在审阅、润色?或投之于纸篓?我企盼着…… 接到报纸,嗅着油墨香味,我挨版逐条地细阅观看。嘿,那神态,恰似饥饿的婴儿,探首觅寻着母亲的乳头。 对于妻子,我向不是“只报喜不报忧”的。偶尔,拙作见报,即使是“火柴盒”,亦是异常快慰。于是,美滋滋地打道回府,禀告夫人,与她分享快乐。稚儿虽不识几字,…  相似文献   

19.
送报记     
“嘀嘀……嘀嘀……”急促的闹铃声把我从梦中唤醒,真想再睡一会儿。但想到要确保十六大河南代表团成员及时看到当天的《河南日报》,便睡意全无。来到办公室,看到司机姜师傅已在等候,心中油然升起一丝敬意。“昨晚睡得咋样?”我问。“唉,别提了,心里老想着送报这事重要,不敢耽误,一晚上醒了好几次。”“你咋不定闹铃呢?”“定了,我想定5点钟起床,谁知道闹铃4点钟就响了,定错了。这一折腾,想睡再也睡不着了,干脆起床。”一路说笑,不多时来到报社印刷厂楼下。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前一天办公室几位同志共同商量制订了三套送报…  相似文献   

20.
在很远、很远以前一个盛夏的夜晚,我们的祖先,一群蓬头垢面,披着长长黑发的东方人,光着油黑的臂膀,腰间系着斑彩的兽皮,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享受着狩猎收获,尽情地歌唱、跳舞……其间有一智者,他不停地翻弄着腰间的绳带,眉羽间透出丝丝的兴奋,他在……噢!这就是我们祖先睿智的果实———“结绳记事”,这石破惊天的创举,使人类的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又是一个盛夏,鲜花盛开,百草丰茂,在无垠的旷野中,仓撷品味着这大自然美妙的景色,时而仰观蓝色,时而远眺大海,盛夏的雷电划破长空,海岸的彩虹更加娇艳,思想者的脑海里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