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达 《湖北档案》2005,(1):74-75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汇报》发表青年作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对外报道说:“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革’罪恶的‘伤痕学’。”  相似文献   

2.
仁义 《传媒》2002,(6):1
《羊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市委书记推动舆论监督》的通讯,《报刊文摘》分两次进行了转载。说的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上任伊始,狠抓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事。 吕日周书记上任第三天,就向《长治日报》领导下达了“新闻监督令”。此后他又把报社总编辑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拿着报纸批评说:“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一份无能报纸!”批评之严厉,措词之激烈,实属罕见。为何说“无能”,报纸上少有或没有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他要求《长治日报》:批评报道必须天天有,必须追根求源找到责任  相似文献   

3.
官心所向     
官心所向陈沛5月22日《文摘报》在头版头条摘了《中国青年报》的一条消息,题目是《山东省省委书记吴官正要求省报少报领导少登空话》。文摘仅不足300字,全文如下:“‘领导的长报告要尽量少登,没人看,你们记者也不满意,只是不说而已。’这是刚刚上任不久的中共...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底,天津日报为青年记者张建星开辟了一个《今早相会》专栏。该报总编辑鲁思说:“我们开设这个栏目,目的是沟通记者与读者的心,加强交流,共唱一首‘同心曲’。”《今早相会》专栏每周至少两次。不回避重大问  相似文献   

5.
李白采访     
石平 《传媒》2000,(5):39-40
话说李白因在宫中放言狂傲,得罪了皇家,被贬出京城。正在衣食无着之际,那《子虚报》总编却慕名而至,欲聘他为报社首席记者。李白讶然道:“我本狂放之人,记者这营生可能干得?”总编笑道:“俺看好的就是你这浪漫气质。就凭你那白发三千丈的想象力,啥样的好稿子写不来?只是你今后写文章,切不可再得罪官家。”李白点头称是,当下随总编到《子虚报》上任去了。 不几日,总编向李白布置任务,要他到“乌有村”采写一篇实现小康的通讯,又叮嘱道:“快去快回,限期见报。咱们刺史兀自要向上级报喜哩!” 李白不敢怠慢,带了上级颁发的小康村达  相似文献   

6.
《伤痕》发表前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青年作者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一篇短篇小说,为何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当时我是文汇报的总编辑,发表这篇小说的前前后后,勾起我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中国青年报接连发表了青年记者张建伟采写的连续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共八篇,每篇两千来字。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在校大学生感到“打了预防针”,中年知识分子说“为什么不来‘追踪’一下我们!”同时,也程度不同地吸引了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瞭望》新闻周刊不久前刊发了一篇题为《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新题》的文章,文中谈到:“受访的基层干部将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为什么进不去?即使他们都进去了,网民能够如他们所愿而“静声”吗?就此话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他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有自己独特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元月一日零点,和着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迎接新千年的“当当当”钟声,在红安县民兵武器库里,一位中年记者正在与采访对象、值班员吴继军交谈;东方刚发白,这位记者又风尘仆仆地赶往黄陂区罗汉镇潘黄村,采访民兵潘应琦自费创办“民兵青年之家”的动人事迹。很快,记录元旦“国防事、军民情”的两篇报道“从零点开始”和“潘应琦之奇”见报了。这位记者便是国防教育报社总编辑,人称“蓝笔总编”的高万亿。 “蓝笔总编”这个词,首先见之于《新闻前哨》杂志,意思是说大凡一些新闻单位的总编在审阅签发稿件的时候,都习惯用于红笔,自己却很…  相似文献   

10.
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曾经这样寄语青年朋友:“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则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内蒙古一机厂《工人报》记者邓成和,就是一位有着坚定信念的人。10年前,他怀着献身党的新闻事业的坚定信念,开始了他企业报新闻记者的生涯。10年来,他情系新闻勤奋笔耕,写下了2000多篇新闻作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11日,临海新闻网刊登了一篇题为《记市“十大杰出女性”市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谢娟娟》的通讯。其中有一段话:“在谢医师的科室里,记者还看到一个最怪《告知》:因思想高度集中,讲得太嘈杂会影响工作,请免讲‘谢谢’‘拜拜’‘再见’,恕却之不恭了。”谢医师的意思是,请患者不要讲谢谢之类的客气话,恕我不能接受。她使用了成语“却之不恭”。“却之不恭”是拒绝接受吗?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在湖北宜昌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绘声绘色地相互传颂着:“宜昌的‘王海’出现了!他花了280元在通达商场购买假冒‘浪琴’女表一块,获得560元的赔款……”王海是一个专门购假索赔的山东青年,在京城各大商家购假索赔屡获成功,成为打假英雄。由于宜昌的“王海”是《宜昌日报》27岁的青年记者张良,这一特殊的身份,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3.
有位记者写了这样一篇社会新闻《河南“讨米专业户”好“熨贴”——迷路也拨110》:“68岁的河南籍‘讨米专业户’靳老汉,与人结伙到某地(真实地名隐去)安营扎寨。第二天就‘上岗’,竟有50元的收获,迷了路竞拨打110求助。巡警送他回‘家’后,他连声称  相似文献   

14.
陈莹平传     
几个“垂之永远”的一刹那“陈莹同志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甘愿一生做记者之‘者’,不醉心于追求摄影艺术之‘家’。一直到现在,还非常忠于记者职守,保持记者本色。一个好记者,不论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对于自己的作品,必然首先注意:一是新闻价值,二是历史价值,第三才是艺术价值。看看这次《陈莹舞台摄影艺术回顾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证明她是一个好记者。当然,陈莹的舞台摄影,艺术性也是很高的。随便举几个例子:梅兰芳《贵妃醉酒》手拿扇子的那个一刹那,周信芳《四进士》公堂上回答顾读责问‘受贿多少’时以满腔激愤喷出‘三百两’的那个一刹那,盖叫天《武松打虎》那个精采的亮相的一刹那,俞振飞《太白醉  相似文献   

15.
1940年,萧红在寂寞的香港、寂寞的心境下,回首相距数十年、相隔数千里的故乡.写下这部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呼兰河传》。茅盾先生在《呼兰河传·序》中说,虽然它“不象”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但却有“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半个多世纪后,它依然穿越时间的迷雾,朴素而迷人。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为年轻记者传经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莫当‘穷’记者。我所指的‘穷’并非指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穷’得一个月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为年轻记者传经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莫当‘穷’记者。我所指的‘穷’并非指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穷’得一个月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君子不夺人之美’。可是,总有一些战友‘明目张胆’地常和我争抢我的‘老师’——《新闻知识》。因为我是靠《新闻知识》‘起家’的,初学写作时,我怎么也摸不着门道,有时因写一篇小稿‘山穷水尽’  相似文献   

19.
张国政 《今传媒》2003,(6):63-64
“东秦百姓”是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提议在《渭南日报》要闻版的抢眼位置常年开设的栏目,主旨是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实施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从去年9月开办栏目至今共刊出“东秦百姓”栏目100多期,群众称赞“‘东秦百姓’是渭南的‘焦点访谈’”。 定位高起点 “东秦百姓”栏目是渭南日报社的“一把手”工作程。社长、总编李宝群多次带领栏目组记者深入一线采写稿件。例如今年初刊出的《310公路干线渭南、华县、华阴、潼  相似文献   

20.
徐枕亚(1889-1937),名觉,字枕亚,也作枕霞,人称江南才子。善写哀情惨情小说,一向作为鸳鸯蝴蝶派开山鼻祖之一。一般人以为,鸳鸯蝴蝶派写的那些缠绵的爱情故事都是凭空臆想的,其实徐枕亚的代表作《玉梨魂》及《雪鸿泪史》并非虚构,徐氏自己在《雪鸿泪史》序言中就说过:"余著是书,脑筋中实并未有‘小说’二字,深愿读者勿以小说眼光误余之书。"80多年后,有人从徐氏后裔处发现了徐枕亚和青年寡妇陈佩芬的往来书信和诗词93页,确证《玉梨魂》及《雪鸿泪史》都有所本,只不过为了避嫌,作者将姓名略略作了点技术处理罢了,徐枕亚堪称纪实小说的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