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是教育者永恒的话题。因为孩子,我们才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孩子,我们才穿越平凡,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孩子,我们的天空才亮丽如新;因为孩子,我们的生活才绚丽多姿;因为孩子,我们的生命才更加精彩……[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曹秀玉 《辅导员》2010,(12):40-40
现在社会流行着一种说法:“我们吃了苦,不能让孩子再吃苦,我们没有的要让孩子有,我们亏了不能让孩子再亏了。”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受苦”,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不惜重金为的是能给孩子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免不了犯这毛病那错误。如果我们把孩子的犯错看作是正常现象,也就不会对孩子有过多的责备和打骂。而往往我们做父母的爱心多于激情,甚至有的爱已成为孩子的累赘、负担,压抑得孩子喘不过气。孩子是脆弱的,我们稍不留神,就会使孩子在身心方面受到折磨。当孩子受伤  相似文献   

4.
何小波 《上海教育》2006,(10A):63-63
普普通通,决定了我们不会拥有太多的精彩、太多的轰轰烈烈,但我们是幸福的。风来了,我们伸出手臂撑住孩子的腰,我们是幸福的;雨来了,我们散开衣襟遮住孩子的头,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像一泓涟漪荡尽孩子心头的阴云,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像一片白云揩净孩子身上的尘土,我们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5.
曹艳 《今日教育》2013,(11):33-33
当在与孩子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当孩子暂时性不能理解我们时,作为师者,我们更需要放低姿态,学会隐忍,懂得退让,让孩子听到我们诚挚的呼唤,领会我们真切的等待。  相似文献   

6.
绿叶如是说     
绿叶如是说文/鲍振义王淑茹过去我们认为,保育员工作越细越好,只有这样才是爱孩子。于是,桌子脏了,我们擦净;玩具落一地,我们收拾;孩子不会穿脱衣服,我们帮忙;孩子吃鸡蛋,我们剥皮……许多本该由孩子学着做的事都由我们包办、代替了。通过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有的变化突然,有的变化缓慢。孩子的穿戴、交往、说话方式、走路姿势等一些细节的变化已告诉我们,他们在变。这些变化,基于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提倡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学习相应知识,做好心理准备,从容面对孩子,感受他们脱离幼稚、走过躁动、步入成年的全过程,体会孩子成长给家庭带来的快乐,所以,我们今天要带您一起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现在上小学五年级。我和丈夫都是一般的工人,收入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比较注意孩子的智力开发,她五岁时,我们就给她报了舞蹈班。上学以后,孩子的学习也比较好,从不用我们操心。听别人说,小时候学英语容易,因此我们又给孩子报了剑桥英语班。在英语班上孩子学得非常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听到老师对孩子的夸奖,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我们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可是孩子上这些课外兴趣班,使我们本来就不太宽裕的生活感到更加拮据,但是我们想孩子这么好,不培养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换了一个工资高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们时常责怪孩子不遵守纪律。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在许多时候,孩子不遵守纪律的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于我们。下面试以几则小游戏为例对此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刘艳 《家庭教育》2006,(11X):52-53
孩子属于谁?当向我们的家长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孩子是我们生的,我们养的,自然是属于我们的,不然,孩子还属于谁?”在我国,父母通常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于是会忙着帮孩子解决这个,处理那个,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那样做。但如果我们问美国家长同样的一个问题,也许就会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于是美国的家长会抱着宽容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尝试,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编按]  相似文献   

11.
朱华贤 《师道》2004,(3):11-11
我们离童心究竟有多远?很多老师和家长也许会说,我们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把心全部扑在了孩子身上,难道我们与孩子还有距离?可很多时候,事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相似文献   

12.
李红芳 《家长》2023,(28):24-25
<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尊重孩子的兴趣比培养孩子的技能更为重要,父母喜欢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算,但要做“知心父母”,不可一意孤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父母的小心呵护与细心爱护下茁壮成长。为人父母的我们无不期望孩子能够走上人生的阳关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精彩生活。因此,当孩子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很多父母难免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试图帮孩子做出人生的选择。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认识到,孩子与我们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特长与天赋,因此在帮孩子做选择时,不要忘记结合孩子的具体特点,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05,(6A):48-48
1.充足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2.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3.不要忘了给自己留下一点休息时间。4.合理的管束。告诉孩子行为的标准,父母在管束孩子时要保持一致。5.倾听孩子的心声。6把自己的价值观告诉孩子。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7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  相似文献   

14.
回想起童年的我们,就有说不完的乐趣,一个个好伙伴,一个个百玩不厌的游戏,伴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那时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那时的我们是快乐的。今天的生活条件优越了好多,我们的孩子有了先进的电动玩具,书包里有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沉沉的书包,沉得孩子们背都背不动。孩子的玩伴少了,孩子们出门就坐汽车、电动车,活动少了。虽然几个大人一起看护着一个孩子,但还是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孩子们得不到愉悦心情的释放。为了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使孩子能快乐、健康、茁壮的成长,我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主题活动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为孩子寻找,寻找起点,寻找理想,寻找结果,寻找答案,寻找兴趣,寻找特长,寻找朋友,寻找快乐,寻找差距,寻找成功,寻找……但我们很少去为孩子寻找理由,特别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不相信你的理由,我只看重你的行动”,“我对你的理由表示怀疑,你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不需要任何理由,我只要结果”……我们总是这样来终止孩子的述说。我们并不知道,倾听孩子稚嫩的心灵,为孩子寻找一个成长的理由,这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好问,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了,问题也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家长找不到答案,教育者也疑窦丛生。现在的孩子对现实中的一切是如此的习以为常,坦然接受,原因何在?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稍作思考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缘由。当孩子用眼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神秘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一双小手告诉我们他正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两只小脚告诉我们他正在走向宝藏之地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刚刚学会的语言向我们追问奇妙的世界时,我们也…  相似文献   

17.
俯身为师     
初为人师,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因为孩子成绩差或顽皮,而把巴掌或拳头一次又一次地落在孩子的身上。大多数受惩罚的孩子,因畏惧老师、心理压力过大成绩更差或因逆反心理而变得更顽皮。“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有缺点和不足是必然的,更何况年龄尚小的孩子呢。教育是一个过程,是改掉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正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所以,必须俯下身子了解孩子为什么成绩差,为什么顽皮。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可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的往往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优点。这就需要我们留意孩子的一…  相似文献   

18.
<正>“我已经说了多少遍,你为什么总是做不到?”孩子有许多让我们失望的瞬间,我们脑海中会冒出许多个为什么:为什么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为什么孩子英语默写总是反复出错?为什么孩子上学总是丢三落四?而孩子呢,当听见我们苦口良言时,一脸的不屑一顾,还责怪我们喋喋不休,在我们熊熊燃烧的愤怒之火上再浇一桶92号汽油。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与父母怎么就那么难沟通,谈不拢呢?一般的观点是责备孩子不肯向父母袒露心扉,说现在的孩子个性强,有心机,不听话。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自问一句:我们是否也向孩子敞露了心扉?是否要求孩子做的,我们带头做到?  相似文献   

20.
——尊重的内容有很多,总的一点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具体的方法是将心比心,我们不喜欢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就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其实有时孩子在物质上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精神上的关爱。 ——如果您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 ——如果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当他面对别人的时候,他会失去自信,没有勇气也没有意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与子女有效沟通需要有一些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态度。在交流中对孩子真诚、信任、接纳、尊重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