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连财 《甘肃教育》2011,(12):29-29
一个班集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很正常。但作为学生.谁都不愿意成为学困生:作为老师。谁也不愿意自己的班里有学困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教师与学困生本人乃至家长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我们农村小学,几乎每班都有几个这样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有困难,这些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因此,他们上课不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对这些学生,老师、家长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进行教育和帮助,但收效甚微。怎样有效地转化这些学困生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别的,通常都存在学困生。然而,作为学生,谁都不愿意成为学困生;作为教师,谁也不愿意自己的班级存在学困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教师与学困生及家长的共同心愿! 如何转化学困生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 ,学习成绩出现较大分化 ,学习困难学生 (学困生 )增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 ,就必须帮助转化学困生 ,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困生的矫治问题 ,是涉及普及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的大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学困生成因的基础上 ,探讨矫治学困生的策略。一般说来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其内部心理因素 ,如情绪消沉 ,缺乏学习热情 ,意志薄弱 ,缺乏学习信心 ,学习怕吃苦 ,自卑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不得法等 ;二是外部环境因素 ,如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不关心、不重视孩子的…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物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挑战性十足,而对学困生来说,则极度不适应。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抗拒、放弃的心理,往往不外乎思维跟不上、学习意志力薄弱、学科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对学困生的兴趣提升也要围绕这些根源进行,让学生首先愿意尝试,踏出第一步,慢慢找回丢失的学习积极性。一、创设情境,增强生活联系物理课堂中需要处处展现生活的影子,让学生感受到贴近与熟悉。学困生往往认为物理就是记不完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一、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就是指学生的智力与感官都正常,但学习效率较低,不能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很多学生上初中后都感觉到化学不好学,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较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这也是导致产生化学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这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困生较多,而且  相似文献   

7.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某一学科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数学学困生就是指在数学学科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十分重要。影响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主观因素就是指学生自身的因素,而客观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身上,使得某个学生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和动力,成绩变得不理想。本文具体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谭兆亮 《考试周刊》2014,(40):167-167
"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方法和习惯有明显缺陷,把学习当成负担,急于想挣脱,导致成绩不理想,产生诸如孤僻、散漫、冲动、叛逆、意志薄弱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发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教师、学生和家长必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点不同,加之其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层次性,优等生和学困生也由此产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需要对学困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对学困生的心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用耐心和爱心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接受并愿意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改变学困生所处的学习困境。  相似文献   

10.
付慧 《贵州教育》2014,(19):7-8
正在我们贵州,中学的班级上都有一些学困生,如何关爱我们这些学困生,如何让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让更多的学困生爱上学习,乃是我们贵州老师的当务之急。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正确认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谁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好?谁不希望自己有美好的前程?有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就认为是学生贪玩,学习态度不端正。可我们要问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不端正?究其原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出现越来越多的学困生,且大都是偏科的学困生,中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许多的学生都感觉中学英语的学习充满障碍。下面将和大家分享我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及战胜的对策。学困生指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许多学困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能力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奋进观念等,老师自然喜欢积极又聪明爱动的学生,诸多的不良因素造成老师们对这些学困生的关心较少,自然自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多表现为学习成绩较低下、知识基础薄弱,对学习新知识困难大、畏难情绪重,学习缺乏动力和意志力等方面。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偏差,师生关系不和谐以及学生自身非智力等因素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初一年级学困生教育转化实践表明,给予真诚关爱和激励;调整学习目标,教授学法;丰富校园生活,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这是一个令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感到压抑的称呼。学困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瞬间形成。面对学困生教师应当做些什么?一、他们为什么成了学困生学生的成绩可以分为三六九等,但学生不可以。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情况大致相当,之所以在学习成绩上有了差距,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有的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贪玩、学习自学性差也有的是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而且成为学困生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作为教者,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一)尊重学困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数学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关注,数学作为基础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莫大的帮助。而数学的学困生问题也成为令教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当前学生数学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数学学困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使学困生转化的目标落到实处。为此,文章就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的问题做了探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怎样帮助英语学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落后于全班其他同学 的学生(Ambrose,1998)。他们形成语言技能 的速度比大多数同学慢,需要更多的重复练 习,花更长的时间做作业,词汇量小,进步比 较慢。学困生常常不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尊重。 很大一部分老师经常称他们为“差生”,事实 上,他们并不是“差生”,只不过学得慢一点 而已。许多尖子生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学习或玩 耍。结果,他们变得不喜欢学习,讨厌老师和 同学,经常违反校规校纪,有时甚至逃学。 学困生的问题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该 共同关注如何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本文旨在 探讨如何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36):53-54
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方法,旨在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困生由于自身数学学习欲望淡薄、学习方法掌握不当、基础知识不系统等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参与度低下,不愿意主动交流发言和思考,文章拟从学困生的特征入手,探究学困生在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的现状,同时,提出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造成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又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本文就学生心理方面的因素谈一下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心理诱导问题。学困生的心理诱导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学困生心理的诱导和学困生学习心理的诱导。  相似文献   

18.
周艳 《西藏教育》2010,(2):23-24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尤其是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育成效的滞后性和藏北牧区与外界交流较少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家长看不到教育带来的好处,觉得学习无用,不愿意送自己的小孩到学校学习。孩子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不愿意到学校学习,即使到校也不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智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也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因素。我认为,学困生的形成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些学生经历了多次学习挫折之后,降低、以致于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基础越来越差,才逐步变成了学困生。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家庭不科学的教养方式则是直接根源。为矫治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使之协调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通力合作。在此教师应义不容辞地起到桥梁的作用,做好与学困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大多数教师在与学困生家长沟通时采取的方式往往是将家长请到学校,将学生的不足数落一番,更有甚者将家长也一同数落。如此只能让家长感到很难堪,根本达不到沟通的目的,所以,教师在与学困生家长沟通时,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应该掌握以下几点沟通技巧。第一,学会换位思考,平等交流。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