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家校互动需要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发挥传统平台优势,拓展新平台,构建立体互动体系;拓展家校互动空间,有效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延伸;强化家校互动实践,通过家庭与教师的走出去,提升家校教育合力等。  相似文献   

2.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的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的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家校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校合作可以看作是微观情境中家长和教师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家校合作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现实中一些内隐性的困境,即家校合作的主体异质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模糊,家校互动不良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家校“虚拟”合作导致参与主体身体在场不足,家校合作形式化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仪式缺乏实效。基于此,通过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增进家校积极情感共享,营造家校沟通际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化建设等路径,有效破解家校合作困境。  相似文献   

3.
一是推行“城校互动、资源共享”模式。通过调整职业院校在城市主轴和辅轴的空间布局,实现“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二是推行“园校互动、校企融合”模式。各区县将工业园区与职业院校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工业园区与职业学校互动.推进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八融合”.即学校与工厂融合,教室与车间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  相似文献   

4.
家校互动是产生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率的最有效手段。其本身具有整体性、科学性、方向性及不可逆性的特点。在功能的发挥上,家校互动主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阶梯成长的条件与动力。改变原有的信息传递模式,建立现有的信息互动模式是家校互动方式上的变革。改变家校之间只存在信息交流关系为家校共建学生情感体验的"场",从根本上完善家校互动的效能。家校互动最终应落点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回归教育的理性,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家校共育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陕西省C校是陕西省内一所职业院校,以陕西省C校为例,从家校共育视角探讨了职业院校情感教育的运用与策略。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发现C校在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家校协同育人理念较为淡薄,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校协同育人内容活动单一,未能发挥情感教育的纽带作用;家庭环境原因导致家长对情感教育的落实出现偏差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制度,提高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创新方式方法,在组织参与活动中发挥情感教育的纽带作用;注重校社联动,减小家庭环境对开展情感教育的不良影响等措施。希望能够引起部分职业院校对家校协同育人以及情感教育的重视,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篇家校德育沟通的论述,家校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则取决于家校双方的互动及其程度。本文着重阐述互动的内容和着力点、互动的原则和艺术性、互动的载体和科学性,最后探讨了互动的评估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网络有效发挥家校互动交流效能,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农村小学家校网络互动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挥家校网络互动效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家校信任是构建良好家校关系的基石。信任的缺失不仅是家校合作、共育及协作等方案无法落实的重要因素,也是家校矛盾和冲突不断的内在原因。家校信任产生于家校交往的情境中,以交往和互动中的角色期望为基础。因此,建立和维护家校信任的首要任务就是协商达成家校彼此认同的角色期望。但角色期望的协商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过程,它不仅要关注个体间的互动,更要关注互动过程所嵌入的社会结构及其规范。社会结构及其规范划定的责任边界可以有效地引导合理的角色期望,促进角色期望共识的达成。责任的划界虽是创造家校信任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边界不可逾越。在家校互动的实践中,适度的家校跨界行动,能够促进家校积极信任关系的建立,从而更好地构建家校关系的新生态。  相似文献   

9.
用微信记录爱的故事、用微信承载爱的互动,微信互动能够搭建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实现家校联动,让家校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达到家校共育的全员化、全面化、全程化。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网络家校互动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具有传统家校互动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开展网络家校互动时,应注意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和建设、学校的教育引导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网络评价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载体,但家校间的密切配合,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实现家校携手,必须搞好家校合作互动,有效的家校合作互动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家校互动活动是联结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桥梁。中美小学家校互动活动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小学的典型家校互动活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提出促进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潍坊市在深入开展“亲子共成长”工程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学校与家庭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的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包括:一是构建长效的家长学习培训机制;二是构建家校互动合作育人的内容体系;三是构建长效的家校互动合作育入保障机制。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的构建,树立起一个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办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介绍了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整体功能结构,并具体介绍了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家校互动服务设计。该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家长、学生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栏目设计;(2)支持教师作为家校互动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的栏目设计;(3)促进学习型家庭的栏目设计;(4)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设计。本文对平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结果可见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获得了家长极高访问率,体现了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平台服务,提高了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家校双方的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互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基于手机短信和传统Web技术的家校互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广泛被使用的交流媒介,为家校互动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高校的家校互动有着与中小学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构建基于免费APP的教学互动教育系统,能够使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中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高职院校家校网络互动教育模式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但就目前高职家校网络互动的现状而言,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家校网络互动教育的工作意义与目标,掌握家校网络互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群 《教师》2014,(19):35-36
正家校互动是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家校互动渠道的畅通可以有效提高全体家长科学教子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一直以来,家校互动是未成年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家访、留言、电话、举办家长会等都是家校互动工作中传统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产生了很多困惑: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的功能逐渐在弱化,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如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留守儿童的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们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开始意识到家校联合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教育部也将加强家校互动列为重点教育改革对象。当前,虽然有不少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搭建了家校互动平台,但愿意或有时间参与论坛的学生家长很少,因此,平台的使用并没有到位。导致家校互动平台利用率低,这不仅与上网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10):11-12
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最佳时期,也是接受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期间学校与家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二者的有效结合对其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强化家校互动教育管理。但是目前小学家校互动教育水平并不高,存在着家长子女教育意识淡薄、家校互动内容存在局限等诸多问题。为此,笔者就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思考提出如何提高小学家校互动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家校互动是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我国农村家长参与低迷,学校互动乏力,家校互动呈不良状态。分析原因,学校提供的互动渠道符号意义大于其实质意义,教师受制于教师身份的专业主义,家长参与信心不足,学校、教师和家长沟通地位不平等。为了扭转农村家校互动不良的局面,学校要创新家校互动的方式方法,教师要突破固有的教师身份专业主义权威,家长要提高参与信心,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共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