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2011年中国农历辛卯春节期间,亿万中国人阖家团聚,吃饺子、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欢喜庆贺新年之际,遍布世界的华人华侨,也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热烈地欢庆祖国的传统节日,寄托其绵绵无尽的故国乡情;与  相似文献   

2.
牛年春来早,欢乐迎春到。2009年元月未尽,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已洋溢吉祥和欢乐,走向神州大地充满期待的城市和村庄。与此同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和泰国旅游体育部、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春节文化活动”也于1月23~2月4日在我国友好邻邦、素有“千佛之国”、“微笑的国度”美誉的泰国举行。此系2005年以来,由中泰两国政府机构在泰国联合举办的第5次春节文化活动,也是我国今年春节期间规模最大的海外迎新春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最早的城隍庙是安徽芜湖的城隍庙。1999年版的《辞海》"城隍"条目叙述:"古代神话所传守护城池的神。道教尊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腊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演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辞海》中所说的"芜湖城隍"即为"芜湖城隍庙"。按照《辞海》的解释,"城隍"是"古代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6,(2)
正"腊"的先字"腊"字,繁体为"腊"。远古时期,腊是一种祭礼。先人习在冬季将尽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是为"猎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后来,每年农历十二月被定为"腊月",即如《礼记·月令》所记:"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故而,"猎祭"遂更称"腊祭"。这也是"猎"字与"腊"字相通的原因。《风俗通》里就说:"腊,猎也。"可见,"腊"源于"猎",即"猎"字在先,"腊"字后出。还有个"昔"字,也是"腊"的  相似文献   

5.
郭炳亮 《寻根》2020,(1):35-3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各地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在笔者生活的晋东南壶关地区的农村,每年正月初八,家庭主妇都要在自家庭院举行“祭星”仪式。有关这一习俗,清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4,(2):36-3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欢乐春节”是中国文化部推出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本片介绍了2013年“欢乐春节泰国行”活动,并从两国政府要员和文化官员、泰国华人、在泰的中国留学生和在泰旅游的美国人等多个视角展示了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春节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人们被喜庆热闹的春节氛围所感染,被中国春节的特有文化元素所吸引,并在欣赏、体验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着“欢乐、和谐、共享”的春节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7.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18,(1):95-109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凤羽历史悠久,古镇风情浓郁。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有着重要的意义。辞旧迎新闹新春和全国各地一样,春节也是凤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凤羽白族人把春节过年叫作"果折汪",意为"过正月"。这是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活  相似文献   

8.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提高,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被喜庆热闹的春节气氛所感染,被中国春节的特有文化所吸引,并在欣赏和体验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着“欢乐、和谐、共享”的春节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在古代春节,人们习以将"福"字用仓颉文、垂篆文、鲁篆文、钟鼎文等书于红纸上,贴在壁、柜、箱、桶上面,俗信能招福运。现今习于在门上挂春联,中间贴"福",还要倒贴,"倒"谐意"到",表示"福到"。甲骨文里就有"福"字。字的下面是人的两只手,手的上面是个盛着酒的酒樽,酒樽上面是个"示"字,义为祭  相似文献   

10.
福字门贴无疑是春节不可缺少的物件。中国人过年是离不开福字的:家家户户门上要贴上大红的福字,人人口中说着各种各样祝福的话。假如"福"字没"倒"(到),那新年还会降临吗?2013年春晚《东西南北大拜年》的节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16,(1)
正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按照中国旧历来迎接中国新年的到来。这一新春佳节,处处气象一新,家家户户喜迎新年。但就在这"辞旧迎新""万象更新"之际,又特别讲究个"旧"字,旧风俗、老规矩得一例照旧,这个年才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但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移风易俗也在所难免,总有那么一点旧时"年味"会不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说,“欢乐春节”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具有当代价值、并且被其他民族认同的理念,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典型案例。2014年2月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的《中国春节走向世界——“欢乐春节”五周年回顾展》及同一天进行的专题座谈会,是对“欢乐春节”品牌活动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3.
春节是中国人的首要节日,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要义。春节是农历新年,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反应了中国文化与大自然的密切关联:春节最为主要的活动是家庭聚会,折射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社会和谐互动的崇尚;春节的欢庆活动体现了中国人的天道与人伦与期盼天下大同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文化部在泰国举办的2014“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联书璧合,盛世同讴——2014年欢乐春节迎新楹联书法展(曼谷)》1月1819下午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包括欧阳中石和张海等书家的46组件楹联书法作品。此展从规格和数量上在历次“欢乐春节”活动中不可多见,在展出地点上也是泰国与日本两地同时开展,以彰显“欢乐春节”活动的品牌效果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去年,我在美国德州度过了一个况味不同的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将红红的灯笼和彩旗悬挂起来,吸引了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驻足观望。组织者先让中美学生同台联欢,以热闹的文艺晚会拉开帷幕,后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晚餐,什么饺子、包子、韭菜盒子、春卷、馄饨、西安肉夹馍等,这些统统被老外称之为"Dumplings"(即:面团裹着的肉馅饼)的食物出场,美味佳肴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春节联欢晚会每年在  相似文献   

16.
在韩国过春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福 《寻根》2007,(1):88-94
在韩国,传统节日很多,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和中秋节是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法定假日都是三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壬辰龙年春节期间,全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个城市中300多项红火、热闹、喜庆的“欢乐春节”活动有声有色,如火如茶。这是中国文化部会同外交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务院侨办等部门共同于海外推出的重要的对外文化品牌活动,2012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使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民几乎在同一时刻,深切感受中华民族中国春节铺天盖地的欢乐与喜庆。  相似文献   

18.
春节看电视晚会,这个文化风景,自当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鸣惊人之后,便被大家不约而同地固定了下来,一晃便20来年。虽然近些年随着文化生活地极大丰富,春节时人们看电视晚会已没有最初那种深切地渴望,但热情依旧。细心的电视观众于是慢慢发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悄然起步的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走了一条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风格迥异的路子。这种相异,由于播出时间——一个是年三十晚,一个是初一晚,都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黄金时间——上的安排,则更显突出。应该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别有一种风景。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注重节日欢乐、现场气氛、直播效果不同,历年来,文化部春节晚会在坚持清新、高雅一贯风格的同时,在总体把握上突出和强调把民族文化融于世界大文化之中,极力张扬艺术本体的特征和魅力,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激情。这一特点,在今年春节播出的文化部2002年春节电视晚会《春晖》中,尤其鲜明。在艺术结构手法上,《春晖》独辟蹊径,不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那样用串联词和主持人贯穿始终,而是以情为主线,整合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的优秀节目,生动体现了文化部春节晚会历来坚持的“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的晚会宗...  相似文献   

19.
炊烟     
正因为雪乡在那里,所以要去看雪。春节的喜气荡漾在村民门前的灯笼上,灯笼上写着当时歌里的词"好日子",耳边也常响起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好日子》。那是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大山的深处,在这茫茫的雪野之中。太阳依旧升起,给夜的影子——蓝色的清晨一抹亮色,炊烟瞬时变成彩色的笔划过墨色的山林,在宁静中"好日子"来了。  相似文献   

20.
赵珩 《世界文化》2012,(12):35-37
关于春节的礼俗,汉代始见诸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是最早述及“春节”的文献,常常被人引用。其实宗懔所记的只不过是剂楚一带的年俗,并不能涵盖全国各地。准确地说,春节是汉族之节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即使是在汉族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也有着朝野之分、阶层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