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利用“反思型数学日记”培养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实践与创新等一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元认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元认知被认为是人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与最高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源动力.本文是利用“反思型数学日记”培养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实验探索.“反思型数学日记”就是通过让学生以写数学日记的形式,记下他们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计划、知识、体验、监控的自我反思.“反思型数学日记,可以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思维及非智力因素等个体差异的工具,能提…  相似文献   

2.
叶绥娟 《广西教育》2011,(10):55-56
什么是数学日记?简言之,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并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日记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为一线教师,就必须做好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撰写数学日记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写好数学日记,其中鼓励性评价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教师通过日记得到准确的信息,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数学素质.一、实验过程1.向学生讲明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实践与创新等一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元认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元认知被认为是人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与最高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源动力.本文是利用“反思型数学日记”培养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实验探索.“反思型数学日记”就是通过让学生以写数学日记的形式,记下他们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已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计划、知识、体验、监控的自我反思.“反思型数学日记”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心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把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及数学课上最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等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探索、记录等一系列的过程,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数学情感得到了升华,数学思维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数学日记被我和我的学生、家长们称为数学“情智”日记。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等有关数学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能客观地再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从而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方式。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可以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变数学“冰冷的美丽”为“火热的思考”,从而主动地亲近数学,领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题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总是形式与内容的多样,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新奇性和个性的展示,总是解决过程和结果层次的多样性,无疑是对参与者创造力的一各激发、挑战、考验和有效的锻炼。教师在陌生的问题前感到困难,失去相对于学生的优势是自然的。所以教师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怎样正确把握好指导策略,就需要改变两点认识,确定指导者的身份,一是课题学习的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教师指导者多参与、多独立的思考和实际去“做”;二是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总是“正确的指导者,适时扮演同事,参谋、建议者、欣赏者”。实际上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课堂的主活动不应都是教师的讲授,而应是学生自主的自学、讨论、调查、探索、解决问题。指导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指导者把握教学目标的应立足于“做”而不是讲,立足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而不以仅仅有正确的解答为目的。指导者的身份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通过数学课题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周琳 《湖南教育》2004,(12):25-25
日记,并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最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就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内容, 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如用“1 ̄5”编一个故事、我和爸爸妈  相似文献   

9.
所谓“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如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关心的或者渴望倾诉的问题、自己的成绩、失败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对老师的要求等。哪怕是一段或几旬真实的话.也可以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思维及非智力因素等个体差异的工具,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要求学生写以下三种形式的数学日记:1.预习日记,即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预习后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理解情况;2.复习日记,即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对作业、课外活动及考试等各类问题发表意见;3.评价日记,即表达自己的成就、失望以及对教师的建议等等.下面就数学日记的功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再谈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6年第3期刊登了黄少培老师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以下简称黄文),阅后颇有收益。笔者在开展浙江省2002年度教研规划课题“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研究”的研究与成果推广期间,让学生以写数学日记的方式来进行自评与他评,并在后续的浙江省2006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三元交流系统的构建和优化研究”(编号SC673)的研究中,让学生以写数学日记的方式来进行数学交流,先后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在此愿抛砖引玉,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改革数学作业批改的一种方法.我在近几年的小学高段教学实践中.借鉴并逐步探索采用“数学再生作业”的策略。收到了较好效果。“数学再生作业”就是在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错误并不直接修改,而是通过符号、置疑、重做、“还原”,另解、“日记”、借鉴、对比等策略法.暗示其错误或错误的性质.或给出探索方向.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正确的答案.总结解题规律和解决新的问题。我认为“数学再生作业”策略在不断对作业进行修改、反馈、评价时.能够对认知活动进行反馈、调控、改进等,  相似文献   

13.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本文主要从数学日记的概念入手,对数学日记的理论根据和在学校数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在学校中开展数学日记教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可以说,数学日记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和反思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学生写日记,历来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等有关数学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能客观地再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从而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可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杨纯 《中学理科》2005,(9):23-24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超前的数学教学观和数学教育观.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如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关心的或者渴望倾诉的问题、自己的成绩、失败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对老师的要求等。哪怕是一段或几旬真实的话.也可以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思维及非智力因素等个体差异的工具,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是学生数学经历的一种经验性总结。众所周知,世界许多伟大的数学家都从小有写数学日记的习惯,日记里记载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发现。当前,数学日记也已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下面就是本人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去了解学生,去研究学生”的观点和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如何去发现学生、研究学生?数学日记无疑成了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日记,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与遇到的网难或感兴趣之处。教师通过数学日记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学生写“数学日记”,是我校“数学小课题研究”的特色活动之一,学校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都要写。我任教二年级(1)班的数学课兼班主任,按理说,还没有教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义务”。但为了及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我从二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开始了写“数学日记”的尝试与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评价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它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而且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之处和感兴趣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日记来获得学生有关学习数学的一些信息,便于及时评价学生和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