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立法中包含了社区矫正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践中,社区矫正制度自2003年正式试点以来,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区矫正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观念、立法、体制三个层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区矫正是指被判处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决定暂时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社区里接受服刑、监管、考察和矫正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它以避免再犯和复归社会为目的,以个别化、社会化、人道性为原则;社区矫正是行为规制、思想教化和心理矫治三方面的统一,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由专业矫正人员与社会志愿者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3.
四川雅安市社区矫正现状及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已经成为我国刑事法制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开展三年多的时间里,尽管成绩有目共睹,但更主要的任务应在于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刑罚改革提供思路。不久前,四川开始了第三批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四川农业大学法学系的志愿者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在雅安地区针对群众对社区矫正基本知识的了解展开了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的性质不仅仅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而是一种复合型的处遇方式,既包括刑事执行活动,也包括行政执行活动。对社区矫正的性质作出这样的解释,不仅可以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而且还可以完善严密预防犯罪的法网。刑罚目的统一论和刑罚人道主义思想,为复合型社区矫正制度的设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是国家一项刑罚执行措施与罪犯改造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反映了现代刑罚“报应主义”向“目的主义”的转变。社区矫正工作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但社区矫正工作在理论基础、法律依据、法律程序、具体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都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代表了现代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逐渐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社区矫正以行刑的人道化、社会化和个别化,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逐步有序展开。但现阶段军队中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与实践却存在明显不足,改进空间也是巨大的。构建军队社区矫正制度对于完善军事刑法、军事司法理论进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刑罚个别化,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的趋势。在我国也有广泛的施展空间,对于犯罪人的改造、重新回归社会大有益处。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保证。本文讨论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论探源,在我国发展的基础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等。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管制、缓刑和假释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制度首次被写入刑法。这既是对从2003年以来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为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即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伊始,中国国内开始实施社区矫正制度。由于诸多原因,中国社区矫正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疑问与困惑,引发出一些社会问题。社区矫正工作有其自身的法律基础及社会价值,它的执行主体与执行对象有着特定性特征。中国社区矫正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以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立法、培育专门社区矫正机构及职业化从业人员的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种高发态势,再犯罪率居高不下,因此,针对未成年人具有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等特点,对其实行以非监禁为特点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未成年犯实行社区矫正可以有效避免监禁场所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但社区矫正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在法律依据、执行主体和群众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加快社区矫正的立法步伐,明确矫正主体,打造专业的矫正队伍,强化群众基础,细化矫正措施,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2月28日公布的《社区矫正法》是法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一剂良方,标志着社区矫正从此进入依法新时代.目前,社区矫正执行工作的有效开展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社区矫正对象须在户籍地接受矫正管理之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形中存在执行难度、矫正机构职权来源不明确、矫正方案可操作性薄弱等问题,若不能...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社区矫正的现行立法、党的政策,还是对于社区矫正十余年的试点与研究,专门为社区矫正立法的法典化时代已经到来。但对于经验的总结思考,社区矫正法典化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如社区矫正的定性问题、适用范围、主体问题、程序问题、监管问题、权利救济问题。通过对现有主要学者讨论的观点进行列举和对比,进而评析出对我国社区矫正法典化的若干启示及建议,可以为法典化走上快车道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第一次出现了社区矫正制度,这在我国刑罚体制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制度,它在设计之初必然会出现不足,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女性罪犯是矫正对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制度在设计上并未进行特别的规定,因此,笔者将以女犯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视角,探讨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社区矫正被称为刑罚制度中革命性的创新,起源于西方国家。其刑罚的目的不应是对犯罪人的报应和对一般人的威吓,而应是通过对犯罪能力的剥夺和对犯罪人的矫正以保卫社会。伴随着人类法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刑罚制度的创新,尝试用更加有效、文明的方式处理犯罪和犯罪人。社区矫正伴随着世界行刑社会化的浪潮在各国推广运用,实现了刑罚执行方式由监禁刑向非监禁刑的发展趋势。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莆田学院学报》2020,(1):34-40
针对福建省农村社区矫正工作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现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福建省农村社区矫正案件的地域分布、犯罪类型、适用情节以及收监执行等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社区矫正在农村犯罪人口中的适用比率、针对不同的犯罪类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案件发案率,以及发展适应农村实际的社区矫正措施,加强监管和教育扶助,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9,(7):51-59
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决定着是狱内还是狱外服刑。目前的审前社会调查存在着启动随意、时限冲突、评估主体以及评估报告属性不明等问题。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完善路径包括相对明确调查评估的案件范围,应以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启动为原则和将调查评估报告定性为量刑证据。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的变革,充分体现了行刑社会化的思想。在我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社区矫正在改善罪犯待遇、降低行刑成本、有效降低重犯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也存在着惩罚功能不足、社区建设无法满足矫正需求的情况。亟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惩罚机制,组建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开展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为社区矫正提供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已试行9年,但社区矫正适用规模没有明显扩大,社区矫正的优势未充分体现,有观念上的障碍、立法和制度上的制约和行刑社会化基础薄弱等原因。理性看待社区矫正的安全性是推进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认识前提。扩大我国社区矫正适用规模的路径在于,确立和贯彻监禁矫正必要性原则,完善现行刑法有关社区矫正适用的规定。外延式的发展模式是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应遵循渐进式的发展步骤。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能充分体现宽容精神和人性关爱理念,能实现罪犯回归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社区矫正的完善谈个人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制度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罪犯改造质量、降低行刑成本、解决监狱拥挤和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作为第二批国家社区矫正试点省市,内蒙古面临着更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