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10日 小雨 原本,我一直认为对手之间不存在友谊、信任与真诚,因为我从太多人的身上看到了这一点。比如,当一个和你旗鼓相当的人去问你一个问题时,你明明知道却不告诉他。我们班这种现象比较严重。为此,我十分的不解与苦恼,难道这就是同学之间的“友谊”吗?这就是所谓的公平竞争、合作与竞争相结合吗?  相似文献   

2.
昨天在QQ上,有一位安徽芜湖同学的家长发来留言,提到我们《同学》杂志。这位家长一直对我们的杂志表示着关注,说她女儿曾经很喜欢《同学》杂志,不过,现在。“我小孩上高一,现作业量大,晚上(学习)到12点,白天上课有时睡,可想疲劳程度。但又没办法。”所以,一般的课外书,就连最心爱的杂志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认真研读了。但她对每期的《同学》杂志还是会选择地读,比如青春版的第9期,《成长那么痛》,就“挺对她的口味”,这位家长还说8期和9期“有同学风格味道,比以前好了”,听到这话,我是很高兴的。  相似文献   

3.
一次下班回来,我看到女儿在做数学作业,做着做着,她突然对我说:“妈妈,如果你不是老师该多好?”我听了一惊,忙问为什么。孩子神秘地告诉我:“因为,我们班级的同学在课后要议论老师的。”“是吗?那么,你说说看,议论老师什么呢?”今天,我们老师教了简  相似文献   

4.
我从没有想过 ,在我身边会发生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因为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但是那天中午 ,我刚走进教室 ,就发现气氛不大对。同学们都三五成群低声议论着什么 ,教室外面不时地有一些其它班的同学向里面探头探脑。“郑丽 ,发生了什么事 ?”我拉住一个同学就问。郑丽一本正经地说 :“我们班出了一位大英雄 !”“到底什么事 ?”“放心 ,是件大好事 ,程扬今天中午救起了一个落水儿童。”“哦 ,真的 ?”教室里的同学脸上都带着笑容。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没有程扬 ,连忙问 :“程扬呢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因为前些天报纸上还报道过一位中学生为救人…  相似文献   

5.
说一声感谢     
罗菁 《中学生博览》2012,(15):26-26
庆幸,一路上你都在。回首那条叫“曾经”的路,是那么长,那么远……年少的父亲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和正常人一样走路的权利。因为异于常人,他的脾气总是很暴躁。小时候,因为淘气我没少挨过他打,在年幼的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暴君。我念小学的时候,他很是“独裁”,从来不肯让我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同学聚会、同学生日,他要是不许我去,那我...  相似文献   

6.
《招生考试通讯》2013,(12):40-40
群讨论(QQ群331284646): ——上高三以来,觉得同学之间关系很微妙,好像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对手.互相防备起来…… ——是啊!同学交往变少了,学习上的互助就更少了。大家似乎都把同学当对手了,彼此封闭着、防范着,太可怕了! ——前两天同桌买了几本很好的参考书,我向他借看,可他竟然说自己还没看完,没借给我。等他再问我问题,我也不告诉他!  相似文献   

7.
同桌情缘     
如果说我们能够成为同学是有缘,那么能够成为同桌更是因为我们有分。我们朝夕相处,我们甘苦同事。我知道你的性格,你明白我的习惯。天依旧很蓝,日子却过得太快。曾经的同桌,你过得好吗?现在的同桌,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生活,一起聆听同桌之间发生的小故事,一起分享同桌之间那份真挚的友情!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师问我“你找到教育的感觉了吗?”,我茫然了。不是因为我知识的浅薄,而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教育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理论到实践的路究竟有多远。我知道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曾经质疑为什么那么多的教科书上说教育是研究教育规律的;我们知道教育要懂得尊重人、理解人,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过多地在意知识而忘记了“人”;如果我们仅仅是把教育看作传授知识的方式,那么这个问题在15世纪印刷术得以普及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教育应该使知识充满生活的力量,教育的主题永远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在知识…  相似文献   

9.
告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刚开学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而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又令我感到陌生。渐渐地,因为大家的热情,我也就不再有那份陌生感了。在此,我要说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同学。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与珍贵,是它促使我们彼此关心着、帮助着,也是它使我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它就像一根丝线,把我们串连在一起。谢谢你们,敬爱的老师,你们那甜美的声音总是那么地吸引着我,你们总是那么尽心地教导我们,在你们那布满皱纹的眉宇间,我似乎看到了你们的期望。但是,我最该感谢的是你们———我…  相似文献   

10.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不知道同学这种关系要修行多少年,才可以相依相偎。我想,几年十几年地在同一个窗户下读书,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可以不对一个过路人投去陌生的眼神,却不能不对昔日的同学绽开一脸的笑花。同学的意义可以是校内与校外的一种关系,也可以泛指曾经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校内的竞争是一种意识上的培养,是一种模拟演戏,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对手;而校外的竞争对手如林,却不应以曾经的特殊的关系为称谓,应灌之以新的模式与群体。当然,同学还是有情感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同学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孤寂,让我们的灵魂有…  相似文献   

11.
长处与短处是相对的,如果把参照系放大或者把对照物变换,那么我们的“短处“就可以变为“长处“。他从小就不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因为他太爱打架了,更糟糕的是在他上七年级时,居然差一点将一个同学打死。学校没人是他的对手,即使是最强壮的体育老师。虽然学  相似文献   

12.
避免“成功式的失败”我有一位朋友,业务上很有才华,是全市的教学能手,教学质量一直保持着非常突出的位置,按照学校的结构工资制度,他的工资在全校一直是比较高的。但我知道他的管理才能,因为他做班主任的时候曾经把一个班带得一团糟。后来,因为他看到比他资历浅得多的同事、业务差得远的同学当上了学校中层干部甚至校级干部,他有点心理不平衡,找我要求个一官半职,我劝他不要勉为其难,第一年,他想通了,第二年,他不再找我,而是调到了另外一所学校,而且果真实现了他的理想,做了那所学校的教导主任。不出我所料,很快他就被工…  相似文献   

13.
“树为什么会掉叶子?”“因为、因为树叶儿没有翅膀。”小男孩回答。电视上主持人和嘉宾男男女女都哄笑起来 ,这个小孩好玩。“你觉得自己聪明吗?”“我聪明。幼儿园老师同学都说我聪明。”大家又笑。大家都那么和蔼、那么慈祥。没人对一个小孩的话当真 ,觉得好玩已经属于心情不错了 ,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在哄笑声中 ,孩子慢慢学会修剪着自己的枝条。小孩子懂什么呀。不懂事的“小孩”年龄跨度也许从一岁到二三十岁 ,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记述的那些少男少女 ,一定会让很多大人的眼珠子掉下…  相似文献   

14.
恋上昆曲,已经不晓得哪年哪月。当悠悠笛声淡去的时候,我知道身边终归还有一个女孩子,可以互相结伴,在这寂寞又绝美的园林中两人之间寻寻觅觅、觅觅寻寻。我们自幼相识,是同一条弄堂的邻居,也是同学京剧的姐妹。伊有一双妖媚的眼睛,便派作青衣;而我一直是伊的贴旦,扮演的不是“春香”便是“梅香”……我们一起进剧场,一起闯后台,一起去看我们喜欢的演员。我们喜爱昆曲,总是那么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5.
首先我为阿君同学感到无比遗憾。我用了“无比”这个词,并不夸张,因为我是《好同学》的热心读者和作者,我是多么渴望到西安,到编辑部坐坐。阿君同学放弃了我梦寐以求的机会,原因是怕上当受骗!一本优秀刊物和一位热心读者之间竟没有足够的诚信度,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哪里还有诚信存在? 我能理解阿君的选择,这个世界上,诚信越来越不被人尊重和保护。市场经济的时代,金钱将包括诚信在内的人的优良品质和基本准则定义得微不足道。谁摧毁了诚信?我是一名文学爱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老师可认真呢!说到做到,说要什么时候背完课文,就一定要什么时候背完。”“我们老师可凶啦!有个同学作业没写完,老师就罚他把课文抄了两遍,还一直守着他抄完。”“……”一天玩耍时,几个好朋友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我没搭腔,因为我的班主任杜老师年纪轻轻,是个“说话不算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记得一本书上曾经这样写过:“人与人的碰撞,会产生各种各样情感的火花,如亲情、爱情、友情等等”,我想,您和我们——您的这班学生之间的碰撞就产生了一种缘份,这种缘份就叫作:“师生情”,您同意我的这种说法吗?老师,您知道吗?曾经有人问过我,最喜欢上什么课?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语文”!听您讲课,我从不感觉枯燥、乏味,而是越听越想听,越听越觉得津津有味,您心里总是有那么多故事,有那么多妙语佳句。我曾经这样想过,老师是位知识渊博的人,我无法估计她心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知识,多少本领,我只希望能够把她…  相似文献   

18.
那时,我在县城上初中二年级。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班主任张老师让我们在同学中找一个竞争对手,争取在期末考试的综合考评中超过对手。这个对手并不是静悄悄的,而是彼此都知道,因为在班会课上,我们会当着全班的面把自己对手的名字念出来。起初,大家都有些不乐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想必各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知己吧。你们是否闹过别扭?我想应该也有吧。我跟好友之间就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日子。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的心情也本应非常明朗,但因为好朋友一直不理我,尽和别的同学  相似文献   

20.
《好同学》2002,(3)
陈德保:你好 从初三读到高二,我们的《好同学》又变了,不管变的好不好看(第1期真的不是太好看),变——本身就是前进中的一种探索,而《好同学》善变的这个品质也是让我喜欢她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和《好同学》都成熟着。而对于“青春”来说,成功与不成功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只是那个经历的过程。 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的学习压力很重,可我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堆“题海”“题霸”“考王”“学王一拖八”之类的教辅资料,还把什么“哈佛女孩”“剑桥男孩”“清华”“北大”往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