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知青小说乡恋叙事中,知青作家通过对城市的自我放逐和对乡村的情感回归,寻找到精神的坐标。“城市”与“乡村”不仅体现为一种简单的空间距离,更体现为一种复杂的时间距离,即知青一代不再青春的生活和曾经青春的生活之间的距离。知青们身已经回到了城市,但心却始终留在乡村,而他们这种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两难的选择和徘徊不定,也相应地折射出知青作家自身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2.
《茑萝行》是郁达夫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自叙传”小说,小说人物流露出鲜明的忏悔意识主要表现在“个人忏悔”与“社会忏悔”两个层面.忏悔意识折射出作家自身在中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心理机制.同时,忏悔意识之于作家本身具有独特的个人化意义,通过书写忏悔,作家释放了自身精神上的焦虑,作品也获得了“真”与“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怀念狼》这部小说继续展示了贾平凹的新追求,浑厚、从容的叙说背 后是深切的忧虑。贾平凹或直接铺陈,或凭藉隐喻、象征,刻意展示人类的危机,同时又通过以“西游”模式叙述的一路灭狼的故事暗示人类的危机无法拯救。此外,作家在小说中尝试的整体象征方式和贾平凹式的“装神弄鬼”亦深可玩味。  相似文献   

4.
沉沦与无法沉沦--谈郁达夫小说的忏悔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忏悔意识在中国现代学中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它成为中国现代作家情绪宣泄与思想升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在郁达夫的小说中,主人公对欲望的不可遏止的沉迷忏悔,由这种忏悔我们着到了作反省和净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自己写自己的局限、单薄的人物形象、雷同化的结局是“知青小说”的时代局限,也是他们自身经验不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的小说分类是在中西文化对撞、新旧思维和审美意识冲突中艰难完成的,经历了由单一的题材分类到多角度的形式分类过程,其间出现的“正格”意识与“五四”小说现代化诉求紧密联系,而小说分类涉及到的已不仅仅是小说自身,它更象一个“精神门扇”,内里透露出一个时代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7.
高志  赵静 《现代语文》2006,(12):57-58
郁达夫是一代小说宗师,不仅由于他的主情浪漫主义风格,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创作中蕴涵的个性自由、自我忏悔以拯救内在生命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可具体归纳为善恶意识、忏悔意识和救赎意识,这三大思想意识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轨迹体现了其对内在生命的执着和精神的终极追求,这三大意识也使郁达夫小说具有了独特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8.
梁晓声在创作知青系列小说过程中,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生动再现了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风貌。这促使其在叙述过程中,不自觉地继承了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所表现出的热切的浪漫主义特点。又由于其个人出发点及社会历史原因,梁晓声的作品在叙述往事时遵守了一种虽无结果但歌颂过程的不忏悔模式。这固然与其表现手法有关,但从人物塑造过程中看,更多的扁平人物的出现,也是促使这种悲剧构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的知青小说开创了我国新时期学创作的先河。但是,今天重新审视知青小说,就会发现其创作上的某些局限性,诸如“自己写自己”、单薄的人物形象、雷同化的结局等等。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6,(1):63-69
忏悔精神一直贯穿在郭小东小说创作中,小说中的人物在忏悔中自我救赎。不管是小说的想象时间艺术,还是叙事的碎片化,郭小东都是在寻找一种契合心灵的文学表述,既能更好地演绎忏悔精神,同时又以忏悔来重构"文革"和知青记忆,阐释了他眼中与别的作家不一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六朝时期,受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古代鬼神崇拜思想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志怪小说盛行.这类志怪小说或宣扬佛法,或劝诫世人,或鞭挞世事,“善恶果报”的模式可谓俯拾即是.本文旨在探讨六朝志怪小说中“善恶果报”模式形成并渐趋稳定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何群的知青题材小说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它突破了当今以“悲”表现知青生活的惯常定式,在对人物、题材的处理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同时,他的都市题材小说对当代青工人物形象塑造、都市小人物平凡生活的描写也较为成功。何群小说个人风格鲜明,别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从佛教的角度关注现实,体现人生的“多苦”意识,是许地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本在对许地山小说创作“多苦”意识的成因、具体表现以及“多苦”意识与佛教中的“多苦现”之根本区别的论述后,指明了作家坚韧执着,积极向上、奋斗不懈的求存精神和积极的现实意义、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小说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情绪,因此被称为“主情小说”或“情绪小说”。这种情绪的内在特质可归纳为五个方面:敏感自卑、孤独自怜、忏悔自省、愤世忧生、伤怀避世。  相似文献   

15.
当代近中国社会的外部情状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中国学也随之发生了某种局部的意识分野,即由原来的崇尚诗赋传统变对小说功能的片面强调。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对域外小说作用的认识基础上的,同时也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中学“位移”有关,由此,“他”视野和“改良群治”的目标使得中国近代学的生长环境变得既单一又复杂,而这一本源于用化和学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拟话本小说曾兴盛一时,但又迅速衰微。这与其自身的发展有关,也受当时外部思想环境的影响。从“三言”的创作和传播来看,文人创作和商业利益的结合是拟话本小说繁荣的关键。“三言”建立了拟话本小说发展的基调和写作模式,成为后世拟话本写作的标杆和模拟的对象。但后世的创作不是从深度上提升小说的水平,而是走向了两个极端。这就使拟话本小说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清政府的禁书运动中,拟话本小说趋于衰亡。  相似文献   

17.
“延安小说”视野中考察卞之琳的小说创作,可见其小说内在的思想演变轨迹.卞之琳在“延安小说”语境中的短篇小说由单纯乐观开始生发了新的主题.《山山水水》放弃了单纯反映现实的视角,以他去延安之前的思想准备作为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点.在《山山水水》中通过自语和对话思考了“延安小说”语境的功能和意义,进而观照人物、邦国和社会的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谭帆先生的专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2001年4月版)。这是一部全面研究古代小说评点的论著。全书“上编”为总体研究,阐释了小说评点的“源流”“形态”“类型”与“价值”,“下编”为“编年叙录”,梳理了两百二十余种小说评点本的概貌,可谓融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于一体。这里选录的一段是关于对小说评点整体评价的,作者认为,评点在小说领域不仅仅是一种批评,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涉及了小说的文本改订、小说的传播出版和小说的理论构建等多种领域,故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也应取一种多元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的中国坛,呈现出色彩纷呈,多元共生的局面,“化寻根小说”即。是其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学现象。1985年前后,以“知青作家”为主的一些中、青年作家,如韩少功、李陀、郑义、阿城、李杭育、郑万隆等,在报刊上撰,倡议、宣扬有关化寻根的主张,并以他们的创作阐释其主张,形成走红一时的学潮流。笔认为,老舍虽早于“化寻根派”作家数十年,他的小说也没有冠以“化寻根小说”,但老舍实为中国现代学史上开“化寻根小说”风气之先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电视小说”作为一种化文字形态为屏幕艺术特质的文学形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60年代我国也产生了自己的电视小说,80年代进入“成熟期”。“电视小说”表现出其特有的审美性、再现性、具象性、假定性等特征,因而与“电视剧”有形同而质异的区别:即一个注重突出“文学性”特征;一个注重追求“戏剧性”效果。因受多元化影响,“电视小说”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艺术风格上均应有灿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