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吉林辽源李墨林同志问:者字用在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或数词之后,是指示代词(或特别指示代词)还是动词?有人说“求人可使报秦者”中的者字在这种倒装句中起煞尾作用兼表提顿,是吗?又,“今”字是名词是还副词?有人说用在动词前边时是马上、即将、就要的意思。到底应该怎么看?  相似文献   

2.
<正>凉山民族干部学校的唐恒念同志问:修辞手法中的排比句,到底是由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构成,还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构成?因为目前的出版物上,两种说法都有,所以要求答疑。  相似文献   

3.
<正>来函提要:由古汉语专家学者研究确立的“避讳”说存在疑点。如:仲长统《理乱篇》“奋其前志”犯汉桓帝讳;徐干《室思》“贱躯焉足保”犯汉顺帝讳;李白《古风》之十“后世仰末照”犯唐太宗讳,韩愈《原道》“古之为民者”同,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会高爵显位”分别犯明熹宗、思宗和仁宗讳;杜牧《阿房宫赋》“一旦不能有”犯唐睿宗讳;夏完淳《狱中上母书》“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皆犯明宪宗讳。中学语文课本已出现“避讳”这一概念(见《捕蛇者说》注),而不避讳的例证这样多,怎样向学生讲清楚?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在注释《冯谖客孟尝君》中“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的“夫”字时,认为“夫”是“句中助词,没有意义”(见372页)。在该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短文中又举此句作例,说明“‘夫’用在句中动词之后,起辅助动词以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这显然也认为此句中的“夫”  相似文献   

5.
我是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其中有一幅关于山顶洞人的骨针的插图,我注意到课文只提到“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但对骨针没有更多的介绍。前几天,我见到由另外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相似文献   

6.
7.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教参译作;“现在那颛臾,城廓完固,而又离费很近”,其中“今”被译为“现在”,“夫”被译为“那”,这是完全错误的。尹君《文言虚词通释》释“今”时说:“语气助词。用在句首或篇首,和‘夫’的作用差不多,表示下面要提出问题或设想一种情况来予以议论。‘今夫’连用,作用相同。”《汉语大字典》(第一卷)释“今夫”时说:“发语词。《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发端之词例》:《礼记·中庸篇》‘今夫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自明代中叶到晚清的500年间,涌现了不少风格不同的流派,如扬州派、云间派、东皋派等。东皋派早期的三大家黄经、许容、童昌龄,都曾师从邵潜夫。  相似文献   

9.
一、怎样教学生认识量角器? 学生要学会量角,必须首先熟悉量角器。据此,教学时可分成以下三步进行:1.运用直观。教师出示量角器的教具,指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及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2.为了讲清“每一角所对的角,叫做一度的角”,可用教具演示(教师可把木制  相似文献   

10.
广东龙门中学王启鹏问:高中语文《鸿门宴》一课的习题说,“道芷阳间行”中的“间”是“名词作状语”,对不对?词典上把“间”释为“秘密地”,是不是应该把“间”看成形容词?  相似文献   

1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正是求索者"三境"吗?没错。清代学者王国维也真算得上一位运用"蒙太奇"的高手,他将前人的三句词顺手拈来,巧妙地剪贴、合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想必,这就是他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吧。王氏"三境"说,无愧为志存高远的求索者的最准确的路标。  相似文献   

12.
1.什么是机械效率?它与功率育何关系?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其表达式是η=W有用/W总,它是力学中最重要的慨念之一.它是机械性能优劣的标志之一.它表示的是使用机械时,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并不表示有用功和总功的多少.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而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其表达式为P=W/t,二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中,文化的多样性正接受着文化同质化,文化霸权的挑战。由于差异,各国文化对于他者文化怀有不同的歧视,抵触或是恐惧的心态,从而引起文化冲突。本文试图阐释他者理论,探讨他者在自我构建和完善过程中的作用,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他者文化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南通师专陈敏智问: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中的“胜”是否应释为“似,象”?若释为动词“胜过,超过”似与下句“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比喻连词“如”对偶不工。  相似文献   

15.
答疑三要     
学生在分析文章、练习答疑时,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答非所问,丢三落四,用词不当,照搬原文,连汤带水抓不住要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答疑,实践证明效果好。一、答疑应抓住要点。如《琥珀》一文,学生在回答“琥珀从形成到发现,作者抓住了哪些要点表达中心呢?”众说纷纭,有的说四点,有的罗列了五点,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指导他们先给课文分段,  相似文献   

16.
对《潜夫论》中的"者"字话题标记进行了研究,认为话题标记"者"的作用在于引进和强化话题、表明话题之后是更重要的信息、引进对比话题,通常"者"引进的是直接或间接被激活的信息。"者"字引进的话题可以构成论元共指性话题、分句式话题和时地语域式话题。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教者意外的,有的是讲起来学生暂时难以接受的,有的是很费时间的,等等。这些问题,考验着教者,检验着教者的应变能力。如何迅速准确地判断,机敏妥善地处理,完成教学任务,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可试采用如下方法:1.推移法。当学生的问题超出大纲的要求或学  相似文献   

18.
1.“清华双语”项目的起源、意义?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社会对双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双语应用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诸多领域中必备的一种能力,所以在孩子们最容易接受语言的这个年龄段,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双语学习的指导,以增加孩子各方面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走上社会的综合竞争力。2.“清华双语”的宗旨是什么?“清华双语”是秉承清华大学的人才教育理念,本着“让孩子走‘近’清华,让孩子走‘进’清华”的宗旨,将清华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辐射到全国广大中小学中间。3.“清华双语”的授众范围是哪些?“…  相似文献   

19.
四川三江悦来小学肖永余问:《塞翁失马》(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善术者”课本注有“精通术数的人”,查几本词典“术”都无“术数”一解,可否理解为骑术(这样正与下文“其子好骑”一致)。又,“善术者”指塞翁还是是塞翁之子?  相似文献   

20.
《荀子·大略》篇中"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这句话特别吸引人的目光。因为,关于"行"的方面有千万,可为什么荀子却只言"礼"?笔者以为,这与荀子的整个礼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句话包含着荀子非常丰厚的礼学思想内容。本文拟从荀子说这句话的原因,即"礼"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内容,主要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关于荀子这句话的评价等,这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评析,以期能以小见大,有益于荀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