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拉马戈凭借着其丰富的想象力虚构了被一场失明症席卷的城市,告诉我们要理智,要约束自己的兽性,否则会使人间变成地狱。他希望我们这些“能看但又看不见的盲人”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2.
常听学生说:“我也不想违反纪律挨老师批评,就是板不住自己。”“上课老盯着黑板看,我怎么也做不到。”这些心里话涉及一个问题,即如何学会约束自己,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但对一些同学来说却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怎样才能做到约束自己,养成良好习惯呢?看了《没有上报的...  相似文献   

3.
“差生”问题是一个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我们一定要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言传与身教并举,因材施教,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素质,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是对科学实验进行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实验是“理论负载”的还是“不受理论约束”的,这是通过研究理论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来说明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的重要争论。海德伯格对“理论负载”概念的三种含义进行辨析,也把实验分为较低的因果性层面和较高的理论层面来说明实验中的“理论负载”和“不受约束”的具体情形,通过实验分层的方式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存在限制我们对科学实验中丰富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笔者就“最怕做什么”这个问题走访了多所农村中学的学生。得到的回答令人难以接受:劳动。细一问,这些学生都向我们诉苦:“劳动,真让我们受不了。”原来,这些学校都围绕“勤工俭学”大做文章,办起了各种形式的校办工厂。而学生,自然成了工厂里无须支付工资的“工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约束、分布、指称三个方面概述了汉语“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针对“自己”与反身代词一系列不同之处,语言学家们采用了不同的分析策略来解释这些差异:即“语言差异说”,“参数差异说”和“移位差异说”。本文试图说明,在上述的各种理论中,都没能解释“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差异的问题。而“词汇差异说”则为我们解释汉语中的反身代词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生十六七》2012,(10):16-16
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磨磨蹭蹭,这些都是“没出息”的习惯。小学阶段,必须让孩子具备“时间管理”的意识,以及“自我约束”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朱明琪 《班主任》2023,(10):58-59
<正>在“班级教师交流会”上,几位任课老师向我反映,班里孩子在学习新课之前不预习、完成学习任务太拖沓、不喜欢阅读……当我把这些问题在每周一次的“家校碰头会”上提出并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家长们一致认为这些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并纷纷出谋划策。硕硕妈妈说:“习惯要靠规则的约束来养成,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单纯讲规则,短时间可以,时间一长,他们要么奋起反抗,要么消极抵抗。”  相似文献   

9.
高师卫电教育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教师辅导时间较短,二是学员学习全凭自觉,三是学员知识水平、进取奋进和自我约束的意识有较大的个体差异。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如何“长善而救失”,使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要过河,就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先贤的这些教诲,就是告诉我们要在“规则”和“方法”上下功夫,本文试从《现代汉语》教学的角度,对此作些微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2005,(6):34-35,37
“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大家都熟知的话,虽是“善小”,见微知著。然而世人多好“大”,不重视“小”已是很久的事了。仅仅从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就有不少小的现象,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出许多大问题,而这些问题恐怕是我们应该正视的,也是能从中做大文章的。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以来山东参加美术类专业高考的人数猛增,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高考群体,这一现象倍受全国关注。美术专业高考“热”,为何持续“升温”?“热度”是否正常?由此,带给我们哪些“冷”思考?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部分美术专业新生及多所中学。以下,结合我们的调查所得,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左右尊卑的问题:有时“左”为尊,如信陵君“虚左”请侯生(空着左边的位子,让侯生上坐);而有时则右为尊,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还有司马迁不惜笔墨叙述鸿门宴的坐次安排,是何用意?这些都涉及到我国古代左右尊卑的问题,弄清了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解惑”,而且可以深达其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情报参考》2004,(11):32-33
现行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比较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了中国未来人才的质量。有学者将这些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教育流行病”。而这些病症的传染者很多就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试列举较为突出的三种“教育流行病”:第一,教师认为给孩子讲清楚了诸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后,  相似文献   

14.
学做小主人     
最近,班里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玩具玩完后不放回原处;头饰放在地台上被踩来踩去;图片玩具掉在地上没人过问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组织了一次主题谈话《学做小主人》。首先,我把发现的问题讲给幼儿听,并请幼儿讨论:班里出现这些问题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好。“为什么不好呢?”有的小朋友说:“这样做不爱护玩具。”有的说:“头饰踩坏了就不能用了。”还有的说:“图书掉到地上会被踩坏,那我们班就没有图书看了。”我接着问:“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现象出现?”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得头头是道。“我们应该不把玩具扔地上”“…  相似文献   

15.
活题没有确凿的定义。这里,我们把“问题的叙述比较简练”、“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解法灵活而有特色”的这些问题统称为活题。在临考之前,看看、想想、做做下面这些活题,对你会有帮助吗?  相似文献   

16.
冯敏 《广西教育》2013,(17):20-20
“我们该教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或许稍显稚嫩。然而当我们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却发现这个“稚嫩”的问题,依然是我们最揪心的话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既看到很多教师不厌其烦地照本宣科,带领学生在“结果性知识”的世界里摸爬滚打;还有很多教师用自己约定俗成的思维来同化学生的思维和约束学生的探索过程……这样的教学,如何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呢?为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建构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历经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课堂絮语:让“事实”帮助我们思考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思考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今天穿羽绒服还是牛仔衣?上学走小路还是大路?考试时,同桌要“参考”答案,你给还是不给?你特别想看某个电视节目,父母亲坚决不同意,怎么办?……想要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还真离不开对“事实”的观察。穿什么衣服要根据“天气情况”;上学走什么路,要看哪条路近而且好走;同桌想“参考”你的“答案”,要根据《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规定;看不看电视节目,要考虑“得到”的多还是“失掉”的多……有了相关的这些事实,就有了决定你怎么做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真笨,同一问题,讲过三遍五遍,考试时仍有学生不会,真是气死人。”针对这一普遍问题,早在五年前,笔者就向这些同仁们提出了自己的“非分之想”:“不是学生笨,丽是我们的讲课艺术没有特色,太平淡。假如我们把教学内容小品化,我们自己演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中谈到的参数问题是指用十大数学思想之一“参数思想”来解决的数学问题,我们简称参数问题.由于初等数学中没有学过“二元函数”以及“多元函数”,所以对超过两个变元的问题,时常可以用参数思想去认识,故称这类问题为参数问题更为适宜.一、参数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约束与影响.1.参数自身的约束作用:如函数 y=a~x,y=log_ax 中,由函数的定义就约束了口的取值范围是(0,1)或(1, ∞),2.隐含的约束作用:(1)约束函数的定义域;如 y=log_2(ax-1)中,由于 ax-1>0,故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或称逻辑化分思想)来解决,实际上参数 a 约束了函数中 x 的取值范围,即约束了函数的定  相似文献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一句中“坚明约束”,课本解释为“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我认为不够确切。“约束”为“名词”,具体指什么应明确,现代汉语中的“约束”为动词,这是难点,根据文意应是“信约”、“盟约”。“坚明作约束的定语”说法欠妥,应作谓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信约明确而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