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眉山)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O3、Na2CO3、Na2SO4、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②向①中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相似文献   

2.
针对"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以及"CaCl2溶液能否用于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实验发现:CaCl2溶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由此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aHCO3=CaCO3↓+H2O+CO2↑+2NaCl。由于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存在差别,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3.
解析(1)因固体溶于水,且其中不含可溶性银盐,加BaCl2溶液后生成了白色沉淀A,故白色沉淀A可能是BaSO4或嘲或两者的混合物.由“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同时生成“无色溶液C”和“无色气体D”可推知白色沉淀A是BaCO3,  相似文献   

4.
一、解读互滴操作过程中的“相对量”例1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 O H溶液和A l2(SO4)3溶液B.H2SO4溶液和N aH C O3溶液C.C aC l2溶液和N a2C O3溶液D.Ba(O H)2溶液和N aH SO4溶液分析若将K O H溶液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当K O H不足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A l3++3O H-Al(O H)3↓,随着K O H溶液的加入,沉淀量逐渐增多后又逐渐消失。而将Al2(SO4)3溶液滴加到K O H溶液中,开始时由于K O H过量,没有沉淀生成:A l3++4O H-AlO2-+2H2O,随着Al2(SO4)3的加入,沉淀会出现并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5.
硫代硫酸钠的重要性质是还原性和易形成配住化合物。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中还未对于Na2S2O3与AgNO3的反应结果进行解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Na2S2O3与AgNO3反应结果到底是如何的,为什么生成物颜色会发生连续的变化?最后生成物是什么,下面根据实验来进行验证:通过Na2S2O3与AgNO3反应的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当反应物Na2S2O3过量时取一支小试管,在其中加入3ml,0.1mol·L-1Na2S2O3溶液,然后经试管中滴加0.1mol·L-1AgNO3溶液,刚滴入马上看到局部有白色沉淀生成,稍加振荡试…  相似文献   

6.
CaCl2能不能区分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我们认为是能区分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分别取试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CO。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溶液.因为CaCI。溶液也能与NaHC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0。:取In1L0.lmol/L的NaHCO。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往其中一支加入0.lmol/L的CZC12溶液,仅加1~2滴就会产生白色沉淀;另一支加入稀释10倍的0lllol/L的CIC12溶液,滴加至8~9滴,产生了白色沉淀;第三支加入稀释100倍的0.lmol/L的CaC12溶液,滴加10…  相似文献   

7.
例1(镇江本年调研题)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CI、HBr、S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能被完全吸收.将所得无色溶液分装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酸化的B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原混合气体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第四章.碳、硅、硼一、孔雀石是一种化合物的不纯形成。若取纯的该化合物0.1摩尔,并加入足够的稀硫酸,使其在室温(大约20℃)下完全溶解。反应产物是____。1.无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2.无色溶液和大约4.8升气体3.蓝色溶液和大约4.8升气体4.无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5.蓝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二、现有相同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水溶液,何者碱性强?三、14毫克某灰黑色固体A,与浓NaOH共热时能产生无色气体B22.4毫升(标准状况)。A燃烧的产物为白色固体C。C与氢氟酸作用时产生一无色气体D。D通入水中生成白色沉淀E及溶液F。E用适量的NaOH溶液处理可得溶液G。G中  相似文献   

9.
题1 取一定量的Na2CO3、NaHC03和Na2SO4的混合物,使之与250mL 1.00mol/L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了2.016 L CO2(标准状况下),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00mL 0.100mol/L Ba(OH)2溶液,得2.33g沉淀,溶液中过量的碱用10.0mL 1.00mol/L盐酸可恰好中和.试计算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将3.96g组成为X2YZ4的盐(不是复盐)溶于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再加入2.24g还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至刚好将Fe^2+沉淀完全.过滤,将沉淀充分加热后得到红色Fe2O3粉末4.80g;将此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含氧酸盐(不是复盐)13.92g.试通过计算和讨论确定X2YZ4的化学式.  相似文献   

11.
李德前 《化学教学》2000,(12):39-39
人教社’95版初三化学书P1 90 有这样一道习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 ,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也可能只含其中一种物质。为了鉴别它 ,做了下列实验 :(a)取一些白色固体溶在水里 ,有白色沉淀生成。把该悬浊液过滤 ,滤液无色。(b)在滤出的沉淀里加入盐酸 ,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在滤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入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 )这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2 )操作 (a)里滤出的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3)滤液里含有哪些溶质的离子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题目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只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1)若取440 mL甲溶液与120 mL乙溶液反应,产生1.56 g沉淀;(2)若取120 mL甲溶液与400 mL乙溶液反应,产生3.12 g沉淀;(3)若取120 mL甲溶液与440 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1.56 g沉淀.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判断:甲为____溶液,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13.
题1 将15g CaCl2溶液逐滴加入20g 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的CaCl2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4.
某试题:列举一种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简单方法. (1)实验试剂或用品是__;(2)实验现象足__. 常见的答案是:(1)pH试纸;(2)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的pH.其他教师第(1)问的答案都是:CaCl2(或BaCl2)溶液;第(2)问的答案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所表达出的却都是"在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CaCl2(或BaCl2)溶液时,前者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后者不能生成白色沉淀"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Cl-的检验1.原理Cl-是盐酸及可溶性氯化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它可与Ag+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2.所用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3检验方法取少量未知溶液放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如果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凝乳状沉淀,就证明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I。4.注意事项在检验过程中摘加几滴稀硝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些酸根离子的干扰,如PO3一、C032等,它们都能跟Ag“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但这些沉淀都能被硝酸所溶解。在检验时也可以先加入几滴稀硝酸后再淌加硝酸银溶液,其结…  相似文献   

16.
1.SO2-4干扰离子:SO2-3、CO2-3、Ag+.试剂:稀盐酸、BaCl2溶液.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沉淀生成,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2-4.注意问题:针对未知溶液,稀盐酸和BaCl2溶液的滴加顺序不能调转,若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盐酸,则生成的白色  相似文献   

17.
题目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和AgNO3溶液的一种.已知:①A与B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②B与C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③C与D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④D与E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⑤A与E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⑥在反应②和③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相似文献   

18.
例1 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Na2O2、Na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9.
lrq题的提出学生在学习碱金属一部分内容时,对反应ZNa刀;+ZCO。一ZNa人O。+O。()经常提出如用SO。替代CO;,其反应结果如何的问题。是与CO;类似生成Na;CO;,还是考虑到Na;O;与SO。及Na。SO。的氧化还原性而生成Na。SO。,无机化学教材“]及有关手册[‘构无答案。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来探讨其反应的产物。2实验过程2.l实验一按下图配好装置和药品,通入SO。气体,很快发现A处淡黄色的Na刀。变成白色,用带余烬的木条插入B上部,发现使其复燃。2.1.1产物分析取A处固体溶于水,分成二份,取其中一份,测…  相似文献   

20.
在解答有些化学试题,尤其是简答题时,若由因到果,正向分析,常感无从下手,此时若改弦易辙,由果折因,往往取折愈明.[例1]在AgCl沉淀中加入12%的碳酸按溶液,振荡后AgCl沉淀明显溶解,原因何在?解析:若由团析果,将直面:AgCl与(NH4)CO3之间发生什么反应而使AgCl溶解这个问题.因两者之间的反应并不为中学教材所见,正面作答,原因不明.而逆推,效果大不相同:AgCl溶解→类比银氨溶液配制一国有NH3·H2O产生→因(NH4)2CO3水解所致。至此,豁然开朗:因(NH4)2CO3。水解:(NH4)2CO3+H20=NH3·H2O+NH4H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