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要求,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那么,如何着力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在提高自身朗读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充分展示祖国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因为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王晓梅 《成才之路》2010,(23):32-3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强化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朗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大纲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笔者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略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耐心和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形式下,声情并茂的朗读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朗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口才、胆量等综合能力的考查.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起点低,没有经过学前教育,普遍带有地方口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新课改后,几乎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有目的地、有层次地指导朗读,优化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刘清元 《文教资料》2009,(5):141-142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本文从八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课改后的每一篇课文在教学目标中都有提到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