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笔者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何伏品 《考试周刊》2010,(28):48-49
语文学科是最具文化差异和民族区域性的人文学科,只有超越工具性、政治性和功利色彩,回归传统、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回归教育本源,语文教育才能使学生达到人性与灵性和谐发展的至高境界。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  相似文献   

3.
王宏伟 《教书育人》2014,(10):34-35
目前,课堂改革已全面启动,每个教师都身不由己地被改革的大潮推到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实施课堂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回顾小学课改历程,我们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为切入点,先试先行,攻坚克难,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课改体系,但在实践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因此在课改中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才能更有效地推进课堂改革。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可通过实施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可通过实施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俞美蓉 《现代教学》2010,(1):102-10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其内容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体现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多元的,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应大力倡导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人为本,强调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使教育超越知识至上、分数第一的束缚,回归神圣的本意,给每个孩子以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和禀赋都得到不断开发和释放,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谈谈我们的若干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在我看来,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础教育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使学校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的源泉和宝库,以便让学生形成快乐、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和谐发展。评语评价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自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顺应教改潮流.对评价工具进行了改革。在近五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以改革评价手段为切入点,对教育评价机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傅梅 《文教资料》2008,(20):154-155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综合性大学基层学院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立体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模式包括四个层次,是一个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共同作用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我有多年的教学和学校管理经验,历经了几所学校的兴衰荣辱,感受了不少欣喜与痛苦,这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深刻地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基础教育,不仅仅是注重"教",必须更注重"育"教育,既要注重"教",更要注重"育",把"育"做到位了,"教"才有根基、才更有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吹进了强劲的改革之风。一年多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从未有过的力度,进行着大变革。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许多老师在具体操作上存在着流于形式、自得于表面等现象,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在实践教学中迷失了自我。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但同时,许多矫枉过正的东西电在迷惑着我们:过多过杂的教学内容、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一味迁就的评价方式……笔者听过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展示课以及竞赛课,  相似文献   

15.
《今日教育》2007,(6S):16-16
有人说,“没有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是缺乏支撑的素质教育,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瓶颈,没有这个瓶颈的拓宽,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难以全面实现。”回望直辖十年重庆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花齐放、均衡推进的展现,还是考试评价改革一路上的艰辛求索,“和谐”之渴望犹如指明灯一直与素质教育相伴,照亮其前行的道路。这样的历程讲诉这样一个真理:当“和谐”成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时,当“和谐”成为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时,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奠基石的力量才能发扬光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张传宝 《文教资料》2006,(30):65-66
和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的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形成和谐个性,人文教育成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18.
在语课程回归人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语教师素质对语人教育的回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当语教师在自己头脑中明确“人”内涵、有能力挖掘和把握本所蕴含的人思想,并且在一堂堂语课和一次次语活动中能以适当的方式恰到好处地张扬本所蕴含的人精神、人理念,我们的语课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黄梅县新开一中紧紧抓住教师、学生、课堂等三个教育核心元素,高举“真办教育,办真教育”的大旗,扎实推行课程改革,既给学生创造了幸福,又给教师带来了幸福。  相似文献   

2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据我观察,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在有些课堂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