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听了某位教师的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素数和合数",学完了本课内容时临近下课了,教师让孩子们课后看看介绍歌德巴赫猜想的"你知道吗?"。随后,我在这个班里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知道周杰伦的有多少人?全班44人,知道周杰伦的人数是44人,知道陈景润的有多少人?全班只有14  相似文献   

2.
陈晓东 《考试周刊》2011,(32):96-96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不缺少"数学",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缺少主动捕捉数学的意识和眼光。最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用字母表示数》,发现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片断一: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在学生介绍完自己的年龄后,自然而然切入正题。师:猜猜老师今年多少岁?学生猜测。(略)师:告诉大家,我的年龄比小浩(班上的数学课代表,今年10岁)大15岁。现在知道老师有多大了吗?生:25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小浩10岁,你比他大15岁,10+15=25岁。师:小浩12岁时,老师多少岁?  相似文献   

3.
1.教师"讲"与学生"学"的关系。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现象是:教师精心备课,上课精心施教,课下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问题是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关心的侧重点是自己上课讲了多少?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还是能将教学的备课重点放在学生在课堂"学"了多少?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没有真正的进步,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发展?基于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世界然不一样的,前一种教师会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认真上课了,我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后一种教师会不停地思考:我这种教学设计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的课堂上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会了。  相似文献   

4.
邹清坤 《海南教育》2014,(12):87-88
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堂有实效的课,并不是单纯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要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了、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思考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教师又通过哪些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只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有了强烈的提问意识,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源泉。那么,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描述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和量一量"自主探究圆的特征,再安排讨论: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否都相等?直径呢?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探讨了这3个问题后,教师追问:"大家还发现了什么?"生1:将圆对折2次,分成4等份,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相似文献   

6.
刘丽屏 《教师》2011,(4):23-23
问题探讨:学生对"鲜花有多少盆"没有兴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本提供的学习情境是学生熟悉的"鲜花"。当教师提出:你能一眼看清楚每种花有几盆吗?许多学生张口就是"我知道""红花  相似文献   

7.
我知道关于数学教学的话题太多了,属于老生常谈了,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但是每个人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点和风格。我就我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况写出来愿与大家分享。首先,数学教学要有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8.
例一:有位教师上《致女儿的信》,在拓展学习时,他说:"爱情,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讴歌,为之赞叹。请大家例举一些表达爱情主题的古代诗词。"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教师再问:"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作者吗?"见学生无言,教师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以后可要用心读书啊。"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但聚焦当前课堂中的操作活动,不难发现,很多操作活动有"形"无"质",有些操作低效、甚至无效。如何才能提高操作的有效性呢?【问题一】教师指导"简单盲目",学生操作"偏离目标"在一次常规听课中,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摆出喜欢的图形,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再计算自己刚才用了多少工具,并用加法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0.
课堂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在听五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世界》的公开课教学时,执教教师在课末总结时问学生:"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我认识了倍数和因数."有的说:"我知道了整数和自然数."还有的说:"我知道了今天所认识的倍数和因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活出闪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想。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纽约的时候,有记者考他:"请问伟大的科学家,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想都不想,说:"我不知道!"记者都愣住了,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怎么连音速都不知道呢?“我为什么会知道呢?一查书就知道了,犯不着费这个脑筋。”爱因斯坦干脆地回答。  相似文献   

12.
我爱追星     
崔晨 《课外生活》2011,(6):35-35
“哎!你们知道吗?周杰伦又出新专辑了!”“你怎么对周杰伦那么了解呀!我还不知道呢!”嘿嘿,告诉你吧,我可是周杰伦的特别“粉丝”!不是我乱吹,光周杰伦的专辑和电影碟我已经有好几盒子了。每天下午一放学,我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拿出MP5,听一听周杰伦的歌曲。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反斗屋     
《中学生天地》2011,(12):50-50,64
寺院里有364只碗,和尚在吃斋时,每3个人共享一碗饭,每4个人一碗菜,那你知道寺院里共有多少个和尚吗?  相似文献   

14.
小学是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如果每个班级有几个学困生,那么全校有多少?全市又有多少?全国又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所以每个教师都应站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一高度,充分认识转变学困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我为歌狂     
“老师,周末有周杰伦来演出,您就少布置些作业吧?”一学生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儿。我故意逗她:“周杰伦是谁?”“老师,您太老土了吧!连周杰伦都不知道。周杰伦可是我们的偶像哦。”我说:“哦,呕吐的对象。”“老师,您太过分了,敢侮辱我们的偶像,我饶不过您。”说着,  相似文献   

16.
陆建国 《上海教育》2014,(34):77-77
有一次,我请一位考上北大的学生为在校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宣讲前,我问他:"你打算讲什么内容?"他说:"我就讲上课要认真听讲。"我说:"这算什么经验?"他说:"您观察一下,在您的课堂上,有多少同学能全神贯注听讲10分钟,有多少人能认真听讲20分钟……最后,一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一定是个位数,这样的同学,想学习不好都不可能。"  相似文献   

17.
从1983年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新明教授及其同事对"自适应产生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课堂中学生不必经过老师讲述,就能从解题的示例中进行学习,老师只需着重辅导学习上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对于示例演练这种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其着眼点不是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怎么样知道的?"这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关系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为由"教师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学课堂变得千姿百态、花样繁多。但是“热闹”过后,我们不禁要反思:“热闹”的课堂上教师问了不少,带给学生的究竟有多少?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学生在遇到同样的或类似的问题时,为何还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汇报)(1)摆小棒。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根和16根合起来是多少?生:50根。师:最下面的这一捆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20.
注定,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扛。妈:近来身体可好?还记得去年学校里搞的那次"一封家书"活动吗?你骂我只写了四个字,没什么诚意,可是,这真的是我最想和你说的话。这么多年,我在外,能感受到你有多少挂念。这么多年,你在家,我也能知道你受过多少劳累。"你放心吧",这四个字可能不像长信那样婉转,也不如"我爱你"那样感人,但是,每次当我离开你的视线时,我能感受到你的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