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有效有序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我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农村劳动力会以何种方式转移、转向何处就业,与各产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文章运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安徽的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的就业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安徽省来说,发展经济仍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信息窗     
辽宁省教育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于近日成立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提高我省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村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省教育厅《关于辽宁省职业教育振兴计划》要求,辽宁省教育厅于近日成立了农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加快黄冈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的主要劳动力群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多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如何解决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省川东地区为例,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置于一个就业社会化的大背景下,从就业社会化的角度来探讨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探索出一条适合社会化背景下农民就业的培训新道路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失地农民数量激增.农民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妇女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即失业.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四县市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失地妇女就业的基本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制约失地妇女就业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失地农村女性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效解决失地妇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将有大量农民从农业领域集中转移出来。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土地有序流转的持续进行和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因此,为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就业关联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提出了创建失地农民就业事前分析机制、开展专业农民技能培训认定工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内部就业、推进城镇化建设拓宽非农就业空间、加强权益保障力度完善就业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与农民就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进入21世纪,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不再是农村的土地问题,而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影响农民就业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从农村教育的视角分析农民就业的现状,制约农民就业的因素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农民土地承包权具有物权性质,也是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长期和稳定的土地经营权,保持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当前应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的确权、确地工作,明确农民土地权属关系,这是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最基础的工程,也是农村安居乐业的一个基本工程。作者以湖北省的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为个案,对如何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以及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农民收入和农村稳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福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分析,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指出福建农村劳动力存在区域间相对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加强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等五项政策建议,这对于解决福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于2006年对湖北9个县(市)的40个村和200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土地流转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研究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农村流转土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不大,近年来土地流出的农户相对较多;第二,土地流转受到国家农村政策的较大影响;第三,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和转让为主,存在少量的租赁和互换形式;第四,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由农民自发组织,大部分是非正式协议;第五,土地流转遵循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大部分农民基本满意;第六,家庭经济利益是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同时认为,形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位的制度安排使得土地流转处于低水平、零散化的状态;第二,农村中的利益主体在土地分配上存在分歧;第三,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流动性使得地权的稳定性得到增强,流转的意愿并不强烈;第四,农村土地流转的高交易费用,造成了流转量和流转范围难以扩大。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辽宁省把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了解我省大学生创业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掌握辽宁省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程度,并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积极探求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我省大学生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因土地被征用成为城市新型市民。由于国家的促进就业政策、户籍制度、征地补偿制度以及新市民心理不适等障碍的存在,他们的就业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被征地农民转化为新市民后的种种就业障碍分析,提出破解他们就业难题、促进就业的对策,希望能够对于解决新市民的就业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民转移的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在满足转移农民的教育需求上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职业教育如何在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以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而促进他们有序、高质量地向城市转移并实现再社会化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全椒县是我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的试点县.该县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保护和增加了耕地资源,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土地流转经营,解决了农村发展乏力问题,加快了农业、农村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对象多、就业观念旧、就业信息少、就业质量差、就业保障弱等现实问题。应通过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减轻就业压源;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就业渠道;切实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农民就业法规制度,促进就业保障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发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差等问题,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下简称农转培训)已成为乡镇文化技术学校重要的培训任务之一。通过农转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整体素质是达到农民转移就业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搞好农转培训作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改革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民转移的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在满足转移农民的教育需求上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职业教育如何在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以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而促进他们有序、高质量地向城市转移并实现再社会化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涵盖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应的土地制度作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文分析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流转的关系以及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淑娴 《考试周刊》2007,(36):159-16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并且在转移过程中暴露出农民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因而就业空间狭小等问题。本文认为,当前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