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翔 《航空档案》2004,(7):42-44
1971年8月中旬,毛泽东主席开始了他的南方视察旅程。这次鬲方视察,主要是为召开中央九届三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为彻底解决林彪集团的问题“造舆论”,并向那些被林彪所蒙蔽和欺骗的党政军领导干部“打招呼”,使他们重新站到党的正确原则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2.
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9·13”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在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中,已经讲的十分清楚。但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新的说法,有的人甚至著书立说,散布了一些与中央《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论调。为此,我以一个“9.13”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再把前前后后的事实叙述一遍,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3.
1971年9月12日回到家,我吃了安眠药就休息了。  相似文献   

4.
1971年9月12日回到家,我吃了安眠药就休息了. 可躺下不久,3点多钟,电话突然响起来,是周总理通知我立即到人民大会堂.我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就去了.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他象个苦行僧“机智”、“敏捷”、“果断”、“刚毅”、“深刻”、“冷静”、“稳健”……用这些词形容林彪都不过分。但千万不能说“幽默的林彪”——尽管人们经常把“机智”和“幽默”联在一起。除了一位老人,别人都说从未听林彪讲过笑话。这位老人怕也只经历过一次。是秀水河子战斗后,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在饭馆吃过饭,不知兴从何来,林彪讲了一个笑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被誉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迄今已经80周年,然而它对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的深远影响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而愈益突显。  相似文献   

7.
那一夜,我们在又大又亮的月亮关照下,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长途跋涉. 中学同学的来信,说是"西昌高中六六级三班同学会",在长假期间,想要聚会一下,问我能否回去.我没有回去.西昌对我来说太远了,三千里山水迢迢,西昌高中六六级三班也太远了,三十年的岁月烟云.他们属于少年的我.  相似文献   

8.
1951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有一篇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题解:“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  相似文献   

9.
在《林氏宗谱》中,林彪有三个妻子,第一是汪静宜,第二是刘新民,第三是叶群。汪静宜的名字下,有个“娉”字,娉妻就是未婚妻。林彪少年时期曾暗恋过玩伴陆若冰,后来最痴情的是他得不到的女人、周恩来的干女儿孙维世。  相似文献   

10.
《大观周刊》2006,(46):104-105
才进入12月.我们就嗅到了圣诞的气息。你打算如何度过这个伴随着美食、音乐和礼物的节日呢?是静静和爱人独处,还是尽享浪漫的烛光晚餐,亦或是和朋友外出狂欢呢?本期强档推荐,为你提前打造“圣诞出逃”的完美计划。心动则行动,圣诞,给自己一个“出逃”的理由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宋小军 《出版参考》2010,(12):21-21
1946年年底,粟裕取得苏中连续大捷之后,毛泽东将他的战例通报给各战区,东北的林彪也收到一份。  相似文献   

12.
13.
出国探路、海外安家、资金转移,是贪官外逃的“三部曲”。但在这不算很短的过程中,很多蛛丝马迹常常被忽略掉了  相似文献   

14.
那一夜,我们在又大又亮的月亮关照下,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长途跋涉。  相似文献   

15.
贪官们多为厅局级,身家数百万至数千万,出逃准备一般需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6.
语文出版社成立的前前后后张志公语文出版社也在现在这个时侯厌祝它的生日了。这个出版社是采2不易的。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召的“6·6”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纯洁和健康而#争。同一天,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黑两应先生的《语法...  相似文献   

17.
我1940年参加革命,1948的从事摄影工作,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任华北军区(现北京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记者,参加了平津战役的采访,随人民解放军一起进驻北平。在我的记忆里,1949年的每一天都是令人兴奋的:北平人城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上海、政协、筹备会、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第一次给毛主席照相心情紧张,毛主席对我说:“别着急,慢慢来。”1949年6月15-19日,毛主席在北平主持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我荣幸地采访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及人民团体等23个单位,…  相似文献   

18.
19.
亲历阿富汗     
美国开始轰炸阿富汗后,新华社于10月15日向阿富汗北部邻国塔吉克斯坦派出了一支报道小组。当时谁也不清楚,这个三人小组能否进入阿富汗这片战乱中的神秘土地。 10月23日,我们采访小组一行3人踏上了阿富汗的领土,实现了中国记者在阿富汗土地上零的突破。当天,第一篇以新华社为电头的稿件从这里发出。  相似文献   

20.
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首都上空徐徐升起之时,我作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一名学员,正肃立在天安门广场旗杆下面群众队伍中,聆听了新中国诞生的28响礼炮声,仰望天安门城楼上的开国元勋,亲历了开国盛典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