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11月起,中华邮政当局开始发行香港中华书局印制的孙中山像邮票。中华版孙中山像邮票仔细区分有:“中华空心半钮”、“中华空心全钮”、“中华实心粗齿”、“中华2分及8分改版”、“中华实心细齿”及“中华实心有水印”等。按面值区分,共有2分到20元12种。  相似文献   

2.
1897年初,大清国家邮政建立后,便向英国订制了邮票。邮票图案分别为龙、鱼及雁,基本上和日本版蟠龙邮票相同。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雕版印制,图幅20×23.5毫米。全张枚数:1/2分至5角邮票为240枚,分为12格(4×3),每  相似文献   

3.
“中华邮政开办廿五年纪念”样票1920年3月20日是中国国家邮政成立25周年纪念日,发行纪念邮票一套4枚。图案中间为大总统徐世昌像,左为国务总理靳云鹏像,右为交通总长叶恭绰像。  相似文献   

4.
自袁立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便想把他自己的肖像印上邮票,下令停印“大中华民国”地图图邮票。在当时的国会中,分为南北两派,南派议员主张印孙中山先生像,北派议员则主张印袁世凯像。几经争  相似文献   

5.
民国建立后,除了发行加盖“中华民国”字样邮票暂售外,同时委托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筹印新的邮票。国案共有三种:1/2分至1角为帆船图;1角3分至5 角为农获图;元面值票为“宫门图”。合并通称“帆船图”。1913年5月5日发行。伦敦版全套19枚。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继续委托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邮票。中华邮政第一套正式欠资邮票便是由该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由银两改为银元,原有海关兼办邮政时期所发行邮票面值已不适用,要印刷“洋银”面值邮票。在筹印新的适用邮票的同时,先将原为银两面值的小龙邮票、万寿纪念邮票及库存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面值邮票使用。  相似文献   

8.
(二)彩色样票万寿彩色样票应为试色票。在未印正式万寿纪念邮票之前,彩色样票的刷色并不与后来正式票完全一致。2002年秋,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曾有4套万寿彩色样票拍卖,在拍目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代封建王朝,大清邮政垮台,所发行的邮票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停止使用。但是, 新的政权百废俱兴,普通邮票用量又相当大,新的普通邮票从设计到印制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能先在大清邮政邮票上先行加盖适当文字,以应急需。那时,大清邮政是操纵在法国人帛黎(A.Piry)手中,在其指使下最先加盖“临时中立”四字,立即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斥责,又改为加盖“中华民国临时中立”  相似文献   

10.
伍分银①试色样票也称“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最早的试色样票在图案左下角处有三个小圆圈,浅红色,印于薄白纸,无背胶,无齿孔。存世纪录仅有2枚,一为阿格钮(John A.Agnew)旧藏,后归马基,现属贝克曼;另一件为大卫德旧物,后为魏津津,再属黄建斌。  相似文献   

11.
大龙图邮票在数次翻印后,印版已经模糊不清,难以续印,而此时邮政业务量不断增长,需用邮票量也在增加。为此,便另行绘图制版,图案与第一次邮票基本相同,仍以“龙”为主图,只是图幅较前次邮票缩小,为19.5×22.5毫米。故集邮者们称前者为“大龙邮票”,后者为“小龙邮票”。当时并无“大龙”或“小龙”之称谓,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周今觉编著《华邮图鉴》时,也还是  相似文献   

12.
“大龙样票”是我国首套邮票的正式样票。龙为帝王的象征,与当时世界各国均以帝王肖像为票图案吻合,既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又均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3.
福州1985年11月13日,在瑞士苏黎士拍卖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早年所存由其印制各国(包括中国)邮票的样票时,拍目上编号1687的是福州商埠邮票母模试印黑样票  相似文献   

14.
1908年,溥仪继位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次年(即1909年)改为宣统元年。为此,大清邮政当局发行登极纪念邮票一套。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用雕刻钢版双色套印,中心图案是北京天坛,两旁绘双龙,印于无水印白纸,每全张100枚,每票之下白边上均印有Waterolwand sons字样。齿孔14度。全套三枚,面值2分、3分、7分。有关宣统登极样票的记载,在1985年12月台北出版的《今日邮政》第336期上,有黄光城发表的“罗勃生·罗公司拍卖新发现之各国试模黑样票”一文,其中有一段“清宣统登极纪念票母模试印黑样票”,  相似文献   

15.
1904年,大清邮政当局发行第一次正式印制的欠资邮票,票幅较小,每全张200枚,分为8格,每格直横各5枚;齿孔14度或15度。刷色均为蓝色。全套8枚,面值从半分到30分。1985年11月13日在瑞士苏黎士拍卖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早年印制大清邮票时的样票,其中第1678号拍品是大清欠资母模试印黑样票(图1),由1/2分至3角,印于无纹纸上(24×32mm)共8种。另有2枚未印分及角的数值。估价5000瑞士法郎,若按目前兑换率计算,约合32000元。  相似文献   

16.
1894年11月7日(农历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是当时大清皇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辰。那时,邮政尚处海关试办阶段,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Hart)提议发行纪念邮票,获准后即令上海海关造册处职员费拉尔(R.A.de Villard 1860-1904)设计绘制中国首套纪念邮票的图案。全套九枚,各枚图案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1866年3月,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开始发行"上海小 龙邮票",面值单位为"CENTS",样票见: 1996年秋,北京嘉德拍目中,第627号拍品是上海 工部局书信馆小龙邮票8分银厚纸样张大张二枚,小 张一枚,上品,RMB6599-7000元。(图1) 同期拍目上,第629号拍品是上海工部局书信馆 小龙邮票1钱6分银厚纸样张一枚,上品,RMB2500- 3000元。  相似文献   

18.
1893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市徽图邮票一种。2002年春, 北京嘉德拍目上,第2178号拍品是"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市徽图邮票无齿印样一组,含5分银、10分银、15分银、20分银横双连各一件,上中品。RMB3000-3500"(图1) 2002年秋,北京华辰拍目上, 第1849号拍品是"1893年第一版上海工部局市徽银2分、银5分、银10分无齿样票四方连各一件。上品。RMB2400-2800"(图2) 2002年秋,上海拍卖行拍目上,第156号拍品是"上海工部10  相似文献   

19.
样票,顾名思义便是做为样子的票品,不是正式发行的邮票。税票,纸币等也有样票,或称为“样张”。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发行于1878年7月下旬。在此以前为其印制的样票都有哪些?具体情况如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商埠邮票是中国早期邮票中的一个特有的品种, 近百年来中国集邮界不断予以讨论,国外也有人专门 收集和研究。有关商埠邮票的发展史及其目录,早已有 著作问世,但是对其样票至今未见有系统地文字发表。 本文想补充这一缺憾,然而一个人所见资料都非常有 限,肯定是挂一漏万。为此,谨请集邮界的先进诸公予 以补充,以求将来能有一个完整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