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系统分析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采用共现分析、LDA主题模型等文本挖掘方法对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宏观层面以关键词共现网络为基础,利用社区挖掘方法抽取关键词语义社区,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研究内容;微观层面以学术论文摘要语料库为基础,利用LDA主题模型抽取潜在研究主题,度量主题强度及其演化趋势,发现当前研究热点。研究结果发现当前国内高校网络舆情有6大热点研究主题,其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监测和演化分析的研究热度将持续增强。最后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发布的信息及各种反馈和观点进行舆情分析与判断,是舆情挖掘的重要手段。设计了网络舆情热点挖掘系统,通过文本处理、分词处理、复杂网络聚类及舆情热点提取等功能,使纷繁复杂信息中的热点话题及其舆情得以突出体现,为舆情热点定位、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成为公众舆情表达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其影响已超出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而开放的信息平台,增加了新闻信息监管的难度。各种文化、情绪和倾向并存于网络,极易滋生极端的言行,其传播影响深远。本文揭示了网民的媒体选择习惯,网络技术能力、参与社交网络的类型等加剧网络社会人群的演化,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网络舆情评价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5.
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个体能力水平高低的隐性知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在分析隐性知识获得途径及挑战的基础上,研究了微博平台如何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以达到知识挖掘和共享。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隐性知识内在特征、个人共享意愿、组织文化、校园信息交互平台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许多积聚在教师个体上的、以内隐形式存在的、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大量流失或无法得到有效的共享,严重影响了教师个体及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文章在分析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结构、表现形式和共享障碍的基础上,应用知识挖掘技术的方法,提出了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群体对于自身利益的诉求方式逐渐出现多元化趋势,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社会活动参与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面临着全新的形势。本文针对高校群体突发性事件建立的预警平台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网络突发事件预警平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自媒体海量舆论信息转发、情感两极分化、谣言混杂等极易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对网络舆情监测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有教学中普遍缺乏综合实验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网络舆情监测综合实验方案。首先,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引导,确立了实验教学目标,规划了实验内容框架。然后,详细设计了从舆情文本获取到预处理,从主题挖掘到以基于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bidirectionalencoder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 BERT)大模型为核心的情感分析、谣言检测等一系列实验模块。最后,使用网络舆情监测实例展示了实验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方案能够使学生深入掌握网络舆情监测基本流程和实操技能。  相似文献   

9.
从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成因、传播与导控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要举,对网络舆情基础理论、网络舆情与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导控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释.认为网络舆情研究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以构建“和谐世界”为基本价值理念,既要运用会计算的原理分析和管理互联网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的舆情信息,又要从技术角度维护复杂巨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要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混沌理论和自组织原理来解读复杂巨系统网络舆情导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与开发过程。详细阐述了平台的建设背景、构思过程、设计方法、开发过程以及初步应用效果的评价分析等,对于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对高校维稳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易班作为Web2.0时代的产物,提供了连结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高校网络平台,它的发展壮大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提供了新的基础。借鉴传播学的理论,以易班为载体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应注重思想引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作用;注重观察研判,加强有效信息的收集与整合;注重深入疏导,让多层次意见领袖及时发声。  相似文献   

12.
Sakai平台上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创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Sakai平台上的主要工具特性对知识管理视角下的Sakai平台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对Sakai平台上网络课程的创建进行了探索,并从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大模块对Sakai网络课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是指高校为了建设和谐校园而构建的大学生舆情工作管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原则是统一协调、以人为本和分级预警。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可以从预警机制、监测机制、研判机制、上报机制、阅评机制、处置机制和反馈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深度分析教育舆情,有利于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预见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基于教育满意度舆情调查数据及网络舆情数据,进行北京市中高考改革舆情研究,结果发现:公众对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少数人对中高考改革现状不够满意,认为中高考改革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放性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制定过程的严谨性、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网络舆情上,公众对课业负担、学生发展、教育公平等关注度较高。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确保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加快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协调推进考、招、教同步改革;充分关注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兴的游离于主流现实言论环境以外的信息表达渠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广泛运用,影响深远。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隐蔽性、突发性、盲动性、深刻性等特征,与高校大学生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化。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高校网络舆情,切实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教育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基于知识网络的教育技术实验平台的优越性,介绍了基于知识网络的教育技术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已逐步发展成为人类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而该过程所表达的政治观点即为网络舆情,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的安全起着直接性的作用,因此急需建立起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以应对此类不安全因素。为此,本文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可视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网络表达民众的话语是一个国家民主的象征,但网络舆情所表达的意思必须有一个理性规范,网络舆情监督从初期的政府干预的一端,转变到了面对社会矛盾复杂而采取自我限制策略的另一端,其中暴露出了对这种监督动作边界模糊问题。本文从网络舆情监督范围及其原则加以阐述,以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是指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的网络参与主体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交流活动有关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由网络参与主体、网络载体、倾向性言论、扩散和反馈五大基本要素构成,体现了空间的虚拟性、系统的开放性、主体的隐匿性、事件的突发性和传播的交互性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极易遭受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旅游网络舆情已成为关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从学界研究较多的旅游网络舆情概念和基本要素构成、发生、演化、传播机理、社会影响、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旅游网络舆情未来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