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文字、经典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字最初有甲骨文、金文,秦始皇统一汉字书写,采用小篆,便于传播中华文化。文字的统一,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的畅通,对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以探究社会人生问题为主,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特色。儒学的开创者孔子用《诗》《书》《易》《礼》《春秋》(因《乐》经佚失,故称"五经")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或称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而成的文明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理论思维。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  相似文献   

3.
安瑞 《华夏文化》2001,(2):13-15
一、语言是一个民族除体态特征外一个显著的外在特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极为特殊的内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方言冗杂,人们难以交流。有时同县人的语言也有障碍,甚至相邻两座山上的居民,一河之隔的居民语言都不能相通。这样便有统一方言语音、使用民族共同语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公德教育与传统文化张惠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启动并加速,我国已由此进入了制度变革的转折时期。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不能不影响到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使得道德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暂时处于新旧摩擦的无序状态;加之一个时期以来对...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我国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这  相似文献   

6.
简宁 《滇中文化》2006,(1):16-18
群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经济是群众化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政治制约群众化的发展,群众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科学与化是推动群众化发展的有力因素。继承与创新是群众化发展的内在动因。研究群众化发展的诸因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群众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指导群众化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9.
徐梓 《寻根》2007,(2):12-15
很多权威的辞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都把蒙学说成是学校,这实在是狭了一些。其实,蒙学是一个特定层次的教育,是特指我国古代对儿童所进行的启蒙教育,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韩国政府为保证文化艺术振兴基金的顺利筹集,有效使用,妥善管理,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法》、《文化艺术振兴法实施令》(总统令)、《韩国文化艺术振兴院条例》、《文化振兴基金的筹集及管理规定》、《文化艺术振兴支援金管理规定》、《支援审议委员会管理规定》、《向文化艺术振兴基金赠款管理的规定》等一系列法规。韩国文化艺术振兴院根据各项法规,经过20年的努力,共筹集基金3827亿元(约合4.8亿美元),扣除支出,纯累积1700亿元(约合2.13亿美元)、基金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增加,计划到1995年纯累积基金达3000亿元(约合3.75亿…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经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6,(1)
正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先秦诸子以及汉唐以来的儒学)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已变成腐朽落后的东西,根本不适应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需要。我认为这是一种过于主观武断的见解,因为中国古人的思想,有一些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可以看作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但是,也有一些观念是建立在对人类作为一种动物如何在自然界中求生存的基础之上,因而其结论也就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  相似文献   

13.
<正>在《庄子》里,有则西施病心的故事,某人(里之丑人,即俗称的“东施效颦”)模仿西施,结果吓得村民不敢出门。一般多以为是里人长相不佳,画虎不成反类犬,好像外型才是主因。其实不是,书中已明确告诉我们答案:“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用最简单的话来讲,美与丑,不是这则故事的核心,只是呈现的外相罢了。重点是,里人不够了解自己。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因为不清楚自己的特长,所以会去模仿不适合自己的事物,会跟着潮流走,不断追逐、跟风,失去了自我。  相似文献   

14.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页)这段话准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以...  相似文献   

15.
阎明 《华夏文化》2001,(4):12-14
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绵延不断的精神纽带。对文化的深入研究 ,不仅是严谨的学术问题 ,也是现实的社会问题。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在学术界兴起的文化研究热 ,经过 10余年的深入发展 ,已经进入理性思考阶段。学者们不再停留于对文化问题的浅层解释 ,而是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联系起来加以系统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研究文化问题时 ,对“文化”一词加以界定 ,规范其内涵和外延 ,很有必要。但是对这个问题不宜过分纠缠。尽管对于什么是文化 ,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 ,然而研究文化的学者们普遍认为 ,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民的文化艺术梁涛农民的文化艺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们不是朱门大院的阳春白雪,而是乡间村头的下里巴人。它们形式简单、质朴平易、富于浓厚的乡土气息。农民受生活条件和性格的决定,不喜欢追求文雅复杂的艺术形式,也不愿思考人生、宇宙的深刻哲理,他们欣赏艺术...  相似文献   

17.
18.
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张岂之我国有悠久的连绵不断的开创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建立以后,有一段时间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在评价方面带有片面性。特别是在六十和七十年代,有人对传统文化采取了不慎重的否定态度,由此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社会经济在取得日新月异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弊端。人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些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障碍严重等等。于是,有些人便对现代化产生某种程度的忧虑,进而揭示现代化内在的矛盾和负面效应。本文拟就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提出我们的看法。试图在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接榫的途径和方式。一、以现代选择传统,以传统反省现代探讨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认清传统文化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20.
尹洁 《华夏文化》2000,(3):10-12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自身通过改造和转换也获得新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长得以保存、认同和传承。其二,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对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