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区域教育技术发展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域辽阔,人文地理条件差异极大,因此,形成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若干经济区。本文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如何发展教育技术谈点粗浅看法。一、不同经济区域教育技术发展存在的差异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教育发展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人口众多,教育规模大,学校数量多,教育经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不一,旧教育传统的影响很深,教育技术手段基础薄弱;其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着梯度差异,沿海地区城镇和较发达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区域差异是一重要的地理规律,主要表现在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差异和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各种类型保税经济区域的定位、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保税港区是各保税经济区域中功能最优、发展后劲最足的初步结论。文章后还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状况存在的差异,最后为加快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进程提出了建立相应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以效率为导向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政策,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各地区发展的条件不同,可供经济发展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平衡发展有助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但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易引发各类矛盾与冲突。所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如何推动各区域经济的腾飞,全面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分析其与高…  相似文献   

5.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控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区域经济差异的长期拉大或是拉得过大.就会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区域经济差异调控使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在分析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控必要性的基础上,主要从自治区政府的角度阐述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书讯     
正区域经济的差异的资本形成机制研究张志元张梁49.00元该书从资本形成机制视角,立足于吴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和大背景,结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探讨形成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并从资本形成层面,为我国不同区域建立有效资本形成机制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毕节地区县(市)地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择22项指标,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划分。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工业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因素、社会福利和信息化因素、农业发展因素、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发展因素、人口增长因素五个层面,累积贡献率达95.914%。在进行区域聚类后可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一般区、低下区三种地域经济类型,较好地符合毕节地区县(市)经济地域差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江泽民开创的西部大开发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三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承启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解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简要历史回顾,认为在毛泽东领导下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江泽民开创的西部大开发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三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承启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实际,与此相适应,我国高职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区域差异,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广东省.因此,在这种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应侧重于区域化,即以区域经济为依托,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大山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所以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秦巴山区为例,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与思路的战略分析,提出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乡融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大西安都市区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城乡关系演变和发展的回顾,指出我国城乡关系正处于从城乡对立、城乡差距过大,向城乡融合、城乡一体转变,适时采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今后城乡发展政策的必然选择。以西安地区发展为案例,提出了建设大西安都市区的设想.以实现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邱孝述 《今日教育》2007,(3S):15-17
展望2007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历史重任。以及这项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深远的政治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情况和生产实践.认真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两大规律.建立新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协调好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做到既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充分发展自身.实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找到适合教育规律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其明显差异不仅突显于城乡和东西部这类大范围的区域。而且明显存在于局部的区域。山东虽在整体上属于东部发达地区.但在本区城内也明显存在梯度发展态势。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随着我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大量城乡结合部这类的特殊区域。这类区城有何特殊的区住特征?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城乡结合部的济南市历城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位特征。进行了多年的旨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战与探索,走出了清晰的卓有成效的路径。本刊发表的这篇专稿系统概括、提升了历城经验。很值得一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河南省城出发,利用1996-2005年数据对河南区域差异状况做了重点分析,包括区域经济差距衡量指标的确定,十年间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分析和2005年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现状,得到的结论是:绝对差异不断增大,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增加,总体差异水平在不断扩大,并利用SPSS11.5软件把2005年各地区分为经济发达区、发展区和欠发达区三类,最后阐述了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决策者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时空发展过程,认为我国新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随时间推移,在空间上表现出由南向北,从东向西,并沿城市的规模等级推移的趋势,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在区域分布上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北方以辽宁最集中,南方以广东为中心,中部四川最密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经济状况、人口特征、科技水平等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城市自从产生以来,便和其所在区域之间发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研究区域经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选择区域开发方案时,均应十分重视对区域影响较大的城市的研究.城市作用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城市对于其所在区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力的总称,它是城市对区域的正向推动力和负向削弱力的合力.负向削弱力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平衡发展格局.正向推动力有利于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总体作用力的大小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与我国教育的抉择刘旭东,何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系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大幅度发展和进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历史机遇。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教育在总体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受制于多方面原因,出现了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法国的地区差距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国本土面积为54.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国土面积之和,是西欧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本土划为22个大行政区,下属96个省。法国原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起的一个半世纪以来,领土空间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率提高,工业活动版图大大扩展,农业耕作区则相对缩小,区域经济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动,逐渐形成了多极中心的区域经济格局,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战后历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一、法国的地区差…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综合性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我国经济与旅游发展的实际水平,以省市区为单位,运用波士顿矩阵法分析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区域比较。我国区域经济及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性,这两种不平衡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经济发达省区与全国其它省区,尤其是与西部省区之间的旅游经济差异较大,旅游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业的总体地位不突出,全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更多地受少数旅游经济发达省区的高水平发展带动;旅游资源、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区位因素、政策影响等方面是造成以上这些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