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这棵树要本固枝荣,必须依靠科研,学校要保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不实实在在地搞科研是办不到的。下面就“教不研则枯、研不实则败”这一科研理念,结合省十五“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贯彻“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我们立足实际,坚持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管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努力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业务素质工作原则指导下,开创了立足走“以研促教,以研提质”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要“以人为本”。人是万物之灵长,是世界上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生命体。应把人的因素作为教师科研素质培养和科研能力提高之本,强化人的本性特征,实施人本化管理,充分信任人、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从人性关爱的角度去开掘教师内在的潜力,点燃教师激情的火花,激发教师的动力机制,使教师在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中,自觉参研、自发入研、自主钻研。这是培养教师科研素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人本化特征。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科研兴校”为宗旨,走“以教兴研,以研强校”之路,近几年来,《学案式创新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的理论探索与模式研究》等课题成果已在学校乃至全省大力推广应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育科研已成为学校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器和全面提高教学品位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顾名思义,教研包括“教”和“研”,在教育教学中要将“教”和“研”有机结合起来。脱离于具体“教学”实践的“科研”,其犹如空中楼阁,缥缈迷离;游离于理论科“研”基础的“教”学,其犹如无源之水,断流枯竭。由此可见,学校要创造条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打破“教”和“研”之间的壁垒,使教师在“教”和“研”上得到均衡、和谐、有序发展,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做到“以教立研,以研促教”。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有、用、改、研。“有”指硬件建设,该有的要有;“用”是目的,包括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融于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研”是以应用促科研,以科研提高应用水平。“研”是对用和改的保障和指导。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育科研在帮助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优化教育教学,为行政部门提供教育决策参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一部分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同程度地存在立而不研、华而不实、研而不用等问题。增强和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管理,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的素质。一、观念导向。走出认识误区(一)打破神秘感,树立“科研强师”观  相似文献   

8.
科研兴校的内涵是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建立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学校”。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以教科研为先导,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研以致用”,“用以促研”,初步建立了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取得了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9.
体育大专函授学员科研能力较差,水平不高。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学员自身专业素质,有利于学员职称的聘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科“宽”、“深”、“新”的教育改革、加强教学过程改革,“教”与“研”相结合、在面授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改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基础差、角色理解模糊、科研与社会实践脱节、科研功利性强、缺乏"问题"意识等发展瓶颈。高职教师科学研究的问题应来源于实践,研究过程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成果要服务于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高职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寓研于教学实践、寓研于企业顶岗实践"是培育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是教师的任务,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教与研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是界,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开展教育科研,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加强理论修养,树立研究的自信心,增强研究的自觉性,其次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好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以应用性研究为主,通过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化,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后,最担心也最感到无赖的事情就是学生的违约。其中有一种是“突如其来”的违约,就是学生随时随地突然提出违约的申请,打乱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还有一种是“高深莫测”的违约,就是学生自始至终都不跟用人单位打招呼,直到该报到时左顾右盼到不了,用人单位方知该同学已不“辞”而别了,但这时要补救已措手不及,这是最无信用也最令人头痛的违约。相比之下,因考上研而违约的性质有所不同,对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多年来就在就业协议书上约定:考上研不违约。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由于教龄短、经验少,所以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实践经验。进行教育科研关键在于“研”。只有“研”才能知不足,才能懂得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自己十多年来潜心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实践,并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校校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工作的“三法”。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建设好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抓的重头戏.笔者认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引导教师边教边研,以研促教,把教与研有机融合在一起,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素质,让科研成果来指导教学实践,这是每个时代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朱淼华的遭遇经本报报道后,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朱淼华的遭遇并非个案,在我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许多大学都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弊端正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6.
以"研"促"教",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这个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定位、如何通过科研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制定科研需要出台政策和激励机制等问题。通过我院科研实践,阐明了科研和科技服务是促使高职练好“内功”、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争取产学研合作双赢主动权、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校本科研使“科研”下嫁到各层学校。可一线的农村教师不免有些迷茫和惆怅:繁忙中挤时间读书、写文章、跟随他人进行一些课题研究等,收效甚微却不说,而且会谈“研”色变。几经思索,我校决定以故事研究(叙事研究)这一人人可做的科研为突破口,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探索校本科研的实效性。几年来我们逐步摸索出了“做故事研究三步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华东师大朱家雄先生在《提倡以幼儿园为本位的教学研究》一文中提出“要教研,不要科研”的呼声。文中提到“‘科研’,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研究,让幼儿园教师做‘科研’就是要求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探索和发现幼儿教育中的‘普遍规律’,或者去证明幼儿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等方面。”“做‘科研’,这并不是幼儿园教师的本职工作,也不是他们的需要,更不是他们的所长,要求幼儿园教师去做擅长于科学研究的研究型教师是错位的,对教师而言,是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的共识,从事教育科研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严卫林 《天津教育》2007,(10):44-44
依托校本科研,经过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南麻中学特色的“科研兴校、科研兴课、科研兴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