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澜 《求学》2001,(6):11-11
给你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中国最有滋味的学校是什么学校?我想你不一定猜得出。让我告诉你吧,是烹饪学校,因为烹饪是一项与酸甜苦辣成打交道的工作,自然烹饪学校就是最有滋味的学校啦。  相似文献   

2.
李毅 《黄山学院学报》2005,7(6):126-128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饮食它既是文化、又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从味觉、视觉和心理审美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烹饪,来阐述中国烹饪工艺中刀工、火候、调味和审美的联系,来开掘中国烹饪的特殊魅力,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烹饪的本质理解。  相似文献   

3.
资料库     
《中文自修》2005,(12):50-50
我认为烹饪是属于文化范畴,饮食是一种文明,可以说是“饮食文化”。烹饪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退休后,我报名参加了市老干部大学烹饪班的学习。开学第一天,烹饪班的陈老师就对大家说,"你们来学烹饪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只有科学烹饪、科学膳食、合理配餐、均衡营养,才能保持机体健康。"陈老师有着30多年做厨师的经验,他技艺精湛、博文广识、  相似文献   

5.
妈妈的手艺     
9月3日星期六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做饭,可称得上烹饪高手的,只有妈妈一个人。今天是周末,妈妈不上班,就邀请大学同学来家做客。嘿,这回她可忙起来了,我也趁机去学习。  相似文献   

6.
难得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出去了,我呆在家里没事,顺手打开了电视机,播放的节目是“太太乐”杯烹饪大赛。我灵机一动:爸爸妈妈还没有吃早点,不如我也来开个“餐馆”。名字嘛,就叫“小不点”餐馆吧。当然,我就是餐馆的“小老板”了,可惜没有厨师和招待员,我这个“小老板”只好全包了!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学生自信心,树立良好的学风。刚入校的学生,由于对本专业还不了解,心里很不安稳,认为烹饪专业是没有出息的人才干的,在亲属和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为此,我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又向学生介绍了烹饪在国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介绍名师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并带领学生看《中国一绝》、《西点精华》等有关烹饪方面的录像带,使学生从心里上认识到烹饪专业不但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必须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增强了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决心,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想知道烹饪中的咸、甜、酸、辣是什么味道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相似文献   

9.
意外赔偿     
<正>那年初春,我在房前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蔬菜。悉心栽培了数月,到仲夏时院子里已是满眼油绿,让人看着心醉。每天我都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能有多少收获。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看着蔬菜大多已经成熟,我兴奋地给朋友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做客,与我一起分享劳动成果。打完电话,我便骑着单车到附近的超市购买烹饪所需的调味品等。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同一个菜谱,一样的食材配料,一样的操作程序,不同的人做出来的菜是不一样的,可见可以标准化操作的东西不难,最难把握的是用心用功是否适时适度,这要靠在实践中长期探索和反思来积累经验。有关掌握烹饪时机火候的经验,让我联想到育人之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正>研究起源烤红薯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我觉得烤制的红薯比用其他烹饪方法做得更香甜。妈妈尝试用电烤箱、微波炉来烤红薯,但我觉得不如街边卖的炉子里烤出来的好吃。由此我产生了一系列疑问:红薯是怎么变甜的呢?为什么烤红薯比其他的做法更甜?有没有办法让其他做法的红薯也和烤的一样甜?  相似文献   

12.
实验课教学是在校实验室完成的一项教学活动,烹饪实验课与其他学科实验课的教学有所不同,烹饪是一种技术性、操作性要求很高的工种,而且是一项手工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熟练的基本功技术,这种能力要求在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的方法选择与其它学科不同,本篇就创造性思维与烹饪实验课的应用结合,来探讨其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座落在纽约的美国烹饪学院在世界同类院校中声望很高,美国最著名的大厨有1/3在这里任教。然而,1998年该校由全校学生无计名投票产生的唯一的优秀教师却是一名中国女性──东方菜系主讲教授成蜀良。成蜀良说;“我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中国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我在那里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为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被誉为“中国大厨的摇蓝”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其教师以理论与技能俱佳,勇于开创的整体形象,在中外饮食界获得广泛的尊重和赞誉。吃是一门大学问,当美食家并不只要嘴上功夫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4.
李小兵 《留学生》2009,(12):46-46
来法留学,不吃正宗法餐,那是枉来一遭。可大馆子中的法餐价格不菲,不是普通留学生能吃得起的。可是,我曾有一次机会,不仅品尝到了正宗的法餐,而且还是从事厨艺30余年的正宗法国大厨亲自为我下厨烹饪,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烹饪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烹饪技术得以渊源流长的先决条件。烹饪专业学生又是烹饪技术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后备力量,因此,培养烹饪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一位烹饪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烹饪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现实意义首先,烹饪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烹饪事业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烹饪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探讨和挖掘新的东西以满足时代对烹饪的需求。“创新”是烹饪事业发展的灵魂,是烹饪事业发达而不衰竭的动力。今天,注重烹饪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是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来老年人大学学习已有10年。我先后学习了中餐、面点、西餐。由于我爱好厨艺,不怕麻烦勤于实践,自学了五大菜系,烹饪技能提高很快。在2003年的天津市家庭厨艺大赛  相似文献   

17.
浅谈烹饪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烹饪行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也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在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发展学生的想像力、适时激励、拓展求异思维、创设问题情境五个方面来培养烹饪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我爱烹饪     
初中快毕业那会儿,由于我偏科,所以和家人几经商量之后,最终我还是冲着烹饪这个专业选择了北京市古城旅游职业学校.从到学校咨询、面试开始,我就焦急地等待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如果通过,我就能开始自己喜欢的烹饪专业学习了.几天之后,我得到了通知,哇,我的天呐,我被学校烹饪专业录取了!本来,在这之前,我一直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个头有些小,烹饪专业的男生几乎个个高高大大,相比之下,至少从外型看我显得很没有实力.  相似文献   

19.
我叫陈志云,来自美丽的江海之滨——海门,毕业于江苏省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烹饪专业。说起烹饪,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我们这个民族,把一日三餐研究并实践得如此丰富多彩,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巧手烹得天下味,方寸之地展乾坤”。  相似文献   

20.
一日三餐     
生命如同烹饪一般,一切味道全取决于你的佐料与烹饪技巧。你可依照食谱上的烹饪技巧进行烹饪,也可自由创造。知识好比一日三餐,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我不喜欢因循守旧,所以自创食谱,使自己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