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协于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对我国公众(18—69岁)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第四次调查。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不同职业群体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达11.42%;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达6.29%;排在最后的是农林牧渔劳动者、家务劳动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为0.04%。不同性别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7%,女性为0.98%。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白云山校区积极践行硬件设施一流化、师资队伍一流化、教育管理一流化、教学质量一流化的管理目标,以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为指导思想,围绕创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采取有效措施,在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方面走出了孕育科学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科学素 相似文献
3.
4.
重视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胜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1,15(6):12-15
现代科技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以及我国高校学科领域改革的深入、中等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决定了高等院校科学教育势在必行.科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水平.基于不同学科服务于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不但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中都要重视实施科学教育,并且使自然科学素养的培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育相互渗透与结合,这是培养当代高层次科学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科学探究、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2):14-18
"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科学教育"是我国当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个关键语汇。从概念史的角度澄清这些语汇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趋势,昭示着科学教育的"范式转型":由"传递中心的科学教育"走向"探究中心的科学教育"。无疑,这是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吴登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2)
本文以一个中学理科教师的思考视角,在讨论科学精神与科学素质内涵的基础上,认为现代科技素质教育在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积极参与科技文化的传播和科学理念的铸塑,培育青年一代的现代生存品格,为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点有参照意义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与科学素养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保证。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HPS教育、STS教育和探究教学来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浅议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与科学素养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保证。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HPS教育、STS教育和探究教学来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科学素养: 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学前科学教育应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幼儿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学前科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与习惯。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课程总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从科学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韦锦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138-13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教育外科教育。通过各种科技教育活动,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利于学生化科学素质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利于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不同的个性,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品质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论述了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的界定,介绍了研究本课题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上的现状,并提出了几个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及其渗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史是生物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有学说过:“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科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资源。我国《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生物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崔昌淑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3(2):31-33
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师范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通过改革使师范教育具有时代特色,从而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诗歌教育方式培养幼儿人文与科学精神不仅必要,且 实践证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求是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浙江大学强化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战略计划和"985工程"二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并以浙江大学能源学科为例,总结了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服务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强化培养的成功经验:一是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本科生科研训练正确选题;二是构建教授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创新团队;三是创新实验方法建设特色鲜明的实验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科研成果学以致用;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这将为研究型大学培养优秀本科人才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刘红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414-415
基于同伴教育的原理,图书馆可将同伴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形成朋辈教育的模式,探索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全新模式。文章以同伴教育作为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介绍同伴教育的含义与特征;探讨了图书馆移用同伴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运用同伴教育原理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可达到的效果,并使之成为促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晞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3):331-333
学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角色.体育教学的改革应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而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更新观念,着重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途径等方面着手,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