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和论是章士钊在《甲寅》时期(1914-1927)的哲学思想。它分为调和立国论和新旧杂糅调和论两部分。调和立国论主张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互相容纳,互相尊重,遵循西方政党政治的规范和道德,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政治观;新旧杂糅调和论主张在文化创新时要注意文化继承,鼓吹维护和保留中国固有文化,反对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的文化大革新,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待东西文化与新旧思想,是中国要实现近代转型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五四时期,在思考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上,东西文化与新旧思想时常纠缠交结在一起,由此引起了思想界调和与激进文化观的相互论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论者认为,东西文明之间是优劣之别,是新旧之差,"断然不能相容",要迎新则必舍旧。而以杜亚泉为代表的调和论者则认为,新旧"不过一程度问题",可以调和。激进论和调和论各有利弊缺失,但都是一代知识分子为实现近代文化转型的努力,功绩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的文化守成主义是世纪初年国粹主义思潮的自然延伸,更是辛亥革命失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特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尽管不同的文化守成主义者之间政治立场和文化观点并不完全相同,但在以下三个方面则基本一致:(一)东方文化救世论;(二)文化调和论;(三)新旧杂揉论。虽然这一时期文化守成主义者的文化主张存在很多不足乃至错误,但在某些方面仍蕴涵着合理性,为我们今天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杜亚泉是 2 0世纪初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他的文化主张明显区别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青年派 ,也有别于纯粹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在五四时期思想界可谓独树一帜。其思想体系斑驳繁复 ,芜菁并存 ,虽不乏深具学理性的文化思考 ,但又带有顽固保守色彩。其文化主张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文化调和论” ,在五四前后曾引起广泛关注 ,并对后辈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评析其文化调和论中合理与谬误的成分 :一、其文化调和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接续主义” ;二、他对中西文化性质及各自优劣的比较 ;三、他的文化调和论主张和他对中国文化出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调和论是清末民初调适性现代化思潮的基本理论;民初调和思潮以杜亚泉、章士钊、李大钊、蔡元培等为思想代表,其思想熔儒家中庸思想与英伦自由主义于一炉,在现代化与文化革新问题上,主张融合中西新旧与温和渐进改革;调和思潮有别于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最深刻的特质,在于其理性而多元的中庸精神,它超越了欧化与国粹的对立,以其兼容新旧的中和性与循序渐进的稳健性,成为启蒙时代另一种独具价值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西文化界明确意识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在此语境下,章士钊以"新旧调和论"为基础,在《评新文化运动》一文中,围绕"文化"、"新旧"、"文化运动"等概念,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病态群理",在中国现代文化应该如何发展问题上,与"新文化运动"形成对话交流,其中隐含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潜能和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位大师。上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他试图“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与民主,试图文化救国。但是他的文化救国论,根本就起不到救国的作用,而只能作为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的中国近代文学 ,是一种新旧杂糅的文学 :内容上新旧并存 ,形式上新旧交错。其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在于 :一方面表现为古典文学的承续和终结 ,另一方面表现为现代文学的萌芽和生成。本文从文学观念、内容和形式三方面多角度地论证了中国近代文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豪杰译”出现并盛行于中国译坛。“豪杰译”与英国翻译家德莱顿提出的“拟译”都主张在翻译时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不同的是作为翻译清末政治小说的主要方法,“豪杰译”以其杂糅的文白语体和雄壮激越的气势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德莱顿的“拟译”则没有在英国产生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萌发于19世纪中叶。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及东方与西方文化危机的并存是其生存环境。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先后出现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晚清国粹派的"国粹保存主义"、东方文化派的"中西调和论"、本位文化派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论",以及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论"等流派和思想主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又具有反现代化和文化优位意识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1930年代,论语派以《论语》等期刊为依托,提倡并实践幽默性灵小品文。此种小品文体现了论语派创新散文文体的努力。闲谈结构、个人笔调、杂糅语言是论语派小品文的文体创新路径,主张以闲谈结构促进散文体裁的解放,以个人笔调改变板滞文风,以杂糅调和的语言突破工具论语言观的束缚。通过对这些新的结构、笔调、语言的强调和运用,论语派更新了散文文体观念,创造了新的散文样式,提升了散文的艺术品位,为散文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明治十四年前后,福泽谕吉发表了“时事小言”,“通俗国权论”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了他为大资产阶级、官僚专制政府辩护的“官民调和论”思想,即他的政治论思想。那么,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论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这一经济论应当是与“内安外竞”的“调和论”有密切而又互相适应的关系的。这个经济论可以概括为“官民分工论”这样一个简单的命题。它是政治论的前提和内涵,同样也是由福泽丰富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启蒙思想的渐进而成的,是自然而合乎现实的产物,绝非不可理解的怪胎。  相似文献   

13.
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他主持过多个报刊的笔政 ,发表过一系列文论 ,提出了“为政尚异”、“政力向背”、“调和立国”等重要政治原则。他对时政、法律、国家制度等方面提出的许多独到见解 ,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理论中的精湛之作 ,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重评“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前后,以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化派和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新化派围绕东西化问题展开过一场大的争论。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东西化差异的性质,新化派认为是“古今之别”,而东方化派认为是“中外之异”;二是新旧化的关系,新化派主张“弃旧图新”,而东方化派主张“新旧杂揉”;三是中国化的出路,新化派主张“化取代”,而东方化派主张“中西调和”。从学理上分析,新化派和东方化派的主张都是正确与错误并存。分开来看,它们构成悖论,合而视之,则又互为补充,形成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之所以能从普通刊物一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导向刊物,得益于北大得天独厚的资源以及陈独秀个人的营销手段。而在五四运动前夕,即使新文化人大力宣传新思想,而且出于对现实政治的敬畏以及个人对于权位的追求,主张新旧调和依旧是大多数学子的选择。这也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马魂中体西用"论,是方克立教授在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特别是其中的"中学"、"西学"、"马学"关系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主张。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以体用模式讨论文化问题之有关主张的继承与变革,使得传统"体用"范式从过去的"体用"并举改变为"魂体用"并用。"马魂中体西用"论是对"综合创新"论的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充实了"综合创新"论。  相似文献   

17.
在李大钊的早期思想历程中调和论占重要地位。李大钊调和观既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熏陶,同时还与新文化运动中的调和思潮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青年斗士.在哲学上杂糅东西,用"以太"说解释物质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力图调和唯物论和唯心论;在认识论上,通过批判宋明道学宣扬的封建名教,把唯物主义和神秘主义、感觉论和顿悟论杂糅在一起,最后由相对主义的怀疑论走向了神秘主义的顿悟论;在历史观方面,强调了"新之又新"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法则,论证了社会法制的不断变革发展,把"日新"变化观同辩证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最终陷入了"异同攻取"辩证法与"相爱相成"中庸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性善论与性恶论分别是孟子和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的南辕北辙使得两位先哲的政治理想大相径庭,一个主张行仁政王道,一个主张王霸统一.苟子礼法兼施、王霸杂糅的思想突破了孟子道德理想主义的瓶颈,开创了一条治人与治国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所引发的诸多媒介现象中,网络世界的吐槽狂欢十分突出。这一现象与其说是大众在评价一部知名美食纪录片的续集是否合格,不如说是当前中国复杂文化语境中大众娱乐文化和公共政治文化的角力、娱乐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相互拆解,更是政治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生、杂糅融合、转化嬗变的表征和呈现。要解决复杂文化语境中纪录片的创作困惑,分众传播是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