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老师出示了一幅“大雁南飞图”,要求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学生说:“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小于号,一会儿排成一条横线。”老师伸出大拇指夸奖他有创造性,但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说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大雁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个句子,这位老师想了不少办法,而学生最终没有说出来,老师颇为失望。事实上,对这些一年级学生而言,说出“小于号”、“一条横线”来,并非有意创新,而说不出“人”字来,也很正常。“桃花怎么会开呢?”“因为它想看看这个美丽的…  相似文献   

2.
雁阵的奥秘     
秋天来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浩浩荡荡地飞向江南;到了春天,大雁又以同样的队形,向遥远的北方“返航”。在这一年两度的“迁居”飞行中,大雁总是群飞而不乱,如同受过严格训练的军队布阵一样,所以古人称之为“雁阵”。可你是否知道,大雁在群飞的时候,为什么要排成整齐的“雁阵”呢?  相似文献   

3.
大雁是冬候鸟,每当秋冬相交之际,它们就从寒冷的西伯利亚起飞,到南方过冬。虽然它们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0—90公里,但由于旅途遥远,旅行则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长空中,它们排成严密的队形,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正是为了互相照应。在长途飞行中,它们除了扇动翅膀,也常利用空中上升的气流滑翔,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当前面的雁鼓动翅尖,发出  相似文献   

4.
谢雨 《小学生时空》2011,(7):116-117
秋天又来到了洛阳城。街道两边的树木被秋风一吹,树叶就像无数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纷纷飞落地面,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一群大雁变换着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在这萧瑟的秋风中,张籍愁思万缕。离家数十载的他此时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日益加重。这浓浓的思乡情岂是一个愁字能了却的。  相似文献   

5.
雁阵也节能     
“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这是我们小学课本上就学过的课文,虽然我们可能不经常看见在天空中飞行的大雁,但它们飞行的情景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南来北往的大雁那划破苍穹的长鸣并非整齐划一,但是即使是在茫茫夜航之中,它们的队形也总是秩序井然。大雁为什么要排成“V”字形的雁阵飞行?因为这样的飞行组合,能使大雁共同削减空气的阻力,雁阵飞行的速度要比大雁单飞高出71%。在大雁这个群体中,总有那么一些大雁,为着这个群体的命运而不断探索和实践,最终才找到了这个飞行方式。它们是大雁群体的灵魂、主心骨。…  相似文献   

6.
秋天又来到了洛阳城.街道两边的树木被秋风一吹,树叶就像无数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纷纷飞落地面,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一群大雁变换着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在这萧瑟的秋风中,张籍愁思万缕.离家数十载的他此时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日益加重.这浓浓的思乡情岂是一个愁字能了却的.  相似文献   

7.
秋天的公园     
夏姑娘一声不响地走后,秋妈妈迈着轻巧的脚步静静地来到了人间。尤其那美丽的公园,真像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公园里的天格外的蓝,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似乎一艘艘帆船,在大海中慢悠悠地行驶着。一群大雁在天空中抖动着翅膀,飞向南方,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好像在说:"各位,我们明  相似文献   

8.
“秋天来,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那是五十年代初,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学了这篇课文。放学以后,我同小朋友,常常跑到村头,遥望着一群群大雁沐浴着火红的晚霞,“嘎嘎”地欢叫着,潇洒地飞向远方。我和小朋友一齐拍着手,朗诵着课文,一直望着大雁消失在苍茫的天际,才恋恋不舍地回家。星期天,我同小朋友提着篮子,到村头的麦田里捡大雁的粪便喂猪。已经是深秋,平展展的麦田染了一层薄薄的霜,似下了一场小雪。一会儿,太阳露出了红彤彤的笑脸,麦田变得一片碧绿,麦苗肥壮的叶片上,还滚…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7课《秋天到了》有“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句子,其中“人”字和“一”字为什么不用引号。还有该册第16课《小公鸡和小鸭子》有“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的句子,那“救命”二字为什么也不用引号呢?泸溪县李家田乡中心学校邓平香  相似文献   

10.
我爱秋天     
我爱秋天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宛如秋雨冲洗过。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地漂浮着,真是秋高气爽哩!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边飞边发出“嘎嘎嘎”的叫声,好像在说:“再见了,小朋友们,明年再相会吧!”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一:师:小朋友,这个"雁"字笔画比较多。谁能勇敢地挑战困难,想办法记住它?(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学生用部件法不太流利地说了几句)师:你真勇敢。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这个"厂"是大雁排成"人"字时的领头雁,把"人"写正就变成了"厂",两个单立人是许多大雁们排成"人"字。主要是在头雁的带领下,它们长途跋涉,团结一致地飞翔,所以里面的"主"字要多一横。你们能  相似文献   

12.
雁阵队长     
秋天来了,大雁排着队伍住南飞。他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雁阵中最小的雁不知道整个雁群为什么非要飞几千公里,一定要到南方去。他在北方的老家住惯了,那里有的是小虫、小鱼、小虾,不愁吃喝,再说北方的树林中,还  相似文献   

13.
《惊弓之鸟》(五年制第五册31课、六年制第五册27课)是一篇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教学中,可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比较课文。课文最后一段,是讲更赢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的原因。教学这段,可启发学生联系第一册课文《大雁》,回忆大雁合群飞行的特点: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同本文的“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进行比较。然后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从而使学生明白更赢的本事不是只能拉一下弓把大雁射下来,而是经过细心观察,从大雁合群飞行的常规和“孤单失群”的异象分析中,找出使这只大雁自己掉下来的办法,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比较顺序。课文先写更赢把大雁射下来的  相似文献   

14.
我爱秋天     
秋天有一种成熟的美。你看,天上飞着将要到南方去的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型,一会儿排成"一" 字型。看,那路边一排排白杨树,是那么苍劲有力,一阵阵秋风吹过,树叶缓缓地落到地上,就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飞舞。那一棵棵松树,是那样苍翠,好像永不换装,执着地  相似文献   

15.
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老舍在谈写作时说过:"说得多而冗一定不如说得少而精。""我有个意见,就是要少用‘然而’、‘所以’、‘但是’,不要老用这些字转来转去。你要是一会儿‘然而’,一会儿‘但是’,一会儿‘所以’,老这样绕弯子,不但减弱了文章的力量,读者还要问你:‘你到底要怎样?你能不能直截了当地说?’"这些鞭辟入里的经验之谈确实是指导写作的金玉良言。  相似文献   

16.
韩梅 《留学生》2011,(3):43-43
西方的轻松教育给了孩子一个发散的思考模式.让他们在天马行空里翱翔。 回想一下我们小学写作文时,谁没写过这样的句子.“下课了,有的……有的……还有的……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啊!”“天空飞过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形”……  相似文献   

17.
雁阵的奥秘     
秋天来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浩浩荡荡地飞向江南;到了春天,大雁又以同样的队形,向遥远的北方“返航”。在这一年两度的“迁居”飞行中,大雁总是群飞而不乱,如  相似文献   

18.
梦回故乡     
中秋的怀念还没黄叶纷飞,已是中秋了。总觉得漫天纷飞的黄叶才于秋天应景。秋天更多的不是收获,而是倦鸟归巢,是小学课本上的“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离家这么久,从没看到过大雁南飞,连风筝的线都被耸立的  相似文献   

19.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金秋时节来到了。天高高的,云淡淡的,天上飞着几行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好像在发一份无声电报:"秋天来了,秋天来  相似文献   

20.
启示     
春天来了.许多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成群结队.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翱翔在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