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代,伴随着人们对“诗缘情”的艺术本体的自觉认识,艺术的形式美逐渐获得独立的价值。魏晋人萌生了把诗歌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的思想。审美情感在“形似”中寻找内形式,语言声律构成文学艺术的外形式。他们对艺术形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文学的外形式上,总结出比较完备的声律理论。但由于脱离缘情本体,又导致了声律对情感的桎梏与悖离。  相似文献   

2.
徐青自1968年起开始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格律,学术成果丰硕,被誉为"有创见,有突破"。在声律方面,他对先秦至隋唐的诗歌作了全面的声律分析,由此探明了中国古代声律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述前人所未述,填补了我国古代声律研究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将齐梁间文坛领袖沈约置于中品,且在序中攻击沈约颇为自负的声律学说,引起后世争议。通过对沈约及其声律学说的探讨,指出"四声八病"说虽然在草创之初不免有繁琐而多拘忌的毛病,但却是魏晋以降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之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跟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沈约声律论为后来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实属诗歌艺术规律的一项重大发现,是诗歌审美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在从古体诗向格律诗演进的过程中,沈约实有开拓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4.
"四声"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理论中,早在先秦两汉就有关于乐律"四声"的讨论,沈约声律"四声"理论同乐律"四声"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永明声律说中以四声作文的主张与传统音乐学"五声杂比"为乐的理论及方法非常接近,永明体平仄病犯等理论同乐论中"同声"、"异音"等理论亦相类似。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音乐理论是永明声律说最直接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从汉语音韵特点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的形成及特点。诗歌讲究声律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能增添艺术表现力;但不能为格律束缚,也可以打破声律限制,创造另一种风格。  相似文献   

6.
郭绍虞先生指出汉语的“语句组织中自然包含了声律的要求。结构严谨、音韵和谐的句子组织,既是语法问题又是修辞问题”。其实,英语的句子组织往往也要考虑声韵上的美感,只不过不同语言材料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声韵特点。对英汉声韵加以对比研究,会使我们对英语的音韵特点有大致的了解,在翻译和交流中可以使用更加生动流利、富于美感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全唐诗》为材料,从声律和韵律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唐诗格律结构的类型,归纳出了粘式律、对式律、粘对混合律、平韵律、仄韵律、转韵律等诗律结构体式,并分类举出诗例,作了精要的分析,从而完整地揭示出了唐诗格律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学注重诗歌的形式之美,从语言的辞采、声律、对仗、用典等各个方面切入诗语内在特征的研究,以此强化诗语的审美特征,增强诗语符号的可感知性,使诗语在外在形式上即获得普通语言所不具备或不明显的艺术特征,在能指层面以巨大的作用构成诗歌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理论研究刍议李善奎一中国传统诗学重创作,重批评,而轻鉴赏,古人谈创作、谈批评的著作比比皆是,而谈鉴赏理论的专著却非常之少。刘勰的《文心雕龙》是谈鉴赏谈得比较全面的,其《体性》、《丽辞》、《声律》、《情采》、《物色》等篇,都涉及鉴赏问题,但真正...  相似文献   

10.
宋代江西派诗风向以瘦硬为世人所认可,陈师道作为该派三大代表人物之一自然具有这一风格,但是对这一风格的内涵,迄今尚未见比较系统而具体的分析。本文从陈师道文本出发,参考前人的多种意见,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文章认为:(1)选字俚俗,意象粗疏;(2)造句拗折,声律奇崛;(3)语意跳跃,章法曲折;(4)炼意炼句,格高律严;四方面共同组成了陈师道诗瘦硬风格的基本特征,并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