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嗡嗡声的老窝 居民们和专家们都在推测着嗡嗡声的可能来源.有的人感觉,这种嗡嗡声好像在格兰德河的峡谷处更响一些,可能是峡谷的岩石表面被水冲刷所发出的声音吧.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开展对水下声音的科学研究,但水下声音的存在早已为人们所知。南太平洋和西非的原始渔民采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只要将耳朵紧贴桨柄,水下声音产生的振动就能传递到木头上,被人耳听到。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静寂的”海洋世界里的动物们可以用叫声传递信息这一事实才广为科学家们接受。水下声音只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发现,主要是水面所造成的障碍: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碰到水面时,99%的声音不是被反射,就是被吸收;水下声波的振动也同样被“囚禁”了。轻装潜水员几乎听不到经由耳朵里残留的空气所传递的水下声音。…  相似文献   

3.
正吸进氦气球里的氦气后,你的声音会变得很滑稽。这是为什么?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就像指纹。说话时,声带会以特定频率彼此振动。这是声音的基本频率,听起来只是简单的嗡嗡声。当声波抵达声道后,它会弹来弹去并且彼此干涉,进而产生各种频率。因此,尽管你的声音始于单一频率,它最终会变成多种频率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4.
悠扬悦耳的钢琴声,低沉纤柔的二胡声,清脆婉转的笛子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声音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噪声和污水、废气一起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物体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一般叫声波,声波的能流密度叫声强。如果声波的声强太大,或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就是噪声了。因此要减少噪声的污染,首先得尽量防止振动,减少它产生的声强。为此,材料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哑巴”金属,即能防振和减振的金属。  相似文献   

5.
<正>得益于世界上首次治疗耳聋的基因疗法试验,2014年6月,一群深度失聪的人终于听到了久违了的声音。这些志愿者是因疾病或外伤失去听力的。他们的耳朵中被注射了一种无害的病毒之后,病毒含有的一个基因使耳内的听觉感受器重新长了出来。目前改善或恢复听力的常用手段是助听器和耳蜗移植。但助听器仅是把声音音量放大。耳蜗移植虽然可以把声波转化成大脑能解读的电信号,但并非所有频率的声波都能转化;这意味着,在听人说话和欣赏音乐时,很多细  相似文献   

6.
曾晖 《科技新时代》2002,(12):45-45
与普通扬声器向空间中的所有方向发射声波不同,美国技术公司的超声波扬声器只向外发射一束声波,就像手电筒的光束。而且只有当声波在传播方向上受到阻碍或反射时,我们才能够听到声音。因此我们可以控制声音是让一个人听到或是让所有的人都听到。  相似文献   

7.
卢米那一家遭受了莫名的嗡嗡声纠缠,这声音持续不断却无法找到根源,它好像无处不在;这声音挥之不去,即使把耳朵堵上也无济于事,它好像钻进了大脑。许多科学家出动,去寻找嗡嗡声的老窝,结果却令所有人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8.
卢米那一家遭受了莫名的嗡嗡声纠缠,这声音持续不断却无法找到根源,它好像无处不在;这声音挥之不去,即使把耳朵堵上也无济于事,它好像钻进了大脑。许多科学家出动,去寻找嗡嗡声的老窝,结果却令所有人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9.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机器,利用声波可以让物体在空气中飘浮,甚至四处移动,并且可以一次性搬运多个对象。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一般磁力被用于悬浮物体。虽然已知声波也可以对抗地心引力,但由于物体不能被搬来搬去,并没有实际的应用。该大学机械工程师莫斯和同事根据施加其上的电压收缩或拉伸,利用压电晶体建立了声音制造平台,每个平台的大小犹如一个小指指甲。采用这种有关声音的装置,凭借声波可以让水滴、咖啡粉末、聚苯乙烯片段甚至一根牙签,在空气中保持飘浮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雪被踩过后,大自然又恢复了喧嚣?刚下过的雪是蓬松的,它的表层有许多小气孔。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发生反射。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少部分声波的能量能通过出口反射回来,大部分的能量都被吸收了,从而导致自然界声音的大部分能量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故出现了万籁俱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为什么苍蝇、蚊子飞过的时候总发出嗡嗡声,蝴蝶飞行时却无声?有人说,这是因为苍蝇、蚊子会鸣叫,蝴蝶不会鸣叫的缘故。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苍蝇、蚊子、蝴蝶都没有鸣器,因而也都不会鸣叫。那么,为什么苍蝇、蚊子飞过来时能听到声音呢?原来,我们之所以能听到苍蝇、蚊子飞过来的声音,是它们的翅膀振动引起的,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振动波对耳朵的作用。我们的耳朵能觉察到每秒16~20000次振动的波,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就能感觉到声音。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我们就感觉不到声音。昆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也是  相似文献   

12.
江灿  王银凤 《科学中国人》2009,(10):110-113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脑电波,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就在这时候,山洞突然骚动起来,远处传来嗡嗡嗡嗡的声音,乌苏比因为太专心于前面,竞没顾及身边的事情。嗡嗡声越来越近了,鸟苏比警觉到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他停下脚步,忽地,嗡嗡声夹着一股冷风朝他飞扑而来,鸟苏比下意识地将头一低,躲了开去,新能源火柴还亮着,他举起来,对住嗡嗡嗡嗡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电子管     
电子管这个名詞,对許多人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如果提起“真空管”或者是收音机里面的“灯泡”来,那又是人人都知道的了。因为一般的电子管里面都是真空的,所以人們習慣把它叫做“真空管”。但是也有一部分电子管內是含有气体的,因此,过去常用的“真空管”这个名称就不能滿足电子管的全部含义了。所以我们还是应該把它們总称为电子管。在二十世紀剛开始的十年中,人們已經会利用有线的电話和电报来傳遞消息了。不論电話或电报,都是把消息首先变成电的訊号,譬如电話中話筒的作用就是把人說話的声波(空气的振动)变为相应的电流的振动。这种振动的电流通过收听者的耳机的时候,又被轉变为膜片的振动而發出說話的声音来。一个人講話的声音是不可能傳得很远的。但是如果把这种声音变成电的訊号,就可能靠电綫輸送到較远的地  相似文献   

15.
阻止扩散     
能产生出长时期留在焦点的能量束。如果你把两只手放在嘴前圈成筒状并向站在来往车辆不断的马路对面的一位朋友喊出“喂”的声音,其结果是却因声波向各个方向辐射而使声音的音量减小了,那你就会懂得那些试图防止能量(通过声波传播的能量)从发源处扩张开去的科学家会有怎样的感觉。这种失败可能不再会有,至少在高技术世界里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石墨烯的全新一代光纤微纳声波探测技术,可实现对声波信号的高灵敏度、超宽带检测,光纤声波监测技术以光波作为声信号载体,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来拾取声波信息。光纤声音侦听系统是利用光纤干涉的原理,以光学纤维或其他敏感材料作为声音探测元件,利用监测区域内声压振动对光纤中传输光干涉信号的调制,实现对铁路沿线重点区域的声音信号的采集和检测、对旅客列车运行随车检验及高铁沿线轮轨健康状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被催眠者或躺或坐,少时平静,催眠师开始催眠,声音轻缓而富有韵律:"请抬头……慢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把气呼出,放松双眼,让身体飘起来……想象你正漂浮在浴盆中、平静的河面上,或正漂浮在碧蓝静谧的天空中……呼吸要一次比一次自如……让身心都融入这美妙的仙境……"随着催眠师不断重复上面的话,被催眠者渐渐进入状态,有的稍有困意,有的轻声酣睡,有的身体僵直.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界,不仅有特殊地形具有吸音作用而导致声学静区的现象,也有特殊自然气候与特殊地形的电磁场形成录放古代声像的传奇,还有异常气候改变声音方向的奥妙……这些种种怪异传奇的现象,被专家们称为“大自然超声像”之谜。  相似文献   

19.
魔鬼的声波     
大家知道,所谓声波,是物体振动而发出的波,它能通过人的听觉而产生某种印象或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声波都能被入耳感觉。人耳仅能感觉到频率在20赫兹—2万赫兹之间的声波。高于2万赫兹和低于20赫兹的声波都是人耳感觉不到的,前者我们称其为超声,后者称为次声。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文化》2009,(2):38-39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们不仅是村镇居民,也是都市人出游途中可能遇上的突发事件。其实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