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虚伪的对话     
乐乐 《小学生》2006,(10):8-8
周末去少年宫学完二胡,老妈来接我的时候碰到同学小林,我们都坐在妈妈后座上,两位母亲就开聊了: A:唉呀,你家宝贝儿子长这么高了!才几天没见,又长了,这是像他爸爸啊! B:嘻嘻……你家姑娘这才叫个漂亮呢,像了你俩谁都是个大美人咧!  相似文献   

2.
话“虚伪”     
《海外英语》2014,(5):20-20,63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想一想:你最近听过一些有关虚伪的故事吗,都是些什么?你听说过哪些名人或公众人物的虚伪行为,发生了什么?你曾因为虚伪而自责过吗?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FCE、IELTS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3.
江扬 《家教指南》2003,(10):45-46
儿子的谎言越来越多,骗术高明,有时连我也被骗过去。由于单位工作关系,我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到了他读高中时,我开始发现儿子会说谎了,且不露声色。比如他有别的事回来晚了,会说“到书店看书去了”,或者说“在学校里帮别人办墙报”,你不得不信,因为儿子爱看书,儿子的墙报艺术也颇为出色。一次,儿子竟当着我的面撒起谎来。那天他没上晚自习便提前回家了:“帮我写个假条吧,我对老师说我病了,可他偏要家长写证明。”我照例说:“你自己写吧。”从初中开始,我便让儿子拥有“家长”的权利,因为我工作忙没工夫管他,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他。可是…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7,(7):52-55
采用通谋虚伪的方式订立虚假的房屋买卖合同以骗取银行贷款时,房屋买卖合同可能是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合同,伪装行为因不具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非伪装部分则因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而可能有效。于我国现行法,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之无效部分应适用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不能适用《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认定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因我国《合同法》并未确立通谋虚伪表示无效规则;更不能求助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之无效规则,因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之非伪装部分在未达到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时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善意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各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为大多数国家民法所明文规定。我国自从善意保护立法以来,已经将其主要旨意融入民法的立法精神中。目前,我国的善意制度保护在物权领域,法律行为领域和债权领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上取得了诸多成就。  相似文献   

6.
虚伪的善良     
王国星 《良师》2011,(2):13-13
在一座大山里,住着一群蜜蜂和一户居民。蜜蜂每天都出去辛勤地采蜜,然后让农户拿去卖钱,当然农户也给蜜蜂做了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双方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一只蚊子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宁静。那是蜜蜂外出时发现的,  相似文献   

7.
礼仪产生了虚伪,但礼仪本身没有错。当礼数被剔除虚伪的外延,以真我示人后,社会的习礼就不再会被人们误解为虚伪。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到来之日,社会中每一成员对习礼都形成共识,为传承善行而呐喊、助威,为人类的健康发展而克已复礼。  相似文献   

8.
闫八一  王龙 《文教资料》2006,(22):59-60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法律规则,它对维护交易安全、促进商品流通、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虽没有在正式的法典中对它予以承认,但在一些相关法律文件中间接地对善意取得制度作了说明。完善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更有效地调节民事法律关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力争与国际司法接轨。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制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虚伪     
师范大学毕业那年,我很顺利地通过了市教育局为全市初级中学统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并被分配到了一所市属中学。按规定,我只要再成功试讲一节课,我的就业问题就算解决了。因此,对这次试讲我进行了充分准备,不仅从头到脚把自己包装了一番,还详细设计了试讲时的语调、步态及手势。我对这次试讲极有信心。果然,试讲只进行了15分钟,就被现场听讲的校长用手势打断了,他高兴地说:“小梅,祝贺你成功了!看得出来,学生们的注意力完全被你吸引了……”虽然对自己的实力比较自信,但我还是对试讲能这么顺利感到意外。可就在这时,台下有位同学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狂欢是—群人的寂寞,我们在寂寞中引吭高歌。  相似文献   

11.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物权法》第一次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创新性地将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不动产领域。《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构成要件较少,有些要件规定不太合理。《物权法》应规定赃物的善意取得,明确遗失物的善意取得规定,不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作为构成要件,应对无权处分及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作出规定,应将其他物权善意取得的规定具体化,还可以规定债权的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2.
无权处分制度在我国颇受争议,学者之间的讨论十分热烈,关注的焦点主要在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上。本文在界定无权处分行为中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力求对关于合同效力的三种学说作出正确评价,认为效力未定说是目前最接近立法的解释,并对其有关漏洞作出补充解释,得出结论:无权处分的合同效力未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此,无权处分制度才能在物权与债权制度体系下自由生存,与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担保制度等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是以牺牲财产所有权静的安全来保护财产交易动的安全,旨在维护交易第三人的利益,该制度以无权占有人以财产所有权的移转或其他物权的设定为目的。我国《物权法》第一次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并且规定该制度适用于动产领域和不动产领域,这是我国物权法立法对传统物权法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成果。但是《物权法》对于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规定过于简单,对各个构成要件的内涵缺乏规定,造成了法律适用和衔接上的困难,如不能和合同法有效接轨,适用范围也较为狭窄,造成对善意第三人保护缺乏法律根据。笔者试图对我国善意取得制度中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明确无权处分的概念和外延,规定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等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出发点,重点论述善意取得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认为在我国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转移模式背景下,主张善意取得合同有效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障碍。认定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只能建立在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如果尚不能作出这种变革则应当坚持无权处分合同无效的观点,对于其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司法解释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各国立法中被普遍采纳并受到重视.我国合同法的制定也体现了这一立法思潮.我国新的合同法不仅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而且围绕着诚实信用原则,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合同义务体系和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追溯物权行为理论起源,梳理物权变动理论模式及应考虑的因素,得出的结论是应建立以物权无因性理论为基础,以公示公信制度为原则,以善意取得制度为补充的确认物权变动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7.
无权抵押是无权处分人以他人财产设定抵押的行为,该行为分为签订抵押合同的行为和履行抵押合同的行为。根据现代民法物权债权法理论和立法实践,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无权抵押条件下,抵押合同的效力应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善恶,分别确定为有效和效力待定两种情况。同时,在无权抵押情况下,应建立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制度,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后契约义务是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负有的附随义务。它衍生于诚实信用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领域的重要体现。违反后契约义务,要承担后契约责任。后契约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区别于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9.
善意取得适用情况下的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在理论以及实践中都是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种观点的评析提出,为保持物权法和合同法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必须坚持无权处分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浅议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人格权是环境保护吁求在人格权法中的反映。传统人格权法不利于保护公民的环境利益,民法应当规定环境人格权,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并采取传统民事救济手段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保护环境人格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