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财政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一项重要的自治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利益的重要体现。财政自治权的有效实现是其他各项自治权利得以落实的基础保障,是振兴民族经济,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民族自治地方应在国家统一的财政体制下,结合民族与地区特点,依法实现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力微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需要国家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的具体体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与民族区域自治权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自治机关中居于中心地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全面发展是与当代国际人权新原则的宗旨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自治权,该项权利具体应该包括自然资源权属确定权、自然资源优先开发利用权和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权三项内容。民族自治地方应该以国家赋予的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自治权为基础,构造以权属明确、种类多样、长期利用、合理管理为特征的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以利于民族地方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障民族地方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中一项重要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是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各项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必要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享有的自治权之一,基于财政自治权的重要地位,从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们把经济自治权的发展与完善提到了能否真正实现区域自治的高度来认识。原定的经济自治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实现。具体界定和有效实现经济自治权是今后一段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自治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内容。经济自治权的主体包括:权力来源主体和权力行使主体、经济自治权的法律内容、经济自治权的施行客体。它具有政治性、法定性、经济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它的实现途径包括立法途径、行政途径、司法途径、监督途径和帮助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主权的统一,我国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国策。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正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响应基本国策而规定的。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对于各民族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重要意义,分析其现状,然后指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8.
地方立法包括民族自治立法、一般行政区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经济特区立法.自治立法权是民族自治地方所享有的自治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行使对能够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区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其他地区立法权,对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法治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明确提出依法治国,西部大开发必须依法进行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促进民族地区大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滞后的现状决定了其立法工作的紧迫性。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特异性决定了其立法工作原则以及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治机关行政领导的经济自治权是非常重要的权力,但现实中,经济自治权并未得到充分行使,因此必须强化自治机关行政领导对经济自治权的行使。强化民族自治机关中行政领导对经济自治权行使的政策建议如下: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保障制度;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分权,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继续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加强自治机关的建设;完善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等。  相似文献   

11.
民族经济自治权是实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的基本经济权利之一,其基本涵义包含属性、主体、核心和目的等丰富内容。民族经济自治权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性质,它的两个主体分别是权力的行使主体和权利的归属主体。民族经济自治权的核心和目的是以法律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以自治民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各项经济自治权利,以及由其转化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和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的经济事务的各项权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民族发展,民族发展权是我国执政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和政策,是我国宪法和法律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内容和原则。长期的人治理念和权力行为方式影响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和民族发展权的落实,成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运行机制,改变依靠权力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传统做法,形成依靠法治来保障和实现民族发展权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是祖国统一、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民族关系的和谐,对新形势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研究,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七五”计划曾把内蒙古等民族自治地区划于“西部”之外。1999年下半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以内蒙古为代表掀起了一场界定西部大开发区域的大论争,他们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批驳了把“西部”仅仅理解为纯经济区划的观念,坚持了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省区的经济差异,维护边疆稳定、消除贫困的观点。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国家最终以行政法规形式,把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列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这样不仅在理念上把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还通过法规形式把该理念推向全国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自治权的存在是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刑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而通过制定顾全大局、兼顾民族地方的变通性、补充性刑法规范,可缓解这一冲突;通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逐步消除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进而达到彻底消除这一冲突,实现法制统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洪军 《青海师专学报》2011,(6):10-12,2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本文以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为实例,对其特点进行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