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思想应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清数学知识的同时,应该将蕴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挖掘"出来,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并自主学习数学。认为可以从展示知识产生的过程、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的应用等4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数学教学应在强调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蕴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并在教学中通过针对性问题促使学生领会.中学数列的数学思想包括函数思想、递归思想、由特殊到一般、数学归纳法、消项求和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方面.基于中学数列的数学思想,提出如下教学启示:问题驱动概念教学,促进数列概念本质理解;从函数的角度审视数列,揭示两者的内在关系;重视递推公式教学,培养递归思维与发现能力;强化数学归纳法,拓展数学论证能力;诱发数列求和“好念头”,渗透消项求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应注重对知识背后的"知识"的构建和重新"组织",即注重在思维体系的构建上做文章。数学教学必须注重数学的思想和观念,突出数学的思维和本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触及事物本质的学习,才是完整的、准确的、丰富的、深刻的学习。学生也只有建立起了自己的思维体系,才能更好地驾驭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双重性,学生既是被教师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继承,不重视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形成了"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储存"型人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使数学教学收到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本原性数学问题"是指数学某教学主题中最为原始、朴素、本质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是藏在数学现象、概念、方法背后的基本原理、原始方法和数学思想。运用"本原性数学问题"可以探寻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结构,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验深度思考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国内的中学教育目的以及数学教学目标中,都强调了对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其中数学教学中的"双基"主要是指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2个内容.平面向量这一知识内容将数、形集于一体,因此其包含了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这既是代数教学的内容,又是几何教学的内容,既能够进行运算,又能够用图形加以表示,联系到物理之中,又具有矢量的所有特征,因此对于向量知识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与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内容.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隐藏在教材背后的,教科书大多无法提及.必须由教师把教科书中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从而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南每名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陈军 《考试周刊》2014,(88):50-51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所在,数学思想使学生受益终身。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并适时有效地渗透,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概念、掌握方法技能的同时积累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案例为例阐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与枯燥是数学公认的特点,有"数学烦、物理难、化学玩"之说。但"烦"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又一个"数学的精彩"。如何才能将数学美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每一位学生?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寻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拯救数学课堂必须从做"秀"开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这里讲的做"秀"不是数学课形式上的摆"花架子",不注重实效,而是通过在数学课的每一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精美的包装与适度的展现,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问题,让学生在欣赏数学美的同时,充分肯定和认识自己的力量,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获得美感体现。  相似文献   

10.
罗在熙 《考试周刊》2012,(31):59-60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职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职高学生文化素质偏低,因此,要实现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数学教学由"讲"向"导",由"被动学习"向"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数学教学,实现数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王明华 《考试周刊》2011,(38):100-101
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知识技能、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育应充分重视"问题解决"的教学。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即"问题解决"教学是指":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探索,并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从而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问题解决"教学中所指的"问题"是一些"非单纯练习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不熟悉的、全新的。  相似文献   

13.
李云 《江西教育》2024,(19):63-64
深度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对知识的浅层识别、理解、学习和应用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掌握知识与技能背后的核心思维与能力,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发展核心素养。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性教学情境,实现深度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另外,情境教学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要求与深度应是不同的,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这就要求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并最终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经历知识探索过程中,有的数学思想外显而显得比较清晰,而有的数学思想内隐,则显得相对模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捕捉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因为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数学思想渗透与感悟的过程,而不能"一走而过".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和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无不从"问题"开始,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因此,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师生重组知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为此,我们经常采用"愤悱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形式设置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  相似文献   

17.
也许"数学作文"这个词还是第一次映入你的眼帘,也许大家对这个新鲜的词语感到比较模糊,有人会问数学也有作文吗?是的,"数学作文"是指用语文写作形式与数学内容大胆地结合的学生习作.它是对数学学习兴趣、思想、动机、方法的感想和反思;也是对数学学习思想方法和知识的应用探索,它促进文理科的沟通,使数学教学获得文理双修的效果.数学作文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而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从书本上力图准确无误地搬运知识的过程 ,而是一个连续地、生动活泼地与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符合的过程 .教师所追求的不是仅仅给学生讲述明白 ,而应力图通过自己的“示范” ,由学生主动探究 ,主动思考 ,亲身体验“活生生”数学思维活动 ,揭示出隐藏在具体知识内容背后的思想方法 .数学探究性教学过程 ,从教学认识过程的任务来看 ,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仅仅获得和验证真知 ,更…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娟华 《考试周刊》2012,(93):62-63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小学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偏重"科学世界",而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导致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数学课,觉得语文课"老一套",数学课"太枯燥"。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缺少与生活的沟通,固守旧有的教学思想与观念,导致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能力目标被不断放大,思想和情感目标则成为点缀与装饰。课堂教学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轻视在生活大课堂中探索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偏重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满足于形式上的模仿与套用,由此,教学没有了激情,没有了创造,没有了灵性,没有了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