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乔木同志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者之一。他为推进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坚持不懈,呕心沥血。从1941年6月起,胡乔木就在毛泽东指导下为《解放日报》撰写社论,并在改造《解放日报》的过程中做了不少工作。到1946年11月从延安撤退,他写的社论共有56篇。其中《教条与裤子》《请重庆看罗马》《驳蒋介石》等篇传诵一时。在转战陕北途中,胡乔木没有停下手中的笔,新华社不时播发出自他手的社论。1948年春到达西柏坡后,胡乔木出任新华社总编辑。为迎接全国解放新局面的到来,党中央决定集训新华社主要干部。在刘少奇主…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不仅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理论家、宣传家、史学家,他还是一位诗人。他在工作之余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这些诗词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都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胡乔木写的诗词还得到毛泽东的指教,在他的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里收入的旧体诗中,有许多诗词都是经过毛泽东亲自修改后定稿的。  相似文献   

3.
新近出版的《乔木文丛》共有四集,其中有一集为谈文学艺术。这一集收入他71篇言论,包括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报告、谈话和书信。文集中的内容许多未发表过。本文集收入从1930年3月他在中学时代写的《近代文艺观测》起,直至1992年9月25日他逝世前三天阅定的《人比月光更美丽》,时间跨度62年。 胡乔木一生对文学艺术十分热爱,在党内长时间主管意识形态工作。他阅读广博,并有独到的见解。他对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美学与欣赏,都有研究和兴趣。他的言论,在党内和社会有很大影响。下面对他的若干论点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4.
胡乔木同志在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五日的《人民日报》三版上郑重地登了一则《更正》:“顷接钱三强同志信,《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中的约里奥—居里误为约里奥·居里。希予更正。”胡乔木同志这种对自己文章认真的态度,使我想起了王尔德的一个故事:王尔德是英国大文豪。一次,他大宴宾客。客人已到齐,主人王尔德却久不露面。大家饿着肚子等了好久,才见他出来。客人问:“你怎么这样久才露面?”王尔德答:“我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工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是我党新闻战线卓越的领导人,消息和评论写作的大手笔。 胡乔木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除为新华社、《人民日报》写作许多重要文章以外,1978年和1981年,他还受命起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称他是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相似文献   

6.
1963年左右.胡乔木赋闲养病.从杭州来到上海.经常到福州路旧书店淘书。我们很欢迎他。1990年4月9日胡乔木曾回复我一封关于左翼文学的征询.他在信末说:“当年的小孔对我是很熟悉和亲切的”.就是讲这段时间里我接待他前来看书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被邓小平称为"党内的第一枝笔"(《回忆胡乔木》第63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的胡乔木,1912出生于江苏盐城市。1930年先后就读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历史系。20世纪40-60年代,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作为新华社社长、《人民H报》社长和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领导党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8.
胡乔木热心关注新闻界商恺1958年的夏天,一个突然的“通知”,将我和姚力文同志从人民日报记者部一同调到了胡乔木同志办公室。记得是这年的6月1日,也就是《红旗》杂志创刊的那一天,我跨进中南海内一个挂有“颐园”匾额的幽静小院,这便是胡乔木同志办公和休息的...  相似文献   

9.
《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是胡乔木1946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一篇社论。 就在胡乔木担任毛泽东秘书不久,194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5月16日起,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事业,亦加改进,统归一个委员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1912—1992)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公认的中共党史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论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只熟悉胡乔木在其他方面的贡献,而他作为政论家的一面却并不为世人所知晓.事实上,胡乔木先后为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了一百多篇政论,这是他一生中在文字工作方面所作贡献中不可或缺,也是最具个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他为党的言论机关写过为数众多的评论,其中有些堪称典范作品”.(胡绳语)“他所写的许多社论和时评,一直是我们学习的范文.他对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建树,更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巨大贡献.”(穆青语)本文旨在通过对胡乔木的政论作品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分析,表达对革命前辈历史功绩的缅怀敬仰之情,同时也希望借此唤起对胡乔木政论及其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1日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奠基人之一的胡乔木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同志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支持与指导,以及为改变当时落后的新闻出版局面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对推动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刊特于本期(2012年5月上)和下期(2012年5月下)在"本刊特稿"栏目分上、下两篇推出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同志撰写的文章《胡乔木对新时期出版工作的历史性贡献》一文,表达对胡乔木同志的敬意和思念。  相似文献   

12.
《党的文献》1997年第1期刊登徐永军整理的《胡乔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的文章指出,胡乔木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表述了胡乔木对这一问题的若干重要观点:①精神文明不能够离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它只能由思想战线全体同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思想政治文化领域进行长期奋斗而产生和发展。认为只要经济搞好了,人们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自动地跟着好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都是同步的,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完全能够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之下,离开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道德无  相似文献   

13.
胡乔木同志有一篇内部讲话一《怎样写好文件》。这篇讲话过去未发表过,现在,收在新出的他的文集第三卷。这篇讲话无论对起草文件或撰写文字,都有启发。 他说,各部门工作条件不一样,各部门对自己的业务比较熟悉,党和群众对这些就不那么熟悉。这就要向党和群众进行宣传,所以工作就要有文件、报告。要达到目的,要讲究方法,使对方能够懂,要合乎三个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四日,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为湖北、四川两省共同编撰的《汉语大字典》第一卷的出版,举行首次发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同志出席,并做了讲话。他说,他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在这里向所有参加《汉语大字典》编写和校对、印刷、发行工作的同志,对同志们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且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汉语大字典》共分八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出版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乔木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长期的指导工作中对出版工作诸多问题作过很多深刻、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理论和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乔木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诗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的60年岁月里,创作了不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体诗和旧体诗词,  相似文献   

17.
彭程  少辰 《出版参考》2006,(7):26-27
差点卷入“反党集团”;因病休养,毛泽东致信关心。 1959年的庐山会议,胡乔木差一点进了彭德怀“反党集团”。庐山会议的初衷是纠“左”,胡乔木被毛泽东指定是会议决议起草小组的组长。会上,胡乔木与曾经担任和仍在担任毛泽东秘书的周小舟、田家英、周惠、李税等接触较多,且思想上与彭德环的意见比较相通。彭德怀被揭发批判后,周小舟、周惠、李锐等受到株连,胡乔木、田家英也险些被划进去。  相似文献   

18.
彭程 《出版参考》2006,(20):26-27
差点卷入"反党集团";因病休养,毛泽东致信关心. 1959年的庐山会议,胡乔木差一点进了彭德怀"反党集团".庐山会议的初衷是纠"左",胡乔木被毛泽东指定是会议决议起草小组的组长.  相似文献   

19.
类别:新闻人才学编号——胡乔木盛产“社论”1941年2月,胡乔木被毛泽东点名调去当他的秘书。同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博古是社长,他提出每天要发一篇社论,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胡乔木电成了博古的约稿对象——有时,是博古请毛泽东写社论,毛泽东嘱胡乔木写;有时是博古直接约胡乔木写。胡乔木第一次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题为《救救大后方的青年),在1941年6月8日刊出,胡乔木在这篇文章中显示了他写政论的深厚功底。于是,《解放日报》编辑部“抓”住了他,约他不断写社论,光是1941年6月份便发表了他写的4篇社…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新闻业务》今年第三期刊登了胡乔木同志最近给穆青、李普同志的一封信,现全文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