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冷战时期的经互会中,苏联与东欧成员国的关系是主导,但是分别考察1945年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战前(二战前)苏联与东欧几乎无联系:1945年前德国一直是东欧贸易的中心”。苏联和东欧地缘相近,而经济关系却如此疏远,其中还交织着双边之间的主权纠纷和意识形态猜疑,不可避免地给后来的经互会埋下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了“冷战”攻势,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情报局、经互会、华约集团相继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计划与欧洲的分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提出促进西欧联合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是把复兴欧洲和遏制苏联两者结合起来的;而利用复兴后的欧洲形成对苏联的有效遏制,是其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苏联与东欧各国均未参加马歇尔计划,却在1949年1月25日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样,欧洲开始形成了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两个平行的相互排斥的国际市场。因此,我们说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分裂为两大集团的起因。  相似文献   

4.
一、导致出现误区的原因分析 关于“两极格局形成”这一内容的教学,笔者听了好多次课,且是在不同学校,但却发现普遍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苏联则建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与之对抗;二是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则组建经互会予以反击。调查得知,既有对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表述的理解和归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苏联教育的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生态学教育,即把生态学教育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里,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生态学教育就是日本所说的环境教育。继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总会上提出的关于环境教育方案后,1977年苏联格鲁齐亚共和国的第比利斯市接受该提案并通过环境教育宣言——保护大自然是全人类的任务。东欧各国也纷纷响应该提案,设立“东欧保护大自然国际会议”,并和东欧经互会共同合作,推  相似文献   

6.
[译者的话]这篇文章是从苏联新近出版的经济专著《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和消费》中译出的。目的是给国内经济界同人提供值得参考的学术情报,以扩大内部交流。该著以经互会成员国的资料为依据,对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福利状况及与此有关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概括,阐明这些国家在提高人民福利方面的远景规划及近期规划的主要特点,探讨在满足  相似文献   

7.
苏联普通学校数学、 物理、化学课将使用 电子计算机教学 据苏联《教师报》报道,苏联教育部学校总局建议:1982/83学年,从七年级开始在数学课上使用电子计算机教学,以后逐步在物理课上和化学课上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苏俄政府对两国的中东铁路政策及其转变,可以得出:一、苏联对华政策的总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但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则更多地考虑本国的民族利益;二、在中东铁路问题谈判中,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苏联的国内形势、北京政府对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态度,都影响着中东铁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资金不足是个大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发展生产,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资金量,从绝对数上增加国家财力;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现有的资金的再分配中,广泛地筹集资金,使国家掌握到较原来更多的资金量,从相对数上增加国家财力。要作到这后一点,就尤其要重视使用国家信用这一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它的聚财作用。在当今世界上,连经济最发达的美国、苏联和经济发达的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都大举国债以解决资金不足,那么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金紧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又怎么能例外呢?  相似文献   

10.
1956年以来,毛泽东基于"以苏为鉴"的认识而设计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主观意图上讲,意味着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否定,但从客观效果上考察,这种发展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触动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结构。而邓小平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彻底摆脱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曾经成为世界文明中心。苏联的成功得益于先进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于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强大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它在保证苏联文明中心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苏联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经济上过于求纯、急于求成,指导思想上集权统一,超越阶段,政治体制严重脱离群众。因其不能与时俱进地作出调整,苏联模式走向了反面。衰落的苏联模式诱发了苏联文明中心的向外转移。模式先进而走进文明中心的经验,模式衰落而淡出文明中心的教训,对于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与苏共覆亡给各国共产党人和世界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重要的警示是: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是事关党的事业、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必须着眼于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价值体系随之崩溃,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在俄罗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贬值,公民道德基础被破坏,国民的整体素质下降,国家安全面临潜在的威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复兴大业的基础,建立健全的、现实可行的青年一代社会化机制势在必行,其中重构一个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科学民主的思想教育体系尤为迫切和重要.与前苏联的思想教育体系相比,新的体系在内容上更为科学和完善,在形式和方法上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在前苏东大地上,政治转型拉开了私立高等教育兴起的序幕。本文选取了五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国家——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对前苏东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作一概述。不平衡发展是前苏东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但在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师资结构上,后起的私立高等教育大同小异。就发展前景而言,前苏东国家私立高等教育都面临着来自公立高等教育的挤压和人口减少的危机,而政府决策是制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苏两国探索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落后不发达国家选择的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新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直接从西方和自己本土文化中找到资源,而只能诉求于来自西方又超越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苏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确立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20年代,为新生的苏维埃制定了一系列的文艺政策,甚至不惜采用强制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中国在50年代初,基于政治功利性和现实国情,在文艺方针和文化领导权这一问题上也与苏联有共同的追求。当然,这种单向的“一边倒”,使当时的中国文学在汲取苏联文学优秀养分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遭遇到了它所含有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分类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联转变为俄罗斯以来,高等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介绍了当今俄罗斯高教层次分类问题,并认为,俄罗斯高教层次结构变化特色是:既保留了苏联时期高教典型层次结构特点,又并列添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教的典型层次;俄高教的层次分类已基本与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一一对应;它的学位在国际互认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探析苏联国民经济崩溃的原因,对深层次理解苏联解体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从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和美国的分化瓦解战略两大方面分析论述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崩溃原因,苏联国民经济的崩溃直接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从而瓦解了苏联人民意识形态,最终使得苏联社会主义大厦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18.
初创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是从前苏联"全盘接受"过来的,它有自身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一个重大成果。我们应当恰当地估计前苏联经济体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苏区精神是中国苏维埃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风貌的总称。加强苏区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历史时期,苏区精神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应采取措施加强苏区精神研究和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