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但在《决定》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人民陪审员队伍构成现状与“大众化”设计初衷相背离和履职水平低等情况.本文试图以湖南西部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为样本,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以上情况的产生原因,为改进我国基层法院陪审员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育制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此书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关于婚姻家庭的本质、抚育方式、基本结构及社会继替等思想,对于今天维持家庭婚姻和谐、社会稳定和整个种族的延续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目前农地制度的重构方案,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抛开具体的方案设计不谈,仅对我国农地制度重构所应当秉持的理念和立足的理论基础进行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高等教育内外部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制度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必须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注重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少文章关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点,大学生成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起过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重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学术制度建设前的准备期、教育社会学制度成形期、教育社会学的初步繁荣期三个阶段,与学科制度建设同步,学科的理智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对中国传统教育社会学思想研究、中国教育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和外国教育社会学介绍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6.
把教育行动的目标定格在社会、制度、文化的再生产领域进行分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这种理论框架是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人的异化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行动的社会学研究把教育纳入到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中研究,有力地揭示了教育再生产社会结构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音乐社会学,近年来这个学科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宏观来看,分之为音乐学与社会学,是二者的综合性学科。音乐学主要研究音乐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它的任务也就是透过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的本质及其规律,而其所包含的学科就有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心理学等。而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体系发展和作用的规律性学科。它包含整个社会,中间又包含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的社会集团或制度。  相似文献   

8.
教育制度的内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教育社会学否定教育制度的内生性,把教育制度看成了一种个人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并造成一种排斥教育制度的研究倾向。而新教育社会学或旧制度教育学则把教育制度的利益背景看作需要批判或清除的对象,因而带有一种强烈的救世意识。其实,教育制度根植于人们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理性计算。只有认清教育制度内生性,我们才有可能超越新旧教育社会学的教育制度观,为当前的教育体制变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学巨擘的迪尔凯姆一直秉持着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学主义的立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许多关于社会学和整个社会系统的真知灼见,例如关于"社会事实"的详细论述。本文基于现代系统科学核心之一的复杂系统突现研究,结合"突现和层次"等相关概念来揭示迪尔凯姆关于社会事实概念论述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复杂系统突现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新兴范式。作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和约翰·奥尔森(Johan P.Olsen)的《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在具体分析了当时政治研究范式(主要是理性选择理论和行为主义)不足的基础上,以制度为核心,从制度与文化、制度与行为、制度与偏好等方面分析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等的发生和发展逻辑,初步勾勒出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研究取向,构成社会学制度主义研究乃至整个新制度主义的经典。其中,关于政治制度的本原、变迁与设计的探讨是该书…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沿着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制度研究,特别是教育制度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初步总结了社会学制度研究中的一些"共识",作为进一步研究教育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语境中的学位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采取了苏力总结的语境论研究进路,运用法社会学方法对我国学位法律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核心是关于学位法律运行中两套制度的关系的分析,这是此前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研究弱项。描述了我国学位法律制度的运行过程并由此揭示了两套制度交叉混同的运行特性。我国学位法律制度是一种学术评判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共存一体的二元结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两套制度出现了交叉并导致了功能的变异和法定功能的弱化。从经验的角度指出了制度混同的现状和问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学位法制建设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政治学视野中的社会学制度主义学派: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学制度主义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对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意义,尤其是对于理解政治组织的行为,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描绘出社会学制度主义学派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它所关注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制度研究: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野 《教学与研究》2005,1(3):52-58
国际制度研究在早期阶段具有形式或法律的制度主义的深刻印记,在研究方法上属于旧制度主义的范畴。行为主义革命的发生和“国际机制”概念的提出为新制度主义取代旧制度主义创造了学术积累上的必要条件。当前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就解释行动的基本逻辑而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属于“预期结果逻辑”,社会学制度主义则属于“适当性逻辑”,但就历史观而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都认为历史总是有效率的,历史制度主义则将无效率的历史带入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社会学在学理上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它受到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社会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知识社会学关于科学与数学的认识对数学教育的社会学研究都有很好的启迪。在借鉴上述两种知识社会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作为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探讨了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内涵、层次和基本范畴以及对于中国数学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经济学、政治学、政策学、社会学各学科关于腐败问题的本质成因、预测评估、预防治理等方面研究在理论流派、思想观点、制度设计和政策主张等方面各有其价值和缺陷,本文通过梳理评析,以期整合多学科的力量,完善反腐败问题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以及廉租房制度等保障措施。住房保障制度在城镇居民购买住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保障力度不足、覆盖面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关于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需要从法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着手,在立法、资金以及保障范围等方面完善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孙本文作为旧中国一名爱国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首先倡导建设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体系,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率先走上社会学中国化道路。他系统引入西方文化社会学和心理社会学,吸收其先进成果为我所用,创立了“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方法论思想体系,构建出中国化的文化社会学理论体系和心理社会学理论体系,提出了系统的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思想原则和方法。他一生立足祖国杏坛,致力于传播社会学,培养祖国社会学人才及研究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从而成为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9.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制度科学,具有科学性;教育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下属学科.因而具有人文社会性;教育社会学源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它又是社会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上述性质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独特学术品性。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和政治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以及特定的社会学领域,制度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日常生活中的制度偏重于文本意义上的正式规定,经济学、政治科学注重考察作为规则的制度,而社会学则强调制度是一种规定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可以使社会行为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制度概念的歧义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学科之间乃至社会学研究中的歧义,使得对制度的研究往往等同于对规章制度的研究.也对生活政治领域的制度建设产生了影响,使得制度化的进程简化为文本规则制定的过程,从而忽略了以感性选择为基础的非正式制度和实践中的实际社会运行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