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兴”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绘画创作中必须经历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起兴”、“神思”、“灵感”三阶段。而“养兴”则是绘画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于“赋”“比”“兴”的理解,自古就有不同。了解古人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些表现手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赋、比、兴”从诗“六义”中分化出来以后,“兴”之义最难定。难就难在概念归属没有定准。把“兴”释为与“比”同类的修辞概念,亦将导致“兴”的浸微浸灭。笔者认为:从“兴”的生成过程,意与象的关系及在创作中的功能几方面看,应把“兴”界定为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4.
“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古老独特、包孕丰富、具有重要发端意义的元范畴,在当代语境下对其进行研究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二十世纪以来对“兴”的研究不仅注重其本源本义的考索,而且还注重对其衍生义和价值的判断,从诗歌协韵起头到表现手法到艺术思维,直至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从而不断调整和丰富了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们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作为轵城一中校长,我的思路是:走“科研兴校”之路,塑“快乐人生”校魂。  相似文献   

6.
初中一年级学生读了贺敬之的《回延安》,会了解到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多用比兴手法,到高中读了《诗经》二首,又知道了诗歌创作中的赋、比、兴手法。这两处的“兴”都是“起兴”的意思,即先言他事以引起所咏之事。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它应当读xīng,不读Xíng。  相似文献   

7.
8.
周军 《科学启蒙》2011,(6):20-21
白白的,你看到了吗?香香的,你闻到了吗?超级美味,你喝到了吗? 这是什么呢?哈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猜到了,这就是对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大用处的宝贝儿——牛奶!  相似文献   

9.
刘勰《比兴》篇云:"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在诗歌教学中,比兴向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们不妨借助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介,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来做导入或示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研兴校"战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首先就要通过"科研兴校"来创新科技和发展教育,以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促进功能。这之中,校长的角色转换及素质能力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校长应成为"科研兴校"战略的规划者、实施的领导者、组织的管理者、过程的实践者、活动的激励者,要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较高的理论水平、出色的管理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年“兴女学”思潮是晚清社会思潮中的闪亮之点.当时先进分子从强国强种、男女平权、造就新国民等角度申论兴办女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提出了建立各类女校、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各项主张,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兴女学”思潮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反映,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特有手法之一;“象征”是西方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许多学者从比较诗学角度考察中国古代诗歌的“兴”与西方诗歌的“象征”之间的关系。虽然“兴”与“象征”二者在某种审美意蕴或者手法特征上的相似性大致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是二者并不是一对完全对等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所以有必要对二者进行细致的辨析和厘定。通过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溯源、意象特点和文化差异性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它的形成经历了从修辞技法到审美体验的过程。“兴”作为心物对应关系中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传统心理结构。“兴”体现了传统诗歌文化的基本美学精神和原则,具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界对于“大夏真兴”钱币的铸造时间和流通情况等问题仍存在着分歧.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该钱币是十六国铁弗大夏于“真兴”年间铸造的钱币.现有的文献与考古资料尚不足以说明“大夏真兴”钱进入了流通领域,将该钱币的出土看做是大夏国贸易发展的凭证也不足为据.  相似文献   

16.
“当当当——咚咚咚——锵锵锵一”只见小cool龙一路屈腿小跑着,一边拍着手,嘴里欢叫着,好似川剧里的小丑,急奔编辑部而来。“这小子,又遇到什么喜事了?”尼可歪头推测。  相似文献   

17.
霍桂芳 《辅导员》2010,(13):119-119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兴趣的好处不言而喻的,兴趣可以使人的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教师深知当中的道理,所以教师不断地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目的在于使学习由无效变有效,由低效变高效。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统诗学对初期白话诗人审美心理的潜在影响,使得他们在进行新诗创作的时候,较多地借鉴了传统诗歌的诗境构造方式、语言形式,和“比兴”手法,因此一部分初期白话诗体现出了比较突出的民歌风味。传统的“比兴”在初期白话诗中的运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表层的“修辞学”的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审美思维方式的内在引力,生动地展示了在“汉语言文学”这一大文化背景下汉民族诗歌的“特殊话语形式”对新诗的原型影响;同时,这种运用也显示了新诗在表现方法上的无限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20.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中小学更加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已成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和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人们认识到:只有“校兴科研”,才能达到“科研兴校”.使学校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沿着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不断地前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科研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