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和人材基础。“全人教育”思想纠正了近代世界教育领域严重机械化与功利化的倾向,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育人需求不谋而合。因此,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有利于从思想认识层面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症。“全人”理想无疑是人类教育的崇高理想,随着人类不断地向更高的社会层次发展,“全人”应成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全人教育”思想指导基础教育与教学改革,为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全人”公民和“全人”创新人材。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多元整合论——兼与彭泽平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教育制度体系下“基础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指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是满足全体成员基本学习需要的国民素质教育,中学阶段的普通性、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则经由分流走向综合。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应当“守一而望多”,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同时,实现培养公民、升学预备和就业准备的多元整合,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人才”的“共同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帮助社会公民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全人教育”思想纠正了近代社会以来世界教育领域存在的机械化与功利化倾向,与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育人需求不谋而合.基础教育应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全力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从思想认识层面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症,为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村基础教育所处的城乡一体化背景,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和农村基础教育自身特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应消除“留农”与“离农”的对立,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为农村和城市共同培养合格公民。具体而言,农村基础教育应改变单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目标,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确立合格公民、升学预备和就业准备多元整合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具有非排它性,非功利性,非盈利性,它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素质教育,人教育,公民教育的系统结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基础教育却出现了“异化”现象,即表现出与基础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种种现象,从而导致基础教育“变色”、“变味”,严重地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在上海市以往较长时期的基础教育发展中,可以说是一直没有间断过,譬如说政治课教材中的“公民”教育主题,又譬如上世纪80年代静安区一中心小学的“小公民楼”的建立等。但也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公民教育发展相比,我们确实缺乏一种整体的架构和持之以恒的本土化要求的整体推进,难怪一谈到“公民教育”,往往会有“我国的公民教育起步较晚”之说。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至今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在建设“教育强省”、“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也没有摆在显著位置。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和国家合格公民的教育,它要求以国家和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为核心、“共同教养”和“共同道德”为基础的“公共框架”培养学生,建设学校和课程。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过程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谢维和教授提出需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审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初中英语教学知识体系的理念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其基本任务是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全面打好科学文化的知识基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是“使儿童、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树立正确的基础教育质量观马云鹏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公民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如何加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民教育研究在我国学界方兴未艾,而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问题的相关研究却非常少。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半数人口仍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成为提高农民公民素质,建设新农村民主文明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厘清公民教育内涵,探讨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的可能性,揭示其现实中面临的问题,以期为农村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提供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等时代因素与国外先进理念的影响,我国公民教育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的实施载体主要是由品德课、社会课、政治课所担任,涉及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也只是融合在综合课程当中,并没有针对性的专门的公民教育类课程,在这些时代因素和国外先进理念的影响下,培养高素质的"世界公民"成为当务之急,从当前公民类课程的目标体系来看,这些目标在教材中是如何得到有效体现的,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合理之处,为我国公民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国外教育评价制度看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展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各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本文作者在介绍国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就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建立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教育制度因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的教育制度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高校录取指标分配以及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收费等.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以及改善高校布局等,则可作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税赋观念是从根本上形成良好的征税环境的举措,这一阶段税赋教育围绕什么是税-为什么要交税-怎样交的轴线展开,实践证明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国民舞蹈文化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专业舞蹈教育,而是取决于基础舞蹈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要为中国舞蹈寻求发展际遇,首先要从初等或者说从基础舞蹈教育抓起。该文从基础教育阶段舞蹈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入手,阐述现代舞蹈理念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从关键的基础优势、难得的市场优势、必要的物质优势三个方面,对广东基础教育舞蹈课程改革及实验研究的优势进行分析,试图为广东的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开启新的思路,并最终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完善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逐步建立开放的教师培养体制,师范院校面临来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方面的挑战,必须树立“教师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1982年宪法颁布以前制定的三部宪法均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但1982年宪法却做出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宪法规定上的上述转变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它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平衡问题.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受教育的法律性质有可能再经历一个由"权利和义务"到权利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新生事物,其课程设置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此就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开设《教师行为训练》课程的必要性及其该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定量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教育在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和人民健康之间的外部收益,结果表明:不同层次教育水平具有不同的外部收益,因此,从效率角度上讲,政府在不同层次教育应承担不同的财务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初等教育的外部收益比高等教育更大一些,因此政府应给予初等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这些研究结果与通常采用教育社会收益率得出的结论相一致:“随着经济发展、整体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外部收益有所增强”的立论没有得到足够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