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当今各国基础教育的共同取向,其理论依据是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教育的重心位移到对人的生命关怀、对人格的尊重上来,这是教育理念的伟大进步。然而,许多时候“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成为我们的思想,却成了装点门面的工具。环顾我们的校园,“以人为本”已经泛滥成一种随处呼喊的口号,成为一种随处张贴的标签,那么,如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  相似文献   

2.
时下,“以人为本”四个字,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在不同级别、不同场合的领导讲话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发现,在现实中它已经更多的被表面化、口号化了,不能不让人心存隐忧。因为过去我们有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对于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新说法的出现,一些人往往出于功利的目的,人云亦云,拿它来做文章,装门面,听起来喊得震天价响,其实纯粹是赶时髦、糊弄人,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效果,可以在讲“以人为本”的同时继续做着不“以人为本”的事情。其危…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一个容易产生岐义的命题。目前流行的“以人为本”的口号,可以传达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一个积极命题,但是反对在各种场合滥用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实质是创造先进的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基础;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的实质是创造先进的精神文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前提;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质是创造先进的政治文明,满足人们的利益诉求,为坚持"以人为本"提供政治保证与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5.
全面解读“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对"以人为本"思想科学而丰富的内涵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的含义;"以人为本"是指"谁"以人为本即应明确"以人为本"的主体是谁;最后关于"以人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一"、以人为本"引导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要求教育尊重人、理解人、为了人、开发人、解放人。根据价值认识的特点,教育不仅要强调我们想教什么,同时必须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据《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把新的课题,新的矛盾摆在我们的面前。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教育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时,就迫使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教育,关注教育的"以人为本",使全体人民都能得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9.
常旭 《辽宁教育》2012,(22):35-3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钱学森之问"也促使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对教育做出深刻思考。教育以人为本,人以善为本。  相似文献   

10.
文雨 《甘肃教育》2006,(9B):1-1
时下,“以人为本”四个字,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在不同级别、不同场合的领导讲话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发现,在现实中它已经更多的被表面化、口号化了,不能不让人心存隐忧。因为过去我们有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对于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新说法的出现,一些人往往出于功利的目的,人云亦云,拿它来做文章,装门面,听起来喊得震天价响,其实纯粹是赶时髦、糊弄人,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效果,可以在讲“以人为本”的同时继续做着不“以人为本”的事情。其危害在于,它使人们的期待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更远的距离感,从而引发人们的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晓君 《初中生之友》2012,(Z5):14-18
作者引言语言如果缺少情感的滋润,再美的词藻,再响的口号,也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憎。从实际情况来看,同学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这类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爱讲大话,不少同学误以为口号喊得响就是注重思想,口号喊得多就是深化主题,喜欢给人或事物随意贴标签,以致"泪水"与"汗水"处处皆是,"伟大"与"热爱"充斥全文。二是爱讲套话,有些语句本身并无多大问题,读起来也算顺畅,只是用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是一个口号的国家。1978年之后,我们便懂得了光靠口号没法使国家繁荣和强大,懂得了空话误国,务实兴邦。但是,这并不是说凡口号都不好。例如,以人为本,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口号。然而,我们曾在铺天盖地的口号面前养成的某些习惯,仍然影响着我们。例如,一个口号出来了,我们很少去思索它的意义,它的背景,它的来历,它的内涵,而往往在口号面前嘎然而止。以人为本是一个意味深长、意义深远的口号,然而,其深刻的时代意义只有在历史面前、在我们今日活生生的现实中成为引导我们的实际力量,在活生生的教育活动中成为现实时,我们才可能感受到这一…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十分明白的道理,但是仅仅把它当作一句管理的口号,还是真心实意地落实到自己的管理实践中,这是检验管理者成功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都知道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动力和核心都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学校管理是一个由"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构成的管理体系,即"人-人-人"的管理体系,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尤其是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学着做一个会赏识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强调管理者要以人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关心人、培养人、教育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人的尺度。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论述:一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二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依据;三是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体系的意义;四是构建这一体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发展观,其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有其独特的内涵,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今天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努力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研究甚至是日常生活,依赖于纯手工较复杂计算的越来越少,这使大家对"运算能力"的教学地位与价值产生争论。"应将学生从计算训练中拯救出来"成为一种"新口号"。但是,"新口号"下出现了许多关于"运算能力"的误解。其实,"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潮起潮落至今,一直是一个"不倒翁"。我们只有从认知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不少文艺界的同志,一谈到文艺作品中的标语口号,就不加分析地持否定态度。殊不知,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他们把文学作品中的标语口号描写与文学作品的“标语口号化”混为一谈了。对标语口号化的所谓文艺作品,我们当然应该竭力反对,特别是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期,文艺作品中充满了所谓假、大、空的“豪言壮语”,往往使艺术形象成为某种理念的图解。这种违背文艺特性的带根本性的错误当然不容再犯。但是,标语口号的本身却是没有过错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既然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着标语口号,既然作者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用标语口号的形式喷发特定心境下的真情实感,那么以反映社会生活为职责的文学作品,就没有理由完全地、绝对地摈弃标语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再次重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积极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指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的数学教育正在实行课程改革,其口号是"自主、合作、探究".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自主发展,彼此需要合作,学生要勇于探究,这永远是对的.不过,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口号落实在行动上,如何与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如何避免片面性,如何找到适当的切入点.这些问题必须和中国数学教育的实践相衔接,体现特色,才能成功,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在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优  相似文献   

20.
校训是学校重要的口号和标志。1996年,我们提出要有自己的校训。当时,我们认识到校训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口号,不仅需要响亮、易记,更重要的是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集中体现在其中。根据当时社会发展所暴露出的人的道德文明素养下降、社会变动加快对人的精神的关注(进取心与耐挫力两个方面),我们提出,明强小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人,尤其是在礼仪和承担时代责任方面,在社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