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彤 《体育师友》2003,(2):20-21
据调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学生喜欢活动的人数占76.3%,而喜欢上体育课的只占66.2%,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引起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体育课教学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对他们缺乏一定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强体育课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了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分析体育课有效教学的标准,从社会、经济、教育视角剖析了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认为,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体育教学过程体现"育人"观是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有效增强学生体能,有效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是体育课有效教学的标准。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能够持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体育教学资源的经济投入,体育教师能否合理运用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原理等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袁存柱  王颖 《体育科技》2005,26(1):70-73
通过自制问卷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海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评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来源、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关系密切;从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和锻炼项目来看,海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专项设置基本合理;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会上体育课"、"不知道如何处理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高等院校冰上体育课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冰上体育课是我国北方地区高等院校冬季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认为应实行层次性、分班授课原则.此外,还应根据北方地区气候特征,坚持长期性,并加强相关"硬件"建设,使冰上体育课更具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也谈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向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完善体育课考试制度、建设良好的体育环境等几个方面着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为保证升学率,很多学校将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集中到一个班,称其为"好班"或实验班等。因学生们将精力主要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所以体育课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很多体育教师认为"好班"学生的体育课比普通班的体育课更难上:其一,纪律性不强:迟到多、旷课多、事假多、病假多;其二,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概念、特点、区别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予以综述。根据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现状,提出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增加学生自主练习、互动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满足了学生学习参差不齐乃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灰色情绪"亦称"灰色心理",也就是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教学方法陈旧,内容枯燥繁杂,场地设计不合理,害怕受伤等),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具体表现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  相似文献   

10.
陈德旭 《体育风尚》2021,(5):179-181
在高职院校中,体育课也是学习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将思想政治建设和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体育课也不例外,是思想政治建设和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载体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喜爱体育课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色,发挥体育课的优势将思想政治建设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课教学"准备活动"质量的高低是体育课能否上好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和学生对此并不重视。教学实践证明;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中不可缺乏的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基本内容的学习,而且有利于课的顺利开展。要提高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即遵从"四性"。  相似文献   

12.
2019年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文中提到了"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仅从表面看,纲要中并没有提及"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但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是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各种技能发展形成的关键期,从长远角度出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有益于让初中生对自身的身体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潜移默化地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在初中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是有必要的,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的领导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弄清楚初中生要提升哪些领导力素质,从而满足《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从制定灵活的教学目标、通过转换教师角色、运用教学激励评价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四个方面着手,致力创设体育教学的最佳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在分析高校体育课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的基础上,针时存在的问题,创建了高校体育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验,检验理论研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研究提出的高校体育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综合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精神和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探究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均得到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说明必须开足上好体育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然而这项政策其动态发展并不是各级学校领导认真贯彻执行的,而是打着国家政策的幌子我行我素,这种拒体制之外不约管的现象较之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尤以高中教学更为甚之,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的"停、挪、霸、扰"。一、停一些学校在临近考试前经常对体育课做出诸如停上调整的决策,为了提高平均分,体育课一律停上,更有甚者,学生一进入高三阶段,体育课课表基本淡出学生的视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体育课应以其形象直观、师生互动频繁等特点成为双语教学的重要阵地。在民族高校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其外语的应用能力,更有利于开拓少数民族学生视野、增强民族体质。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的提出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确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同时指出,体育教学在五个领域目标中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于是,就产生了几种说法,如"强化运动技能说"、"淡化运动技能说",乃至"抛弃运动技能说"等等。因而,有的体育课不讲解、不示范,谈"教"色变;体育课"牢牢把握运动参与",只要学生喜欢就行,体育课变成了"休闲课";有的体育课却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现在体育课教学内容存在单一性,使得体育课缺乏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和自学积极性不高现象。因此,对"快乐体育"教学发展作一些简要的阐述。以供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者参考。一、"快乐体育"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体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体育参与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19.
"磁化"是前提。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笔者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  相似文献   

20.
<正>上好体育课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因此常态体育课达到以下几点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一、要达到学习掌握体育技能、培养激发兴趣的要求体育课首先应该保证学生体质(体能)的增强。而体质的增强就必须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因为技能学习既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发展体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