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个族群都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用途生产、留存属于各自族群的档案,并借此实现族群身份认同.作为集体记忆的族群档案,既是族群身份认同的原始"证据",又是族群身份认同的本真"叙事".族群档案融合了"社会性"和"文化性"双重标准,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2.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运用视听手段,在国家形象建构、民族文化互动、民族国家认同、民族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少数民族题材影像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且具有典型性,“十七年电影”时期利用意识形态建构突出民族交往;改革开放后立足“文化叙事”体现民族交流;二十一世纪以来着眼“多元”与“解构”的叙事方式表达展现民族交融。研究这一题材影像内容,有助于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深化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对厘清“中华民族”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符号化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婧 《传媒》2021,(21)
伴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高效推进,我国已逐步建成覆盖海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中华文化传播推广体系.中西方传播学思想的交流交融对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视野的开创大有助益,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华夏传播学和西方传播学相关理念,通过东西互鉴构建中西传播学对话情境.由谢清果等所著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境界:中西传播思想的分野与对话》一书,在借鉴西方传播学成熟的学科分类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进行具体分析,立足中西传播学新领域从舆论传播、身体传播等方面对华夏文化传播进行探讨,不仅阐明了中西传播学的分野与交融,还展现了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其双向文化文学交流源远流长。这种交流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密切程度上看,都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多见的。颇为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明以后,这种交流主要表现在辉煌的华夏文化向日本输出,基本上呈现单向流动的文化态势。这对日本古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借鉴。直到19世纪中叶稍后即中国的近代,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则把它的文化视野从东方的华夏转向了先进的西方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这时沉滞封闭而又充满危机感的华夏文化开始输入消融了西方文化的日本文化,即通过日本这个西方“窗口”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档案观念的开放与档案工作者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关于档案、记忆与认同的研究不断深入,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价值得以确认和凸显。本文阐释了族群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并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对象,分析它如何利用族群档案建构身份认同,为族群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以促进族群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发挥档案的文化与身份认同价值,提高档案部门的公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下诞生了晒客这一群体,尤以青年为多。因其青年属性,在抵抗与反叛、标榜与风格、归属与认同的动机驱动下催生了表达方式和内容的持续创新,建构了蔚然繁盛的“非主流”文化符号:生造词、图文合体、戏谑,以及其背后的“精致主义”“标签主义”,形成了晒客表达方式与线下传播的沟壑与交融,促进了青年亚文化的族群化、潮流化与价值化,并因此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是富有动感的一项工作。单向制动的新闻,显然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双向互动的新闻才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增强报纸新闻的互动性,是新闻概念题中应有之义。所谓新闻互动,顾名思义应该是编者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相互满足与促进。纵观中外新闻学,对新闻定义时,莫不将编者、读者作为传播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主体予以确认,一盼一给,一传一受,双边互边,缺一不可。 计划经济时代,报纸新闻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单向制动”多,“双向制动”少。一言概之即是“我发布你接受”。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8.
黄华  陈莉莉 《新闻知识》2023,(8):54-59+95
本文通过对YouTube寻根短视频的收集分析,探讨华裔新生代为何寻根、如何通过短视频的展演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与认同,可以发现探“亲”、追溯“根系”与情感共鸣是华裔新生代寻根的三重动力因素,并基于此提出区域特色文化助力加强族群认同、地方政府和机构合力推进新生代寻根工作以及海内外联动体系之构建的互动策略。这既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代际传承,也能激发传播中华文化的内生动力,从而推进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9.
置于甘青地理的交界、族群互动的边界以及夏夷文明中间区位的土族,是陇西民族走廊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土族哭嫁原因的复杂性、情感表达的集中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共同解释了处于中间圈民族文化的杂糅性特征。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作为哭嫁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在仪式中的表达立场因之变迁。从“学哭”到“要哭”,是土族女性表达中“被动”到“主动”的变化的过程,其情感表达逐渐走向独立。哭嫁不再是女性单一宣泄情感的通道,增加赋权、提高地位、传承文化和职业所需,成为土族女性群体在新时代表达的情感希冀,女性在仪式中的主体意识随之建构。  相似文献   

10.
袁潇 《编辑之友》2016,(4):75-7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若干亚文化族群.自拍族群,利用手机媒体塑造自我印象,重新召唤记忆, “自拍神器”的使用赋予了青少年“观展/表演”的意指,通过展示“理想我”建构虚拟社区中的身份认同;手游族群,借由进入“播撤”结构的虚拟手游世界,随时随地组织和重构场景活动,依托于社交媒体的手游为青少年提供了获取满足感与成就感的途径,溢出了现实社会中的稳定身份;果粉族群,通过消费美国的苹果手机彰显自身的时尚文化和身份符号,在各类虚拟网络社群塑造群体认同,期望对于主流话语与文化工业进行颠覆性抵抗,但仍难以选离被市场逻辑与资本霸权收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这里的地方文献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河洛地区地方文献”的调查分析,发现“河洛文献”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变革的现实发展,在理论上将国家认同概念化为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地方主义三维度,运用2009年上海城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n=1421),力图从经验研究层面阐述并检验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之间的理论关系.研究表明,媒介使用行为与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和国家认同的不同维度会在一定层面上发生互动,尤其在建构本地认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离心趋势的感知会对其民族主义认同和城市共同体的情感依附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国家认同作为社会凝聚力的动力机制和实践目标,与大众媒介着力建构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则有着积极的正向的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汉唐陇右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有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唐之际,是陇右民族交融最为活跃的时期。这期间,活动于陇右的主要少数民族至少有十多个,它们以自己创造的卓越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与汉民族一起为汉唐盛世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一、两汉陇右的少数民族西汉时期,陇右东部,即“天水、陇西、北地与关中同俗”(《史记·货殖列传》),是关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陇右西部河西地区尚处在初期开发阶段,当时,活动于这一带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月氏、乌孙、匈奴和羌族。月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战国初期,就游牧于河西地区…  相似文献   

14.
刘颖 《今传媒》2015,(3):144-145
节日仪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节日仪式传播有助于人们的集体认同与文化认同,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本文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为例,分析了在死难者公祭中的象征符体系及其作用;同时,节日仪式传播通过构建互动模式机制、培养文化认同,从而达到增加民族核心凝聚力的作用。而媒介造势是节日仪式传播的主要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会是一个学术组织,地区图书馆学会应在浓郁本地区的学术氛围,提高本地区的学术成就方面有所建树,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加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档案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的原始性凭证,蕴含族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记忆和身份信息,是族群认同的关键性材料,彰显记忆价值、认受价值和文化主体价值.本文基于档案在族群认同中功能展开的观察元框架,通过明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传递机制,解析个体通过"刻写实践—共谋筛选—档案保管"向族群传递认同的交互行为,以及族群经由"仪式展演—情...  相似文献   

17.
闽粤赣边地区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原始土著(山都木客等)、百越、溪峒、畲族、汉族等族群,从社会形态的变迁来看,经历了原始土著——百越——溪峒——客家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百越时期,“饭稻羹鱼”成为基本的饮食结构;溪峒阶段,活跃在该地区的蛮、猺、黎、蜑与汉人等,因仰赖山、水、田等不同的自然资源而生存,呈现出不同生计和饮食特征;进入客家时期,农耕生活、村落文明成为该地区主要的社会形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该地区数百年的主要生计模式,历史上各族群的饮食中与这种文明相适应的元素被保留,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变发生着各种形式的变化,融入到当今的客家饮食中.在当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客家菜”,源自于传统的客家饮食,是客家人自我消费及供他人消费的饮食系统,也是“客家人”用于自我认同和宣扬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8.
《草与禾》     
波音 《全国新书目》2021,(11):67-68
<正>这是一部4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变史,从多个角度观察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巨大的华夏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数千年的碰撞、互动、融合过程,尤其强调了两种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如何不断演进,最后融合成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松散的族群、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匈奴的国家治理方式和华夏区域截然不同。在冒顿的国度中,龙庭、左右王庭管辖的区域里,有着大大小小的族群在不断地迁徙、放牧,他们认同单于是自己的最高首领,但单于无法直接控制某一个小的族群,他需要通过控制某个大的王,间接控制小的王,把自己的命令一层层传下去,最后抵达一个具体的族群。而且,由于游牧经济的特殊性,不论是单于的龙庭,还是大小王的营地或者某个族群的营地,总是在不断的迁移之中。  相似文献   

19.
戴盈 《新闻通讯》2014,(7):11-13
本文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和《寿司之神》在文化、叙事、传播、国家认同等领域探讨,除展现美食的本义外,将凝结在美食之中的人、家族、国家、天下的情感和盘托出,并通过对叙事方式的不断摸索和拍摄手法的创新,利用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集体意识和国家认同在美食文化的纽带中得到展现,促使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继而实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报界已经认同,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是并驾齐驱的两种报道方式。新闻照片与文字报道一样,能够独立报道新闻,报道典型,抓问题,抓连续报道。与这种认同同步,“厚图”观念也悄悄地进入报纸编辑的脑海里。但足,对“厚图”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不都是正确的,在编辑工作实际中也因而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了报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