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基于居民感知视角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及其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湖南省沩山乡为案例地,通过162份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生态、物质、社会、精神四大层面驱动乡村实现振兴;驱动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以及治理有效;驱动路径主要为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升本地居民凝聚力以及加快生活垃圾处理.目前沩山乡所取得的成果及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广大处于乡村振兴初始阶段的村庄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晋陕豫三省14个乡村旅游案例地的居民感知情况,验证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效。借鉴国家政策文件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乡村旅游的四个维度和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对晋陕豫14个旅游乡村开展问卷调查,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验证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效果。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保障体系等要素对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旅游保障体系对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旅游形象塑造对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促进作用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资源开发水平对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好方式,是国家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其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战略,是推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充分衔接的关键。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产业兴旺的基本模式之一,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效益耦合、对象耦合、资源耦合的内在逻辑,两者的充分衔接有助于推进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为此结合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而“农文旅”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乡村业态,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抓手,同时也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了方向指引。文章以乡村振兴视域下甘南州三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农文旅”产业融合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优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如多产融合,倡导乡村振兴“旅游+”和“+旅游”;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践行生态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文旅”产业融合共生运营机制;智志双扶,锻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等。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继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在农村区域规划的重要工作,也是作为新时代开展“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产业兴旺”居于首位,其意义不言自明,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以农业兴旺为基础,实现多要素聚集,多维度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兴旺,进而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宗驰鸣 《考试周刊》2009,(40):47-47
乡村旅游既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又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做大、做好、做活乡村旅游.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思路的引领下,乡村旅游需要提质升级,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的产业化道路,持久地发挥其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技能型乡村建设是缓解乡村技能短缺困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技能型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在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良文化支持、技能人才保障、技术技能支撑,助推乡村文化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然而,受乡村技能环境建设“失位”、乡村技能资源供需“失衡”、乡村技能治理体系“失能”等因素的影响,技能型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效度不强。鉴于此,可从完善乡村技能环境建设、优化乡村技能资源配置、打造乡村技能主体共治格局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技能型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效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的旅游脱贫效应,归纳总结贵州省旅游脱贫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及积累的经验。文章使用超效率DEA模型,统计和测度贵州省九个地级行政区2016—2021年度的旅游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研究发现:贵州省的旅游脱贫效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旅游脱贫效率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和两级分化,旅游脱贫明显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但各地市间旅游业的合作成效不佳,合作强度有待提高。最后提出政府要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旅游各区域间的合作以及巩固脱贫成果要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等建议,为扶贫时代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已经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寻求旅游城镇化最优发展路径是新发展阶段下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根据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特点,本文从产业经济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来构建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现状延续型、经济主导型、社会优先型、环境保护型、协调发展型5条发展路径;通过预测系统内关键变量的变化趋势,并评估2021—2030年张家界旅游城镇化水平,选择最优发展路径.结果表明:旅游城镇化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模拟期内,各子系统的代表性变量变化趋势不一;在5条路径中,协调发展路径对提升旅游城镇化水平效果最优,其他4条路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优势和弊端;未来,张家界应遵循“协调优先,全面发展”的原则,综合实施旅游业跨界融合、各区县一体化发展、政府加强调控等措施保障旅游城镇化系统走协调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大学生富有朝气,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引导和鼓励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和活力。然而,吉林省青年大学生的返乡意愿不足、高校的管理角色缺位、乡村整体环境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等客观因素,使得吉林省青年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需要从学生、高校、社会三方面相对应地构建机制,并探寻更好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形成产业兴旺、生态良好、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并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据此,采用2011—2020年省市面板数据,构建“三高、三态、三风、两治、三维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并引入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助力乡村振兴的效应;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上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均具有助力乡村振兴的效应,但是效应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该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应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浙江湖州为例,研究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湖州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基本上都持认同态度,但在旅游业发展和物价、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等方面,湖州居民基本上也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造成这些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各个区县对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的感知有所差异,吴兴区居民普遍赞同旅游业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两因子,南浔区和长兴、德清、安吉三县除赞同旅游业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两因子外,还普遍认为旅游业在改善交通等公共设施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影响强度上,吴兴区居民感知到的最为强烈,依次为南浔区、德清县和安吉县,而长兴县相对最小。这与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桂林市为例,引入旅游城市化概念,从时间维度探究2001—2021年桂林市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桂林市城市化进程对旅游业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正响应,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处于稳步推进状态;从时序演变特征来看,桂林市旅游城市化响应程度呈“剧烈响应—稳定响应—创新响应—升级响应”的演变趋势。为实现桂林市旅游业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多条路径,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全新战略部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资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阐述了红色资源开发在乡村振兴中提供动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带来保障;红色资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统一于乡村振兴战略伟大实践的逻辑。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根植于农村、直接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功能的乡村成人学校,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实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背景,探讨了乡村成人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时代之机、历史之困与发展之路,为各乡村成人学校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以此实施精准有效成人教育供给,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选取条件变量,以贵州省22个乡村作为研究案例地,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对民族地区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其组态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影响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7个条件变量均不是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需要组态发挥作用。(2)不同因素组合形成影响民族地区旅游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7条路径,及综合驱动、资本推动、资源带动和需求拉动4种协同发展模式。(3)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本是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核心条件,对旅游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TVP-SV-VAR模型从农村金融环境、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人民生活质量三个层面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根据所得结果,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村人民生活富裕,还可以间接创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型农村体系。从实证结果来看,无论是时点差异还是期限差异,三个层面所合成指数在样本期内具有显著正向响应,其中对农村金融环境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农村经济以及农民生活则以短期效应为主。故数字普惠金融不仅需要短期内普及农村,更需要以长期性的金融战略以及基础性制度建设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选取福建省2014年至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及乡村振兴发展相关因素指标数据,采用AHP-熵权法对乡村振兴各维度相关因素指标进行组合赋权,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对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担当与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间的关联度均大于1.3,说明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质量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度;其中,与“乡风文明”维度关联性最强,说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乡村文明建设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保障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也是当下汇集各种愿望、诉求的现实目标。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到的优势,乡村振兴也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创造了契机、延展了育人平台。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器,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责无旁贷。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发挥优势原则、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原则、分类施策原则和发展导向原则,实现因地制宜与挖掘农民潜力的统一。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发挥教育先导作用;找准农户需求与地方高校优势结合点,提高“三农”“造血”能力;建立农民参与和受益机制,保障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大相对贫困大学生精准帮扶力度,减除他们学习生活与就业压力,是共同富裕进程中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