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融合,始于技术领域,兴于实践领域,思于学术领域。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新闻学研究的中心议题被激活,由此丰富了传统议题,延伸了新的议题,主要包括:学术价值、朴素理论、新闻融合、新闻生产、新闻定义、人本主义、公共利益和新闻教育等。围绕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深入研究现实社会客观条件下媒介融合发生的必然性,以及媒介融合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必将使新闻学研究实现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20,(3):4-11
本文通过对著名新闻研究学者克里斯·安德森的深度访谈,梳理新闻学理论从极繁主义到极简主义的转向过程,并通过对安德森提出的"敬畏的新闻学"的介绍,探讨其在数字时代进行新闻学理论范式设计的思路与方向。在安德森看来,对于技术的生态性影响的反思必然导向对新闻学理论的人文主义价值体系的重建。本文认为,在新闻业和数字信息空间日趋陷入价值虚无的当下,安德森关于新闻学应当建立人文主义认知系统的理论化路径,无论在新闻的本体论,还是新闻研究的认识论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作为较早探索本土化知识体系的学科,由其肇始的本土化运动引发的论争影响了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者们从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视角思考本土化议题,其间夹杂着“普遍主义”“特殊主义”“规范性”“本土性”“科学性”“人文性”等主张,在中国崛起、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下,这些学术主张存在竞合关系。基于社会学本土化论争的观点与学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从中受到的启发有:遵从历史逻辑,加强学科史建设,丰富学科话语资源;遵从实践逻辑,理论关联现实,以中国新闻实践作为目的与方法;遵从知识逻辑,在规范化与本土化间,寻找学术想象力;遵从理论逻辑,在多元普遍视野下寻求中国新闻学的世界贡献;遵从道路逻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走向人民新闻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新闻学论文,并从新闻研究元问题、新冠疫情下的新闻报道的媒介建构、新闻从业者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平台逻辑、新闻接受者研究、嬗变的新闻真实性、中国新闻业转型研究、新闻职业伦理的多维视角、中国新闻场域中的地方实践以及中国新闻史研究等十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新闻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理论研究注重对学科范式与经典新闻观念的持续反思;二是,研究者们在平台逻辑与新闻业转型的双重语境下聚焦新闻生产的多元行动者,其中新闻从业者研究尤其凸显,体现了数字技术迷思在学术场域中的祛魅;三是,新闻史研究着力凸显以报刊实践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路径,注重对报刊的社会话语建构、报界边缘群体以及报刊空间实践等议题的开掘与深耕。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2,(1)
本文采用自动化内容分析方法,对2021年度全球新闻学研究做出全面的综述,尝试以此为基础归纳新闻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总体而言,数字新闻学新范式的崛起显著地推动了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体现出了三种基本趋势。第一,新闻学研究正逐渐超越技术工具论的视角,而融入了更多思辨逻辑,体现出了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思维日益深入的影响。第二,对"以数字为背景"的新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是新闻学研究最具理论活力的范畴,印证了数字新闻学在理念上对经典新闻学,尤其是新闻社会学范式的延续。第三,现有的新闻学研究体系对规范理论的探讨是不充分的,数字新闻伦理研究尚未很好地融入数字新闻学的一般性理论体系,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1988-2011年间中国大陆产出的516篇新闻学博士论文的分析,本文尝试对中国大陆的新闻学研究状况作出初步评估。研究发现,大陆新闻学博士论文以基础研究和本土议题为主、重思辨,少有量化研究;但比较注意与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同时,在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及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细分学科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且在中国新闻史、大陆新闻改革、中美新闻事业比较等专题上有较为丰硕的成果,选题已不局限于传统"报学"范围,对各类媒介均有所关注。本文认为,大陆新闻学研究在研究议题的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方面已有相当进步,但是,新闻学博士论文在数量繁荣的表象背后仍潜藏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田浩 《中国编辑》2024,(4):43-49
以介入性为特征的新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兴起,研究者可以通过比较视角、历时视角与规范视角来考察不同社会中介入性新闻的实践模式及其文化特征。比较视角下,“群众路线”等中国特色话语有益于介入性新闻文化话语体系的搭建;历时视角下,全球新闻业在不同阶段都呈现出积极介入社会的实践要求;规范视角下,数字新闻业主张将社会问题化约为行业问题来应对由信息生态转型所引发的一系列观念冲突。研究者应当以人本主义为价值锚点,挖掘数字新闻业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关系,并积极探索“介入性”之于数字新闻学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焦点议题的“公共性”概念,由于长期被滥用误用以及其自身的逻辑矛盾,在当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知识生产与实践阐释中面临着解释力不足的困境。不论是历史语境还是现实语境中的公共性,都是同“公意”紧密相关的理论话语。在公共性的话语逻辑中,由于无法真正调和公私矛盾,新闻媒体只能通过构造的方式形成“公意”,这便决定了公共性话语既无力完成自洽,也难以适用于中国的学术生产与社会实践。而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人民性”,将党性作为新闻媒体形成代表公意的前提,因而具有以理论转换方式弥补公共性话语缺陷、回应公共性理论困境的充分潜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元概念的“新闻真实”既是新闻学的核心议题,也是构筑起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根基。作为观念集合的“新闻真实观”则指向如何看待和评价新闻真实,在新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闻真实观”是具体新闻真实观念及其衍生阐释语簇在历史流变中凝练而成的观念体系,中西方新闻业的实践史为考察“新闻真实观”提供了经验坐标。在数字新闻生态系统中“,新闻真实观”从本质主义中解放出来,转变为面向数字技术、专业实践以及协商共识的动态性、操作性观念系统。元概念与元问题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基石,“新闻真实观”的数字实践及其研究为我们构建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的维度,亦有助于延展和丰益新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人文价值效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始终带有务实和实务取向。2020年,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记协的直接指导下,作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创新之举和重要抓手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发起建设并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2023年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推进开展十周年,本文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135位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话语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元新闻话语与社会角色理论,探索面向高等新闻教育的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建构。研究发现,职业话语叙事阐释了典范传统与时代语境下当代新闻人承载的角色期望。同时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在组织、公民、家庭多重角色扮演中,呈现了理想化与现实性并存的认知张力。基于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现实,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致力于开展对新闻边界和新闻权威的共同维护。多维的角色建构剖析有利于破除新闻实践与学术知识系统间的认知壁垒,将新闻理想注入青年一代的认知系统中,同时为辅助理解新闻教育实践提供了思考的新视角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韩晓宁  王军 《新闻记者》2022,(11):43-55
本文尝试厘清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记者研究的发展进程与基本问题,发现随着新兴传媒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和在地性实践持续推动新闻记者研究的议题进展。其研究思路或将数字技术作为时代背景,分别从个体层面、职业层面和组织层面考察数字技术背景下记者群体相应的工作生活状况、职业观念文化以及组织态度行为等问题;或将数字技术作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具,重点考察新技术对新闻记者职业观念文化的影响,以及新闻记者对新技术的认知态度等问题。未来国内新闻记者研究应多立足中国实际,关注技术创新为数字新闻实践带来的新问题,不断拓展理论资源和方法,为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2,(3)
当前,数字新闻崛起的话语逐渐成为主流,技术逻辑渗透进传统新闻业乃至整个新闻领域,由此也引发了新闻学研究的“转位”和对理论创新的想象。在新闻传播学传统上,对“流通”的解读有着丰富的起源和多元的面向,文章艰难爬梳了新闻流通的实践、文化和技术三条智识脉络,追溯并比较了以“传播流”“编码/解码”以及“媒介环境学”为理论根源的研究路径及其差异性,旨在讨论新兴的数字新闻流通领域何以可能、如何发展。最后,试图整合数字新闻流通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从数字新闻流通的对象、过程和结构三个分析要素切入,以期探索和构建该领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颠覆了经典新闻理论的概念体系,新闻学亟需谋求创新。但当下数字新闻研究总在强调变革,却忽略其价值虚无和边界崩塌的危机。本文认为,数字新闻学在检视新闻现象的同时,亦要观照更深层的价值哲学意涵,并提出三个命题进行理论想象:第一,价值性命题,在应然维度描绘新闻业的核心价值系统并予以比较;第二,解释性命题,在实然维度关注新闻生态的运行规则和新闻业的外部合法性;第三,操作性命题,主张应在新闻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这是具备中国底色的本地化新闻理论的发展契机,有待本土研究者的协力攻关。  相似文献   

14.
贠琪 《新闻世界》2023,(5):90-94
本文将非虚构写作这一新闻实践置于宏观的时空情境中,借用元新闻话语理论,以新闻社会学研究的文化路径,对非虚构写作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考察,认为非虚构写作反映了新闻一以贯之的文学性和故事性传统。通过超越客观真实以及重塑公共价值,非虚构写作获得了其文体合法性与文化权威。非虚构写作的盛行,代表了社会转型危机、新闻职业危机,以及后现代危机下的新闻范式修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LDA主题模型,对2023年度全球新闻学研究的前沿成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综述,据此归纳出新闻学当下理论发展的核心议题和演化方向。通过对665篇学术论文进行主题聚类和文本挖掘,本文凝练出本年度新闻学研究的六大板块、20个主题,并对不同主题下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2023年全球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从不同理论传统、分析视野和批判性思维出发对新闻基本观念进行重申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折射出新闻学理论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动时期体现出的高挥发性特征。本文进而提出,数字新闻学范式的发展亟待走出为技术逻辑所牵引和制约的初创期,应尝试通过对新闻业的人文主义价值属性的重新阐发建立兼有解释力与关怀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金石 《东南传播》2010,(3):86-88
目前,新闻学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多为"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实际上新闻学概论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本文通过辨析本领域内的部分教材,试图对"新闻学概论"课程与"新闻理论"学科作出合理区别。在实践教学中,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应当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新闻学学科的全景式了解,又是对新闻理论学科地位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2,(2):4-5
<正>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打造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我国新闻学术界的当务之急。实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上的突破,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思路非常关键。第一,比较中西新闻学话语体系差异。中国特色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在话语体系上有诸多差异。在功能定位上,中国特色新闻学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西方新闻学强调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  相似文献   

18.
肖燕雄  郭妍 《新闻界》2023,(4):21-33+46
技术可供性之下,新闻生产发生转向。这在时空逻辑上体现为从“时间消灭空间”转向“空间压倒时间”。新闻生产逻辑的“空间化”背景,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与实证调查法,以2022年度Sigma Awards入围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数字新闻生产关系网所形成的空间样态,考察了数字新闻的建构逻辑与生产图景,提出了技术可供性背景下数字新闻的空间“塔架”图。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8):12-20
在数字新闻生产与流通的生态中,"新闻真实"实现的方式与策略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数字时代对于"新闻真实"的探讨往往与新新闻样态的出现相伴生,学术界形成了若干围绕新闻真实的"××真实"类阐释语簇。本文认为,媒介技术层面的"体验真实"、认知心理层面的"收受真实"以及权力关系层面的"协商真实"是数字时代"新闻真实"理念在流变中衍生出的阐释话语新构型。经典新闻学理论中的真实性理念因新闻主体及主体间关系差异而呈现不同面向,数字新闻生产实践的过程在承认"新闻真实"的相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从作为新闻行业的一种专业准则转变为协同再造社会集体理性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致力于考察“信息”概念的话语变迁。在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那里,信息是一个用来研究信道传输能力的工程学概念;到了西方传播学中,信息概念更多与效果研究联系起来;在中国当代新闻学中,信息概念开始成为新闻的“本体”和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漂移和折变过程隐现了“科学主义”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强势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