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市里常见一种活动式组装的塑料笔筒,笔筒构成材料有:一张长方形塑料纸,一只塑料圆圈,一个圆形底面 (这些材料也可由教师自制 )。在教“圆柱”时,可用笔筒作学具,让学生先用笔筒的构成材料组装笔筒 (把长方形塑料纸卷起来作笔筒侧面,上底套上塑料圆圈作笔筒口,下底套上圆形底面作笔筒底 ),再让学生拆开笔筒,结合操作说说懂得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在具体操作之中进一步理解了圆柱的特征,并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是个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  相似文献   

2.
杨清江 《小学生》2012,(12):31-31
一、注重概念的渗透就是以启发性原则为主。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时,我是这样引导的:通过展示圆柱的展开图后,可以知道圆柱展开图就变成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与此同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就是长方形,由此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段 (上课时,教师拿出事先设计的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硬纸.分别以其长和宽作高.卷成两个不同的圆柱,并配上相应的底,在以长作高的圆柱上标上“甲”,以宽作高的圆柱上标上“乙”)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三年级《体育中的数学》中讨论“48人排成长方形队形共有多少种方法”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他认为,8×6与6×8只能算一种方案。理由很直接:既然排成长方形队形,就得按照长方形的特征来看待。不论这个长方形是“横”放还是“竖”放,都是长为8、宽为6的长方形。他把每队人数、队数与长方形的长、宽等同起来,其实是有偏误的,因为行与列是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正>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之后,可以根据圆柱的表面是由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组成的,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长方形,两个底面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相接,就拼成了下面的图形:这样,同学们只要把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求出来就可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了。  相似文献   

6.
我在复习圆柱这一课时,梳理到知识点:圆柱的侧面展开一般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一个正方形。我补充问道:“在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呢?”学生回答:“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圆柱的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中,求圆柱表面积的列式和计算较繁难,加上学生初步接触立体图形,空间观念尚未形成,所以对这部分内容较难掌握。为此,我用“合→分→合”的方法,逐步展开教学过程,最后归纳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收到了较好效果。例如教材中的“圆柱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5厘米,求圆柱表面积”。首先我借助圆柱实体及图形,把圆柱表面分成一个侧面(长方形)和两个底面(两个等圆)。并制作了活动幻灯片,通过幻灯分4步放出来;①圆柱图;②圆柱侧面(即长方形);③  相似文献   

8.
圆柱的底面是圆.在计算圆柱的体积时可以根据圆而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来类推。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通过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来实现的,在学习圃面积公式之前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时也都运用了“转化”,这些都体现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力量。学生对“转化”思想也有了深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之前的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经验及参考书,我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作为教学难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向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圆柱去掉两个底面  相似文献   

10.
一、了解学生 在每一堂数学课之前。学生都会有着一定的认识或生活经验的基础。教师在课前要关注学生的学情,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发现情境。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教师要搭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圆可以转换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体的体积是V=Sh。圆柱的体积又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立足生活经验 空间观念是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是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培养空间观念,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促进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如,圆柱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结合圆柱侧面展开图可以让学生“制作圆柱笔筒”,要求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硬纸,自己给笔筒配上一个底。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的内容,是长方形的面积,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延伸。通过教学,既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圆柱的高、侧面、底面,圆锥的高、底面等知识,进行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有关计算,还要自觉实践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3.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创新”呢?我粗浅地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所得的结论,都可以看作是创新。创新并不神秘。去年,我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根据《教师用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建议,先引导学生将自制纸圆柱的侧面沿一条高剪开,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在观察这个长方形长、宽与圆柱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出了圆柱侧面积等于圆柱底面周长乘以高,接着进行了例…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摆在“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在课堂上,他们独到的见解往往会偏离教师的施控轨道。此时,教师应倾听学生独特的见解,及时给予肯定和评定,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边演示边讲述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时,有一位同学举手发言:“老师,圆柱的侧面展开不一定是长方形,我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立即让她拿着学具上讲台演示,她说:“我在家里是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围成的一个圆柱,因此展开后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说:“不光是长方形的硬纸片围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圆柱,而且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也能围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做”数学,就是强调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我在教“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做了以下的几点尝试: 首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求“长方形的面积”的知识。接着引导学生这样“做”数学: 1.测量。让学生用尺子量出老师发给每人的长方形纸板的长和宽。(长5厘米,宽3厘米)通过测量,使学生对长方形纸板有了更清晰的表象,为独立思考、猜测、自由探究打下了基础。 2.猜测。有了长方形纸板的长和宽,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罗永学 《甘肃教育》2005,(11):47-47
学具操作会将学生带人一个新的“情境”.使他们在求知欲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如教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可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1)剪6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2)用多种方法把6个正方形拼成长方形;(3)所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匠和宽各是多少?(4)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引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镜头1 数学课上,老师正在用“几何画板”及教具向学生演示,说明圆柱是怎样形成的:“一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图形是圆柱(如图1).”然后请同学们自己讨论、操作.并问:“有什么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傅嵘 《江西教育》2002,(5):31-3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圆柱的体积”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取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瓶):谁能告诉老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瓶子?生:是一个圆柱。师: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圆柱的体积。现在,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它的面积的?生(在学生回忆和同桌相互议论后):通过先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师: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生1(讨论后):如果能把圆柱也像圆那样转化成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19.
黄长庚 《江西教育》2007,(11):29-29
在数学教学中强化直观教学,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教学活泼起来,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立体几何》中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时.我们可以准备一块长方形纸板和一块菱形的纸板,让菱形与长方形有一个公共点,然后把菱形往长方形上戳,便可得到两平面的交线,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内容,过程如下:在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要探讨的主题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边长一厘米的正方形自主摆长方形,并记录下所摆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数据,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摆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的数据,并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结果大多数学生顺利地说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在整节数学课中,师生的配合是默契的,学生的反应是积极的,学习也是自主的。乍一看来,这是一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但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究竟是学生数学思考的结果,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