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个课题,叫做"搭配"。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小学数学教师》杂志曾经发表过颜春娅老师的一篇不错的文章,重点谈了有序思考的问题,正如文章中所说,有些教师可能"只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有几种搭配方法’这一结果上,对于‘有序’这一目标并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训练”正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几年,人们谈语文教学,大多讳言“训练”。一些高扬人文主义的同志,理所当然对“训练”不屑一顾。有的老师虽然没有打出什么“主义”,但也普遍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谈“训练”已经不合时宜;有位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训练“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吻合,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5,(4):52-52
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有的作文老师便在讲解作文知识之后,进行“下水”作文。教师不仅“下水”去作文,而且做成之后还要讲解自己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要讲出文章的某些地方应该怎么写和不该怎么写的“为什么”的原因;要讲出写作时“我是怎么想的”:在评讲作文时,可以和学生谈“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作文一法     
本刊的编辑要我写一篇文章,和中学生谈谈怎样做作文。这是一个老题目了,我曾经看过不少这类文章。有的谈怎样审题、怎样开头结尾、谋篇布局;有的谈怎样观察和思考,怎样积累素材。大都讲得很好,照着去做,是会有长进的。我想换一个方式,说一个故事。我常常在等车的时候、晚会余兴  相似文献   

5.
向儿童学习     
记得一位老师在给我的毕业留言中写道:“向儿童学习。”我当时很是不解,而且颇不以为然,问老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寓意,老师神秘地笑了笑说:“以后在教学实践中你会慢慢体会其中的奥秘的。”时隔两年,在教学第一线,我一直思考着老师留给我的这句话,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几天前发生在我与孩子之间的一件事,终于让我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久前,我园准备选送一批幼儿画参加省绘画比赛,因此,我集中精力对幼儿进行指导,小朋友们都积极踊跃地参与绘画活动,有的画“夺金牌”,有的画“2008———北京”,有的画“春天”。在我…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汇》自创刊以来,曾刊发过赵文汉老师好几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有《我的教师观》《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缘何堪忧》两篇;这几年,翻阅其他一些教育报刊也经常看到他的文章。文汉是语文教师,他的课余之作都来自他的实践与思考,全是一些语文教改的热点、焦点问题,没有一篇应景文章,更看不到一点“功利性”成分。记得有一年《中国教育报》头版报眼上,  相似文献   

7.
怎样读文章     
有的同志给我来信,要我谈谈怎样读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特别是怎样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好些。我想,这两方面能够统一起来。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一遍的目的在于对这篇文章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较长,也尽可能一口气读下来,有少数地方不甚明了,暂时由它去,不细想,也不查字典。想一遍,就是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什么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这么几点:1.这篇文章主要地谈了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3.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相似文献   

8.
那天上作文课 ,我一路寻思着进了教室 ,只见前排几个学生正围在一起看着什么。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着 ,以致老师进了教室也没有发现。我禁不住凑了过去 ,几个学生慌忙收起 ,原来是一张报纸。老师能不能看看呢 ?我拿过那张报纸高兴地说 :“同学们 ,不知你们注意老师的表情没有 ,你们看的这篇文章老师也读过 ,作者你们熟悉吗 ?”同学们有的摇头 ,有的说不知道。我接着说 :“这篇文章的作者老师熟悉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小时候家里很穷 ,一年四季盼不到一件新衣服。一件衣服总要打几个补丁 ,洗得颜色发白 ,唯独补丁处颜色较深 ,远远…  相似文献   

9.
林根 《上海教育》2001,(18):39-40
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是位语文老师。一次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读后回味无穷。程老师被深深吸引住了。他决定利用作文评讲课朗读这篇优秀作文,让全班同学分享这分愉悦。当程老师刚刚读完文章,一位同学“唰”地举起手说:“这篇文章是抄来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同学们议论纷纷,并把目光投向那住抄袭作文的同学。她羞愧地低下了头。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程老师一下懵住了。经过短暂的思考,程老师立刻转换话题:“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其他。”“太好了。”“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发言的同学  相似文献   

10.
朱文娟 《今日教育》2013,(11):70-70
冯忠方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谈梅兰芳,说梅兰芳一生都坚持一个对艺术的态度,就是:“说我孬者,乃我师也。”梅兰芳拿手戏是《杀惜》,每次都爆满,大家听完之后,喝彩声不断,因此,梅兰芳演这出戏比较多,演完之后,他都是问观众对这出戏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教学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学生思考后.有的说:“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有的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有的说:“是世界环境日。”可这些答案都被老师一一否定了。看到学生实在猜不出来。老师提示说:“今天是一个和老师有关的日子。”终于有一个学生说!“是老师的生日。”  相似文献   

12.
曾经读过这么一篇文章,说是一个老师问她的学生:“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共以一题作文,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50年代和60年代初,中学语文老师就已经这样做了:只是“文化大革命”后,这种做法似乎“被遗忘”了.近因学生“老师写一篇文章给我们看,课本中的文章实在高不可攀”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课本中的文章实在高不可攀”,不无道理.其一是作家的见地深,故其主题就深邃;其二是作家的写作技巧,远非中学生所能及;其三是容量大,篇幅长.而学生要以几百字的篇幅,写出主题深、有文采的好文章来,委实不易.有的虽竭尽全力也  相似文献   

14.
《中学理科》2009,(9):9-11
评析:读了这篇文章之后,阅卷老师也不禁哑然失笑。这篇文章写得太生动,太形象了。轻而易举的就获得了阅卷老师的“芳心”:我们从标题“唉!这群男生”来看,不难发现文章写的是男生的群像,文章主要着眼在两个方面来“塑造”男生:一是男生“可恶”的一面,一是男生可爱的一面。且每一面都有总结性的话“呀,可恶的男生”“嘻,男生有时也可爱”,这样把这两面分开,层次显很清楚。  相似文献   

15.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在这篇文章入选到中学语文教材里后,就成了老师们手中的重点“照顾”对象。老师们往往是将重点放在文章中人物和情感的领悟上。其实,这篇文章的架构也是极其精妙的。也正是由于其精彩的架构,才很好地撑起了文章的内容,才使文章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仔细研读,至少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绝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拜读了宝应县实验小学杨一杏老师发表在贵刊(2005,7—8期)上的一篇文章《给“小鹰”一点自信》,对杨老师的观点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王芳若 《现代语文》2006,(8):112-113
老师布置以《——之乐》为题写篇文章,然后等着同学们送许多“乐”来。然而同学们都很吝啬,除了语文科代表很不情愿地给了一点“乐”之外,其余同学的文章大都索然寡“乐”,老师大失所望,大多数同学的文章中充斥着下面这一类的话:  相似文献   

18.
王老师上课时,发现男生周×与女生韩×有对视现象,经过几次观察,发现这两个学生确有早恋现象。于是王老师决定先找男生周×谈谈。经过耐心的询问诱导,周×对此事“供认不讳”。王老师与他谈了早恋的危害,说明求学期间应以学习为主,应该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交往等等,情辞恳切,期待殷殷。周×非常感激老师,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可没过几天,周×发现班上所有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有的还对他指手划脚,个别调皮的甚至朝他喊:“哥们,了不起呀!”周×气冲冲地去找班主任反映,刚到门口,就听到班主任正在和其他几…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作文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便把这篇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进行评讲。“这篇文章是抄来的。”老师刚读完这篇作文,一个学生举起手大声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大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作文的同学。她满脸绯红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突然的变故,老师停顿了一下,转过话头问大家:“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其他。”“太好了。”老师接着说:“同学们,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得不多,可能同学们读得也不多,…  相似文献   

20.
董长民 《师道》2003,(6):47-47
孔子古训是教师“述而不作”,但我认为应该是“述而作”。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亲身体验其中的苦辣酸甜,探索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教学。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曾刊登一篇中学生文章,题目是《老师,您会作文吗》。原因是老师给这个学生批改作文,将自己认为不妥的一段给删掉了。而学生认为老师删掉的是自己作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于是谈了对老师的不同看法。这篇文章很有警醒作用:老师远离写作实践,不勤于笔耕、勉于思索,是绝对不行的。其一,会盲目评判,打失误球或擦边球;其二,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