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中存在复杂多变的歧义现象,这是引起误解的一大原因。人们正确地识别和理解歧义句对于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以英汉例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歧义句的类型及特点,探讨歧义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消除歧义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构式语法和生成语法进行对比研究,理论基础主要以Goldberg和Chomsky的语言学著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两种语法的语料、研究对象、习得、模块、层次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构式语法和生成语法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的互补,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更系统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和真谛,从而促进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洪素凤 《海外英语》2014,(12):285-287
该文旨在构式语法的全新视阈下探讨二语词汇教学方法。在明确了构式的特性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该文首先阐释了构式语法的词汇习得观,确定了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词汇教学内容,结合构式理论及实际教学,认为在二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词汇与语法的过渡环节,将句法和词汇范畴模糊化;强调词汇所在句型的构式义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强调以概括为基础的构式习得观,引导学生从记忆具体例子出发;利用母语与目的语词汇构式的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4.
构式语法在批评词汇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式压制,当动词义与构式义不完全一致或冲突时,构式常会迫使动词改变其论元结构和语义特征.构式压制的提出大大增强了构式语法的解释力,弥补了TG学派“词汇投射原则”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兼顾了词汇与构式.然而随着构式语法的发展,一些构式语法学家过度强调构式对词汇的作用,而忽视了词汇对语句结构、意义和用法的作用,语句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共同决定的,构式语法中的压制研究应当包含词汇压制,因此本文就词汇压制的主要类型进行详细论述以弥补构式压制的不足之处,以期加深读者对词汇压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浏 《文教资料》2012,(27):159-161
构式语法理论在近年来非常流行,在众多以往的疑难问题中显示出其强大的解释力,对于双及物构式的研究,前人已有详细的论述,但有关其歧义性的问题却没有人论及。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试图从该角度尝试解释"扔"类双及物构式的歧义性的产生原因,以及对该构式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研究应该将人类语言的共性以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自然语言的语义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模糊的,具有歧义性,难以做到准确的说明。已有的文献中真正涉及消除歧义的研究并不多。根据歧义的来源将歧义句分为"的"字结构歧义、移位造成的歧义和逻辑歧义三类,并提出采取不同的手段消除歧义。它们不仅有助于消除书面语的歧义,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研究和开发,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提高人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蹦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解释领主属宾句这一类型的格式。重点分析“王冕死了父亲”这类构式的意义,这个构式的意义与动词意义的关系(即构式意义和动词意义的互动)。我们把这类构式称为“经历”构式,“经历”构式意义为:X经历失去(获得)Y。  相似文献   

8.
一条成功的汽车广告语,一方面要突出此类汽车的特有性能,让消费者了解;另一方面要让这种突出的性能直达消费者心里并使其过目不忘。因而供应商为了宣传自己的广告语,可谓穷尽语言的魅力。汽车广告中的语用预设目的相同,表现手法迥异。本文从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出发结合构式语法,分析汉语汽车广告语中的预设,更有助于我们理性地运用语言,也对汽车广告语的写作有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语法理论和适应几乎整个语言门类的研究视角。构式语法脱胎于认知语法,是对形式语法的悖逆,本质上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然而在英语翻译里,常常有不同含义的词组成词组,或同一词在不同语境下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类词或词组我们可以称其为一个构式。这类词或词组与组成它的词的原意没有太多关联,然而译者在翻译时,常常产生"望文生义"的错误译法。文章将构式语法与英语翻译相结合,以Physical Geology为例,分析了构式语法视角下对科技英语类通用词汇的语境化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为"N是N"的表达称为同语式,它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受到了逻辑学、语言学及修辞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针对同语现象,逻辑学家只讨论它们的真值,并不关心它们的意义问题。从逻辑角度讲,同语毫无意义,但从语用方面讲,同语却能传达及其丰富的含义,其含义取决于具体语境。文章尝试从词义角度切入,联系关联理论,在词汇语用学的基础上挖掘"N是N"生成和理解的认知和语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进行体构式表示特定时刻持续进行的活动或进展中的事件,能通过识解将各类动词压制成一致.进行体要么凸显各类动词的动态性中间过程或预备阶段,要么将动词所表示的事件通过总体扫描识解为整体,然后将一个个整体通过顺序扫描识解为过程,从而容纳各类动词.事件结构是进行体构式对词汇体压制的基础,而认知语法的详略度、凸显和扫描揭示了进行体构式对词汇体压制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句法成分、语法功能、语用等方面入手,运用变换、比较等分析方法,着重探讨由单音节反义形容词组成的"A+了"构式,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形容词的意义及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构式语法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口语中具有贬抑性否定意义的构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具有理据性关联意义的构式群的演化发展过程和生成机制。以"爱XX"为例的构式通过动词的实例联接、隐喻扩展和子部分的继承性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以表达说话人或听话主观化否定评价意义或贬抑性感情色彩的构式群。"转喻"作为内部转化机制,贯穿于整个群的演化过程中。在转喻的作用下,一个构式从前一个构式的意义中"推导"出新的意义,并通过紧缩、剪切等手段实现形式上的创新,最终形成了新的构式。  相似文献   

15.
雍茜 《语文知识》2011,(2):83-86
四类句式"L+VP着+NP"(A式)、"NP+VP+在+L"(B式)、"在+L+VP+NP"(C式)和"L+(正)在+VP+NP"(D式)通过多维度变换分析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句式义,这四类句式的变换皆有交叉。不同构式对动词的不同选择制约了相互间的自由变换,动词不同的词汇意义使得相同构式浮现出不同的句式义。  相似文献   

16.
词项构式搭配强度分析是组配—构式分析法的其中一种分析方法,在语料上对构式语法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本文通过"把"字句的例示,介绍了词项构式搭配强度分析的数据收集,以期为其后的"把"字句分析提供足够的语言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运用构式-词汇双重压制和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中"很+NP"这一特殊结构的运作机制进行考察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压制整合观",认为"很+NP"结构是人们在概念化过程中,运用"压制整合理论"创造出来的。"很+NP"结构中名词"NP"在构式和词汇的双重压制下,其与名词有关的表属性的、抽象的、描述性的内涵语义得到凸显。再经过人们在心理空间中对概念元素进行识别、整合,该构式具有了特定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又称结构启动,它是指人们在句子产生过程中倾向于重复自己先前使用或接触过的语言结构。本文通过图片描述实验范式,对汉语学习者"把字句"产出时的结构启动效应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制约第二语言产出中结构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从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语言和语言习得观的角度,以结构启动的可行性为前提,阐述了"频率"和"构式"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的"元语言"功能、转换生成语法中的管辖约束理论这三种不同的角度来对例句"It is Jack who says that Bill likes himself"进行分析。通过运用三种不同的语法理论来研究例句,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还能对这三种不同的语法进行讨论,并对其差异性作出清晰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李良生 《英语教师》2022,(6):99-102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应运而生。结合上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法B部分方位介词的教学,探索指向语用意识的智慧课堂下情景式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教师应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融合教育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语法教学模式,巧用话题,多设情境,以话题为主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