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具身体验要求教师在量感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身体的各项感官,借助身边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建立丰富的单位表象,逐步形成清晰的量感。教师在提升自身量感、培养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具身体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丰富具身体验中促成量感的生根、发芽和结果,进而为学生抽象能力及应用意识的形成创造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吴溪  丁家骏 《英语教师》2023,(17):179-182
介绍具身认知理论。从小学生、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三个方面分析具身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具身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教师要创设实感具身教学情境、实境具身教学情境和离线具身教学情境。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具身认知理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致力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量感”是核心素养之一。具身学习着重于身心一体,从而实现大脑与环境及身体的互动生成,学生的量感培养离不开丰富的具身体验,而具身学习贴合量感培养的切实需求,通过情境具象化、体验具身化、操作具体化等具身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测量活动中提升“量”的认知、增强应用意识,并逐步发展量感。  相似文献   

4.
量感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形成依赖于感知经验的积累与理性的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实施“营造矛盾冲突场,具身感知统一标准的需求;强化感知交互场,具身体验标准单位的表象;建构问题生发场,具身理解单位的扩充过程;创设真实情境场,具身反思度量估测的经历;构筑隐喻联通场,具身表达度量单位的关联”等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学生与环境交互的真实体验和结构化反思,有效促进学生量感的建立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直观想象素养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想象素养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立体几何是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等方法领悟空间观念与图形性质,培养学生利用图形和空间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制符合认知水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实践活动,在丰富的具身体验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切实将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以"认识厘米"为例,借助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感知长度单位及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量感。  相似文献   

7.
从长度到面积,是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走向对二维面积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为例,可通过“具身操作、自主探究、想象累加、估测应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亲历过程,深度体验,从“会而不懂”走向“既懂又会”,积累“量”的经验,让量感内化于心,自然生长,形成素养。  相似文献   

8.
量感是数学学科教学重要目标和任务,教师借助情境设计、实验组织、合作活动、实践探索、叠加尝试等学习手段,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量感体验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中形成量感认知。“公顷和平方千米”属于典型的度量教学内容,是训练学生量感能力的重要素材,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针对学生量感认知培养展开教程安排,以提升量感培养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情境性、涉身性与动态生成性,开展生物学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践行具身体验,开展科学实践、涉身探究实验与构建学习进阶、动态生成概念的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与体验性。  相似文献   

10.
“计量单位”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量感”,在“空间与图形”领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是最为基本的度量单位,是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螺旋上升的内容.笔者以《面积和面积单位》为例,阐述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关于面积计量单位的教学,以及如何创设多维体验,帮学生进行“量感”的意义构建,如何突出关联,建构体系,促进学生形成计量单位的表征体系,培养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11.
“量感”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对于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直观感知物体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积累活动经验及感悟学科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以大概念为核心,设计培养学生量感的“确定—外显—建构—评价”教学模式,为小学生量感的培养提供了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活动中人的身心一体性,是一种“在场”认知。现实数学教学中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具身就是肢体运动,二是认为具身仅适用于低年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身体具身、思维具身、想象具身与情感具身,让各学段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在场”。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导学先行是“学的课堂”的重要环节。以具身认知为指导理念,提升学生的认知感体验,有利于提升课堂生长力、学生学习力、教师研究力。在“导学先行”环节中,教师要合理预设,开发环境资源,创设导学情境,立足学生心智发展,加强其身体参与,促成其获得更为充分的认知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其本质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具身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可基于人民币学习内容设计“欢乐购物街”长程活动,精准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可通过前置学习、具身体验、具身评价三大实施策略,改进活动路径,优化主题活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许贻亮 《福建教育》2022,(31):39-41
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提出的核心概念,“量感”的培养需要教师有相适应的学术敏锐性和课堂执行力。本文着眼于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把握的进阶,撷取“量感”教学中的单位量建构、估测后修改、单位进率刻画、度量公式关系等四个维度,提出两条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要建立良好的量感,学生需要经历持续的体验、实践和反复的矫正。因此,教师应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具身学习中形成量感,并通过理性思考,在不断的经验重组和思辨中深化量感。  相似文献   

17.
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第2课时)为例,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立足数学本质和学生实际,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积极的身心参与,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实现思维可视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蒋智能 《广西教育》2023,(16):61-64
本文以“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为例,论述量感素养的培养需要经由“量”的认知发展最终实现“感”的能力提升,提出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经过初步感知、稳步发展、实践延展三个教学实施步骤,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量感素养的具体策略,包括:通过课前自主探究,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聚焦课堂新授内容;通过课中多维认知,拓展学生活动经验,发展学生量感素养;通过课后综合实践,增强量感体验,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美华 《江西教育》2022,(20):85-86
音乐的“具身认知”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本样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记忆、思考、想象,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与体验,促进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立美”和“创美”;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音乐学科的特质,将音乐学科的特质与学生的音乐认知心理链接起来,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形成对音乐情感的领悟。  相似文献   

20.
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外显,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认识厘米”作为学习长度单位的重要起始课,核心问题是以“做中学”体验学习方式,建立1厘米表象,并充分利用“手”这一身体尺,设置“合作测量”“记忆活动”“合作估测”三大环节学习路径,形成较短长度的量感,由此发展学生估测能力与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